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于鏡頭
術語鏡頭是指光學設備內使用的透明物質(通常是玻璃),它可改變光線的匯聚。在攝影中,這些部件稱為鏡頭元件。鏡頭可以指單鏡頭元件或者這些元件組。在鏡頭內部還可找到可變光圈( i r i sdiaphragm),它可控制進入相機的光線量。
光圈
如前所述,光圈是可變光圈所打開的大小。打開更大的光圈時,會讓更多的光線進入相機內。鏡頭光圈是以f級(f-stops)或者是f數(fnumbers)來衡量的,這是鏡頭焦距的分數。大光圈具有小的f數,而小光圈則具有大的f數。
2、 理解鏡頭術語:一個例子
Olympus超亮變焦鏡頭:Olympus使用術語超亮(Super Bright)來形容最大光圈很高的鏡頭。AF變焦:相機的變焦鏡頭能夠實現自動對焦。
7.1-21.3毫米:這些數字代表了鏡頭的焦距范圍。這個數字范圍等同于膠片相機上的35?105毫米的焦距范圍。注意,最大焦距21.3毫米是最小焦距7.1毫米的三倍。所以描述此類相機焦距范圍的另一個方法是說該相機具有3×光學變焦。
1:1.8-2.6:這些數字指示光圈大小的范圍。對于流行的數碼相機而言,光圈大小為f/1.8就被認為是很大的光圈了。對于多數攝影者而言,f/2.8或更小的光圈就足夠了。
如果變焦的同時使用很慢的快門速度,就可以創建變焦效果,如下圖所示。首先設置較慢的快門速度。快門打開時放大拍攝目標,同時保持相機穩定。
使用自動相機時,利用“夜景場景”模式也可實現相同的效果,因為這種模式使用了較慢的快門速度。視角
鏡頭可以記錄的場景大小稱為視角(Angle of view)。視角的大小取決于鏡頭的焦距。顧名思義,廣角鏡頭具有很寬的視角,意味著使用它可記錄相機前很大的場景。另一方面,長焦鏡頭的視角很窄,用于放大遠距離處的拍攝對象。
通常,焦距在14毫米和50毫米之間(膠片相機上的等同值)的鏡頭可視為廣角鏡頭。焦距大約為50毫米左右的視為標準鏡頭,焦距大于50毫米的視為長焦鏡頭。如果3×變焦鏡頭的焦距在35?105毫米之間,它就同時相當于廣角(35毫米)鏡頭、標準(50毫米)和長焦(105毫米)鏡頭。
下面的幾幅照片顯示了用不同的鏡頭焦距拍攝同一場景的效果。觀察焦距如何影響拍攝對象的大小。 空間感(
更改焦距不僅可以改變所捕捉的場景大小,還可改變空間感。根據使用的鏡頭,拍攝對象可能看似離照片中的其他對象更遠或者更近。使用長焦鏡頭時,空間感被壓縮,拍攝對象看起來距背景更近。相反,如果使用廣角鏡頭,則拍攝對象看起來距背景更遠。
景深
景深也稱為焦深(depth of focus),是指場景中哪個距離范圍內的對象可保持清晰對焦。介紹景深時,我們會說它較深或較淺。
在下面的照片中,所有對象和背景都清晰對焦了,所以我們說此照片的景深較深。而在另一張照片中,中間的對象對焦了,而其他對象都是模糊的,所以此照片演示了較淺景深的效果。 控制景深的另一個方法是改變鏡頭。距離拍攝對象較近時會得到較淺的景深,而遠離拍攝對象時會得到較深的景深。同樣,長焦鏡頭(或者相機上的最大變焦)由于焦距很長,所以景深較淺,而廣角鏡頭由于焦距很短,所以景深較深。 另外還需要記住,焦點前后的對焦范圍不是相等的。大約1/3的景深在焦點前,2/3的景深則在焦點后。 4、選擇廣角和長焦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