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內吃了3次‘事后藥’,以后還能懷孕嗎? ”上周,一名16歲女孩撥打“少女意外懷孕求助熱線”咨詢。熱線志愿者接受采訪時表示,類似的問題幾乎每天都能碰到。咨詢記錄顯示,提問者中年齡最小的只有13歲。
“不少女孩把緊急避孕藥當成常規避孕方法,1個月就吃 2、3次。緊急避孕是未采取避孕措施后的一種補救方法,一年最多只能服用2次。 ”解放軍第411醫院,上海市少女意外懷孕求助熱線的少女門診主任張崢嶸表示,依賴緊急避孕藥來避孕,其副作用不能忽略。
未成年人頻繁“事后”服藥
記者采訪發現,少女意外懷孕熱線關于緊急避孕藥的提問中,每10條有至少7條來自未成年人。這些提問者從13-18歲不等,大多是正值花季的少女,且大部分提問者承認自己已多次服用緊急避孕藥。
一名15歲的女孩半年里面已經吃了5次避孕藥,現在月經常常推遲或提前,她很擔心會不會影響身體。在被問及為何多次服用緊急避孕藥時,女孩坦然答道,因為服用方便,對于副作用,她說開始并不清楚,月經出問題后才想到撥打熱線咨詢。
暑期少女求助熱線咨詢量上升
熱線對近兩年來200名平均懷孕年齡為17歲的“少女媽媽”做過調查,結果顯示其中36%曾使用過緊急避孕藥。緊急避孕藥不是“保險藥”,而這一點大多數未成年使用者并不清楚。
張崢嶸告訴記者,大部分青少年缺乏正確的性觀念引導和必要的兩性知識。“18歲,流產4次;21歲,流產7次;23歲,流產12次,這是深圳一家醫院的數據,而我們在上海同樣也碰到過多次流產的案例,年齡甚至更小。這些孩子平時自己去藥店買緊急避孕藥吃,意外懷孕了就來做人流,完全不了解可能對自己身體和將來生活造成的傷害,讓人痛心。 ”張崢嶸說。
少女意外懷孕求助熱線自進入暑假以來平均每天30余通,咨詢量比非假期上升了兩到三成。而該熱線近年來接到的求助中,曾多次出現未成年人避孕失敗、意外懷孕的案例,多是由于未成年人不了解避孕常識,或忽略采取避孕措施所致。
花季女孩濫用藥物導致不孕
少女熱線開通以來,不孕癥咨詢也時有發生。就在上周,一例兩年不孕的患者咨詢中透露,其原因正是從17歲開始頻繁服用緊急避孕藥,造成了月經不調、排卵障礙。
“作為一種補救性的避孕措施,緊急避孕藥含有較高劑量的孕激素,能抑制排卵和阻止孕卵著床,使宮頸黏液稠度增加,發揮速效避孕作用。這種孕激素劑量比普通日常避孕藥高了好幾倍,經常服用易引起內分泌紊亂,甚至造成卵巢早衰等疾病發生。 ”解放軍第411醫院婦產科主任戴良圖說,未成年人內分泌系統、生殖系統都未發育完全,常用緊急避孕藥,危害較成年人更甚。
由于這類藥物潛在的副作用,德國、韓國等國政府規定緊急避孕藥必須持處方購買,在美國購買緊急避孕藥則需要有專業藥劑師在場,售后還必須進行2次電話回訪,而日本的藥店干脆不允許銷售,只能到醫院就診后由醫生開藥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