中國畫使用中國特有的毛筆。
這是種具有筆鋒尖、筆毫齊、筆柱圓、筆毛軟而富于彈性等特征的毛筆。
這種筆配上中國特有的墨、色,并發揮水的作用,使得筆下的線條千變萬化、表達創作者豐富的感情。
中國人這種毛筆,可以表現出人心之美,也可以表現出萬物之美。
中國畫的技法有時被人簡稱為“筆墨”二字,這是有道理的。
中國畫的藝術語言基礎是線條。
中國特有的毛筆和水墨使得中國畫具有獨持的表現形式和方法。懂得了用筆用墨,也就懂得了用水用色。
中國的毛筆是尖圓錐形的,它可以萬毫齊力、運轉自如、寫畫出千變萬化的線條,有無窮無盡的藝術表現力。我們將中國的毛筆和畫水彩畫的西方的水彩筆來比較一下,就可以看出有什么不同。
西方傳來的水彩筆其實也是用動物毛制作的''毛筆’’,但是中國的毛筆,經過秦漢時代最終形成之后,不再是一個像水彩筆一樣的平板制子。它把毛一根一根地環繞一個圓心排列成圈、這樣,毛筆就變成我們今天使用的樣子,前端形成了一個尖的“鋒”,面且它有尖、齊、圓、建四個特點。
學習筆墨技巧,首先是要借鑒前人的實踐經驗,掌握中國畫筆墨的基本技巧和表現形式;還要通過認真的個人實際練習和寫生,加以分析、綜合、總結,逐漸形成有自己藝術個性的運筆用墨和用水用色的技巧。
熟練運用筆墨,要能表現物象的形質,還要展現作者的感情、心靈、修養氣質和理想。每一位成熟的畫家,都會創出一套既傳統又足以反映自己藝術風格的筆墨程式語言。
歷代畫論和書論中,在提到用筆方法時,最常說的是“中鋒”這個名稱。書法要寫得好、國畫要畫得好,都要懂得用“中鋒”。用“中鋒”就是讓毛筆的圓錐形筆柱的頂端一一筆鋒在線條的中心“行走”,使毛筆寫出的線條有立體的照覺。
因為“”中鋒”的使用、中國書法的線條帶有了生命的色彩。以中鋒為主,還要側鋒、散鋒兼用、盡力豐富作品的表現力。
前人論筆墨時說,筆是骨,墨是血和肉,筆墨結合可以產生氣和神。中國畫以線為造型的主要手段,墨則大大豐富了線條的表現力。要用筆墨來表現形體、形質、陰陽、凹凸起伏,還要表現氣氛和色彩。好的用筆可以破空殺紙,好的用墨會有“蠕蠕欲動、再冉欲飛”的效果。一幅好的作品筆墨相合,有滿紙蓊蓊郁郁、蒼蒼茫茫的揮樸生氣,就會達到徐渭所說的“翁然而云,瑩然而雨,泣泣然而露”的精夢境界,真所謂“真氣遠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