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眾:馮老師,您好,我是一名剛畢業的大學生,接受的教育讓我做個正直、守信、友善的人,但是生活卻告訴我這樣的人就是悲劇,有時做好事都會心虛,我不明白我到底應該做一個什么樣的人?
馮侖: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現實和理想有一些距離,每一代人都會遇到這個困惑。所以臺灣一直講一句話:人生有夢,做夢踏(第四聲)實。人一生中,虛偽狡詐就能生存?沒有這樣的。世界上的事,人生面對的事,家長講的這些事,誠實、善良、守信是根本,這種東西是你一生要做的,不是每一件事都能夠百分之百地貫徹,你不應該放棄追求,誠實你要用一生兌現,那么在這個過程中怎么體現誠實,有一些根本違背誠實的絕對不能做,還有一些介于今天誠實和明天誠實之間的科學,我發現一個東西,我認為是誠實的,很多人沒有發現,你要堅持。這個誠實是以后才被證明的,還有一些你可能是要改變一些溝通方式,你又誠實了又沒有傷害別人,又解決了問題;有一些做了一些善意的隱瞞,但不是撒謊,我可以不表達,我可以表達一部分,保留一部分,有很多東西可以接近最終的誠實,這是一個過程。我認為不應該放棄。現實很骨感,骨感是要怎么樣豐滿,你要在這個基礎上不堅持,骨感就變成骨髓了。
生活中再多的挫折不要放棄,好人和壞人的回報,實際上如果經濟學上講,福利曲線特別不一樣,壞人的回報很快,你比如說偷東西,打劫一下子錢到你口袋了,但做壞事你不能重復;打工賺錢很慢,我誠實,創業也是,賺錢鏈條很長,錢到你口袋經過很多環節,但我可以重復可以持續,加起來20年肯定比你打劫賺錢多,而且我還被人尊敬。
比如我們做企業也面臨同樣的問題,創業之初,有些人做壞事,賴帳,想辦法用交易手段切掉,然后買奔馳住豪宅,我們還老老實實還債,死扛。后來人家干完這事,銀行朋友沒有第二個給他貸款的,我們就是堅決還,哪怕睡地鋪,發不出工資我們也還。現在公司進入到一個良好的狀態,我們也很好地跟大家交流,合作方越來越多,道路越來越寬,這一晃就萬通20年了。萬通最早的創業者全都到更年期了,其實企業也是一樣的,作為一個領導,管一個社團,管一個公司,面臨著每天你究竟選擇誠信,追求長遠利益,還是選擇狡詐、虛偽,獲得眼前利益?這是博弈模型,在年輕的時候要想清楚,否則你一生都苦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