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黃石,簡稱“田黃”,產于福州市壽山鄉“壽山溪”兩旁之水稻田底下、呈黃色而得名。壽山石優良品種。廣義的田黃石指“田坑石”,狹義的田黃石指田坑石中發黃色者。物理性質、工藝美術特征方面,田黃石與壽山石相近,已成為獨立的印章石品種。
田黃石石材的極度缺稀,直接導致田黃石在拍賣商場上的報價急劇升溫。當今民間“黃金易得,田黃難求”、“一兩田黃三兩金”更暴露了田黃石受追捧的熱度,而田黃石贗品現象越發嚴重,近90% 的田黃石為假貨。
一看“色”。田黃石色相普通泛黃色,但又可細分為橘皮黃、金黃、枇杷黃、熟粟黃等。不管分類如何,“黃”色是第一位的。田黃的“黃”,要黃得濃艷俏麗、嬌媚醒目、明朗神采,這才是上品田黃。對于外面有包裹皮質層的田黃石,也要看其黃白是否分明,黑黃是否清晰,那種外觀顏色暗淡、混濁、色澤模糊的田黃石,只能算是下品田黃石。
二看“質”。品鑒田黃石的品質優劣,一般以“六德”作為評斷的標準:細、結、溫、潤、凝、膩。“細”指質地細密,如嬰兒之膚;“結”指內質脂密有光澤,手有滑感;“溫”指與人有相親的寶氣,無火氣;“潤”指在手心能生成露珠般的滋潤,如露之欲滴;“凝”指凝靈,如半透明的凍狀;“膩”指肌里油溢,用手稍微盤玩一會就會出現由里往外冒油,如油之欲滴。集凝結、脂潤、通透、純凈、細膩于一身的,為上品田黃。拿在手中,手感細膩滑潤,感覺非常舒適。
古時就有“一兩田黃三兩金”之說,道盡了田黃石的珍貴。田黃石石質溫潤如玉,素有“萬石中之王”尊號。俗語說“黃金易得,田黃難求”。如今的市場上很少見到田黃石,精品田黃石更是少之又少。手中有田黃石的藏家多數都捂袋惜售,作為寶貝收藏著。
據介紹,在眾多的壽山石上品中,田黃最為珍貴,素有“一兩田黃一兩金”之說。“銀裹金田黃凍”則是壽山石中的極品。《田黃秋韻》是用最優質的“銀裹金田黃凍”雕刻而成。它質地通透,畫面取材《紅樓夢》場景,重量只有152克,身價卻在1000萬左右。
普通的東西人手皆有就顯得不珍貴了,越是珍貴稀少的東西,哪怕是價值不高的東西都能夠在收藏家的手上獲得不菲的身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