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煤礦藏量豐富,素有‘煤海’之稱。據不完全統計,在1937年至1945年間,日軍在大同礦區掠去了1400萬噸煤炭,同時又將6萬多名被奴役致死的礦工丟進萬人坑。當地人介紹,已查明的有14處,可能共有20來處,死難人數6萬多人。最大的在現今紅五礦附近楊樹灣山谷平灘中,據說當年每到冬天,死人特別多,日軍預先就挖下半畝地大小的土坑若干個,一層薄土一層人,連年掩埋的死難礦工不下3萬余。另一處規模較小,但十分特殊,位于煤峪口一礦區內名為‘南溝’(過去人稱‘死人溝’)的半山坡的兩個自然山洞中,內有數百具被折磨而死的礦工的干尸。”
“據大同煤礦當年一位幸存者楊占山說,抓騙勞工,三五百人湊足一車皮(悶子車)就一遭拉了來,火車一到,把有病的叫到一旁,不能干活的活活埋了,余下的‘勞務系’一登記,便從此進了地獄。饑餓、疾病、人事事故、超體力的勞動,百般折磨、虐待毆打……最后,萬人坑就是這些遭難苦工準備的去處。當地人常說的‘勞務系一交票(登記),死人溝里睡覺’。”
“我們試掘了楊樹灣一角,約20米×20米方坑,不到一米深,竟埋著六層尸骨,顛倒重疊如同腌魚一般,橫七豎八,密密麻麻,其慘狀令人窒息,僅這一處坑就埋有數百人。隨便你在這個谷底的哪里破土,都會發現遺骸。”
“聽過了老礦工們的故事,也了解了萬人坑的一些情況和背景,我們考慮工作的重點,首要的是發掘、清理、保護一礦區內的兩個山洞中的礦工干尸。決定把兩個山洞的尸體、棺木全部搬回室內進行清理。搬尸體時感到一個干尸的重量只有十幾斤。凍干了的尸體上,破爛棉衣、日本廣告、麻袋片、水泥紙袋片和捆綁的繩索,樣樣都保存下來,這些干尸面目須眉,表情十分駭怪怕人,手足身體各種狀態,說明他們絕大多數都是非正常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