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基層用經方-2021-05-02
第141期
每日一寫,每日更新
五月的第二天,陽光和煦,春風宜人,愿你莫負時光,莫負初心。在這萬物萌生的季節,微笑向暖,砥礪前行,今天在家休息一天,好好讀讀書,依次讀了傷寒論的幾個條文,圓運動的古中醫學的古方上篇。平時也難得休息,也不能太忙,好休息休息,陪陪家人,陪陪孩子。
下午天空突然下起了大雨,窗外的雨密密匝匝,像從天際垂下的珠簾,淅淅瀝瀝,滴滴答答。
寂靜的天籟被雨聲浸染,就像滋潤了干涸的土地,而我的心也像從繁忙的時間里走來,得以一日的慵懶,一段從時光的罅隙里泄露悠閑。
昨日的燥熱已被一場雨驅趕得無影無蹤。
今天學習大黃?蟲丸方:
方藥組成:大黃(蒸)十分,黃芩二兩,甘草三兩,桃仁一升,杏仁一升,芍藥四兩,干地黃十兩,干漆一兩,虻蟲一升,水蛭百枚,?蟲半升。上十二味,末之,煉蜜和丸,小豆大,酒飲服五丸,日三服。
本方集四蟲、干漆、桃仁等祛瘀群藥,大黃蒸用且用量小,合芍藥、黃芩、甘草、杏仁則不過濡干潤燥而已,尤其重用生地滋液、補虛,煉蜜為丸緩中養正,實治干血勞的良法。
解讀仲景原文:《金匱要略·血痹虛勞病》第18條:五勞虛極羸痩,腹滿不能飲食,食傷、憂傷、飲傷、房室傷、饑傷、勞傷、經絡榮衛氣傷,內有干血,肌膚甲錯,兩目黯黑,緩中補虛,大黃?蟲丸主之。
五勞虛極之病,令人羸瘦腹滿,不能飲食,為病之由多端。若食傷、憂傷、飲傷、房室傷、饑傷、勞傷,均足致經絡榮衛氣傷,瘀為干血之變,肌膚甲錯、面目黯黑,即其候也。瘀血當去,但已極虛,不宜猛攻,須以緩中補虛,大黃?蟲丸主之。
本方證當屬陽明病證。本方證的辨證要點:虛勞證見面目黯黑、瘀斑、肌膚甲錯者。
本方證常見于內分泌引起的色素沉著,如治驗:武某,男性,24歲,確診為慢性肝炎,經服中西藥治療效果不明顯。現仍肝脾大,兩脅痛悶,左側尤甚,倦怠乏力,四肢皮膚甲錯,色紫暗黑,二便如常,苔白,舌有瘀斑,脈弦細。證屬虛勞挾瘀,治以緩中補虛,活血祛瘀,予以四逆散合桂枝茯苓丸加減,兼服大黃?蟲丸:柴胡12克,白芍12克,枳實10克,炙甘草6克,桂枝10克,茯苓12克,牡丹皮10克,桃仁10克,茵陳15克,丹參20克,王不留行10克。大黃?蟲丸每早1丸。
結果:上藥加減服用約3個月,脅痛已,肌膚甲錯消失,繼用丸藥調理鞏固。
莫金乙,師從欽州中醫院副主任醫師林佳明老師,崇尚仲景醫學,六經辯證,運用經方治療常見病、多發病,做經方一代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