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盧浮宮,法國最大博物館:著名雕塑與繪畫(2)

       希臘雕塑及其羅馬復制品        

       盧浮宮的展廳。

       《凡爾賽的戴安娜》(Diana of Versailles),公元1-2世紀的作品,發現于意大利。
       羅馬神話中的戴安娜,對應于希臘神話的阿耳忒彌斯(Artemis):宙斯的女兒,狩獵女神,月亮女神,奧林匹斯山上的12主神之一。關于戴安娜的雕塑作品非常多,這件作品可能是最著名的一件。
       這件雕塑中,戴安娜的圣獸,一只梅花鹿,跟隨著她,她的一只手正在從背著的箭筒里抽出一支箭。

         《阿爾勒的維納斯》(Venus of Arles)。
         這件雕塑高度1.94米,公元一世紀晚期的羅馬作品。1651年出土于法國阿爾勒(Arles) 的古羅馬劇場遺址。
       這是一件非常著名的維納斯雕塑,可能是希臘三大雕塑家之一,普拉克西特列斯(Praxiteles)的“盛傳于世間”的著名的雕塑作品《Aphrodite of Thespiae 》的復制品。維納斯手中的蘋果和鏡子是17世紀添加上去的。
       阿爾勒是法國的一座歷史名城,始建于公元前800年左右,后來成為羅馬的重鎮,這里存留了很多羅馬帝國的遺跡:古羅馬角斗場,古羅馬劇場,古羅馬浴場等。
       1981年,這座城市的這些古跡被列為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所有的古代遺跡的散布面積很大,合計約為0.65公里。。
       右圖是1651年發現這座雕塑的阿爾勒古羅馬劇場遺址。

       《睡著的Hermaphroditus》(Sleeping Hermaphroditus),公元前2世紀的希臘雕塑的羅馬復制品,作于2世紀。這件作品中的豪華的床墊是1619年意大利雕塑家貝爾尼尼的作品。
       希臘神話:這個孩子是赫爾墨斯(Hermes)和阿芙羅狄蒂(Aphrodite,相當于羅馬神話中的維納斯)的兒子,他是一個女性化的男孩,因為他與一個水中寧芙和為一體了,所以屬于“兩性人”。

        《睡著的Hermaphroditus》(Sleeping Hermaphroditus)。
       《三美圖》(The three Graces)。可能作于公元2世紀,一件希臘雕塑的羅馬復制品。按照教皇保羅五世(Pope Paul V)的要求,1609年,Nicolas Cordier 對這組群雕進行了很大量的修復工作。盧浮宮1807 年收購。
       《蹲著的阿芙羅狄蒂》(Crouching Aphrodite,即維納斯)。真人大小:高度0.71米。作者不詳。
       這是希臘雕塑的羅馬復制品,并且做了修改:女神的左手伸向脖子的后面,右手攔在胸前,造型優美典雅。
        《帶著常青藤花冠,拿著葡萄的邁娜德》(Maenad crowned with ivy and grapes),作者不詳,公元前3 世紀的一件希臘雕塑的羅馬復制品,作于大約1-2世紀。這件雕塑的高度為1.76 米。
       希臘神話中,經常喝得醉醺醺的酒神狄奧尼索斯,有很多同樣喝得癡狂瘋癲的追隨者,男性們叫做薩提爾(Satyr),女性們叫做邁娜德(Maenad)。這件文物是拿破侖的戰利品之一。
        《年輕的薩提爾在吹笛子》(Young satyr  playing the flute),這件作品的背景,也是一片精美的浮雕。
       《年輕的薩提爾在吹笛子》(Young satyr  playing the flute)。
       普拉克西特列斯(Praxiteles),斯科帕斯(Scopas),留西波斯(Lysippos)是希臘化時代的三大雕塑家。這件雕塑是羅馬人模仿希臘三大雕塑家的風格創作的,時間大約為1-2世紀,這個孩子的高度1.32 米。1907年購入。
       《阿芙羅狄蒂雕塑的殘軀》(Fragmentary statue of Aphrodite),屬于Esquiline Venus 型維納斯。
       這件作品來自意大利的Brindisi,公元2 世紀的羅馬復制品,高度0.96 米。
       《寧芙與貝殼》(Nymph with a shell),作者不詳。原作品是一個年輕女孩玩羊骨頭游戲的希臘雕塑,羅馬人復制的時候修改為手持貝殼的姿勢,作于公元一世紀。這件作品高度0.60 米,曾進行過很多修補工作。
       《年老的半人馬被愛洛斯捉弄》(Old Centaur teased by Eros),17世紀意大利出土的文物。
       這件作品是公元前2 世紀的希臘雕塑的羅馬復制品,作于1-2 世紀。半人馬是希臘神話中的一種性格溫順的動物,愛洛斯是希臘神話中的小愛神,相當于羅馬神話里的小愛神丘比特。
       在提沃利(Tivoli)的哈德良莊園(Hadrian's Villa)里,人們發現了與這件作品同樣的一件雕塑,用灰黑色的大理石雕刻而成,此外還發現了同樣質地的灰黑色大理石制作的另外一件雕塑:《年輕的半人馬嘲笑受傷的愛洛斯》(Young Centaur laughing at Eros's wounds)。這一對雕塑,現在Capitoline Museums 博物館展出。
       因此,人們估計盧浮宮的這件作品,本來也是一對雕塑之一,但是不知道另外一件雕塑在哪里。不述。
        《身披斗篷的男性的殘軀》(Fragmentary statue of a man clad in a chlamys)。
       這件雕塑身上,充斥著某種莊嚴的皇家風范,被認為很可能是亞歷山大大帝的一座雕像的殘軀。這是一件希臘化時代雕塑的羅馬復制品,作于公元1-2 世紀左右,出土于法國西南的Pezenas 附近地區。
       《愛洛斯為他的弓箭上弦》(Eros stringing his bow),公元前2 世紀的作品。1807 年購入。
       《愛洛斯為他的弓箭上弦》(Eros stringing his bow),羅馬皇帝多米提安Domitian,81-96年在位)時代的作品。這個題材,這個類型的雕塑作品很多,全部出自于希臘三大雕塑家之一留西波斯(Lysippos)的原作。
       盧浮宮的展廳。
        《Sosikles 類型的受傷的亞馬遜人》(Wounded Amazon of the Sosikles type)。
        這是公元前5 世紀的希臘雕塑的羅馬復制品,高度1.88 米。亞馬遜是希臘神話中的一個女人部落,她們的戰士也都是武裝的女人,作戰非常勇敢兇悍。后來,世界最長的河流亞馬遜河,世界最大的熱帶雨林亞馬遜森林,世界最大的購物網站之一亞馬遜網等等,都借用了這個歷史傳奇部落的名字。希臘和羅馬時代,關于亞馬遜人的雕塑很多。不述。

        《Gabii 的阿耳忒彌斯》(Artemis of Gabii),1792 年出土于意大利的 Gabii。
        希臘神話中的狩獵女神阿耳忒彌斯,對應于羅馬神話中的戴安娜。一般認為,這是希臘化時代的三大希臘雕塑家之一,普拉克西特列斯(Praxiteles)的作品。這件羅馬復制品作于羅馬皇帝提庇留(Tiberius,14-37年在位)時代。 
       《赫拉克利斯與克里特島的公牛》(Heracles and the Cretan Bull)。公元前460 年的作品,來自奧林匹亞的宙斯神廟(temple of Zeus at Olympia)的西門外面的第四面墻壁的浮雕。
        《半人馬在褻瀆一位Lapith 女人》(Centaur raping a Lapith woman),公元前447-前440年的作品,來自雅典衛城的帕臺農神廟(Parthenon)的南墻:這面墻上,有很多關于Lapith 人與半人馬作戰的浮雕,一部分浮雕現在大英博物館,一部分浮雕現在盧浮宮,這些作品都是在希臘著名雕塑大師“菲迪亞斯的監督下”(under the supervision of Pheidias)完成的。這件文物高度1.35 米。
       Lapith 人是希臘神話中的一個傳奇部落,他們住在現在希臘的色薩利(Thessaly)地區,在特洛伊戰爭期間,他們曾經出動了40艘戰船支持希臘攻打特洛伊。他們最著名的傳奇是與半人馬的一次大戰:在一次Lapith 人的婚禮上,應邀參加婚禮的半人馬們突然攻擊Lapith 人的女人和孩子,于是Lapith 人的男人們與他們大戰一場。不述。
        《傾身靠在一個柱子上的阿芙羅狄蒂》(Aphrodite leaning against a pillar),公元前5世紀的希臘雕塑的一個羅馬復制品,作于1-2世紀。這個殘缺的雕像的高度1.18 米。這件作品是法國大革命期間從Mazarin 搶來的。
       《Mattei 的雅典娜》(Mattei Athena), 原作是公元前4世紀希臘雕塑家Cephisodotos 或者Euphranor 的作品,這是公元一世紀的羅馬復制品,類似于青銅雕塑作品《Piraeus Athena》。這件作品很高:2.3 米。
        《伽倪墨得斯》(Ganymede),1784年出土于羅馬南部Caecilia Metella 的墳墓附近。高度0.56 米。
       希臘神話:伽倪墨得斯是特洛伊王子,美少年。深得宙斯的喜愛。原來,宙斯的女兒赫柏負責給眾神斟酒,后來,赫柏出嫁給赫克里斯,宙斯就化身為雄鷹,把伽倪墨得斯帶到奧林匹斯山上負責給眾神斟酒。根據考證:這座胸像是參考公元前4世紀時雕塑家Euphranor 的一件帕里斯(Paris,誘拐海倫的特洛伊王子)的胸像創作的。
       《科林斯式頭盔》(Corinthian helmet)。古代希臘軍隊使用的典型頭盔。
 
       古埃及雕塑和文物部分

       “皇家斯芬克斯”,刻有法老Pharaoh Hachoris(前393-380年第29王朝)的名字。這件文物來自羅馬。

        埃及木乃伊(Egytian mummy )。這件精美文物沒有具體的說明。
 
       中近東雕塑和文物部分
        巴利雷神石刻(Baal with thunderbolt),約公元前15-13世紀,出土于Ugarit 古城Ras Shamra 的衛城。

        中近東展廳:雕塑與浮雕。
         中近東展廳:雕塑與浮雕。

         中近東展廳:雕塑與浮雕。
        中近東展廳:雕塑與浮雕。

        古代建筑的殘留雕塑。
       古代波斯(伊朗)武士浮雕,出土自波斯古都蘇薩(Susa),大流士大帝的宮殿apadana 遺址。
       古代波斯(伊朗)的裝飾物等。
        古代巴比倫(伊拉克巴格達北方80公里處)的獅子浮雕,尼布甲尼撒二世(Nebuchadrezzar II,前605-前562年)統治時代的作品,原件位于巴比倫Procession Way 大道從Marduk temple 神廟到Ishtar Gate 城門之間。

       盧浮宮,院子里的馬。
        《睡著的薩提爾》(Sleeping Satyr)或《喝醉的薩提爾》(Drunken Satyr ),原作名稱為《Barberini Faun》,現藏于古代雕塑展覽館(Glyptothek)。這件復制品的作者Edme Bouchardon。
       《約瑟拯救埃及》(Egypt saved by Joseph),作者Abel de Pujol (1785–1861)。
       這是《圣經》“舊約”故事:約瑟是雅各的兒子(Joseph,son of Jacob),他擔任法老的高級顧問,在埃及發生大饑荒的前夕,他預言災難并拯救了埃及人。這幅作品作于1827年,位于盧浮宮展廳的房頂。
        《西庇阿的節制》(The Continence of Scipio),作者Giovanni Francesco Romanelli(1612–1660)。
 
       古羅馬雕塑與文物
        羅馬時代的雕塑的展廳。圖中的這個人物是羅馬歷史上最著名的人物之一,如下:
        《Marcellus》,這件作品又稱《Germanicus》。高度1.8 米。這是兩個不同的人物,簡介如下:
        人物說法A=Marcellus(前88-前40年):羅馬元老院元老,執政官。曾反對凱撒,要求凱撒放棄高盧的軍隊返回羅馬。但凱撒渡過盧比康河進攻羅馬時,他作為執政官沒有組織抵抗,維持了國家和平,凱撒掌權后赦免了他。
        人物說法B=Germanicus(前16-公元19年):羅馬將軍,奧古斯都的孫女婿,第二任羅馬皇帝提庇留(Tiberius Claudius Nero)的養子,第三任羅馬皇帝卡里古拉(Gaius Caesar Augustus Germanicus)的父親,第四任羅馬皇帝克勞狄一世(Tiberius Claudius Nero Germanicus)的弟弟,第五任羅馬皇帝尼祿(Nero Claudius Germanicus)的爺爺。
       Germanicus 曾經率領多達8 個軍團的龐大羅馬軍隊長期征戰日耳曼尼亞地區(萊茵河以東,多瑙河以西),在奧古斯都去世后,他率領的軍隊要求他擔任皇帝,他鎮壓了這次叛亂,尊重奧古斯都的選擇,寧愿仍然僅僅擔任將軍。他最著名的戰俘是日耳曼人的首領Arminius(前17-公元21年,現被譽為德國民族英雄)的妻子Thusnelda,他禮遇這位王后Thusnelda,說:“她們是婦女,她們必須得到尊重,因為她們很快將成為羅馬的公民”。
       《Thusnelda 在Germanicus 的凱旋儀式上》,描述Germanicus 勝利回到羅馬。作者Carl Theodor von Piloty 。
       Germanicus 征戰日耳曼尼亞期間最慘烈的一次戰役是條頓堡森林戰役(Battle of the Teutoburg Forest):他下屬的一支3 萬多人的軍隊被日耳曼人誘入森林,陣亡達2 萬多人。戰后,Germanicus 率軍來到戰場,掩埋了2 萬多羅馬人的尸體,然后再次發動全面攻擊。雖然日耳曼人數量眾多,但是羅馬人武器精良,訓練有素,Germanicus 造成了日耳曼軍隊極其慘烈的傷亡后,征服占領了萊茵河以西大片土地。最后雙方基本以萊茵河為界。
       Germanicus 凱旋回到羅馬后,又率軍進攻亞洲,占領了Cappadocia(土耳其中部地區)和Commagene(現土耳其東部和亞美尼亞一帶地區),將這兩處化為羅馬的兩個新的行省。
       公元19 年,這位名將Germanicus 在土耳其的Antioch(現安卡拉附近的一座古城)突然死亡,原因至今不明。后世估計是他的功績和身份都過于顯赫,元老院的某些人謀殺了他。但是,至今沒有任何證據。
        《Germanicus 之死》(The Death of Germanicus),作者Nicolas Poussin。
       《狄俄倪索斯》(Dionysos)。這件公元2 世紀的雕塑,高達2.08 米。來自意大利。
       狄俄倪索斯是希臘神話中的酒神,他是宙斯的兒子,在葡萄豐收的時節為人們帶來歡樂,相當于羅馬神話中的酒神巴克斯(Bacchus)。由于“神賜給希臘人三種食品:小麥,橄欖和葡萄”,所以他是希臘人最喜歡的神之一。
       《Braschi 的安提諾烏斯》(Braschi Antinous)。這件哈德良時代的雕塑,高達2.41 米。來自意大利。
        《手拿著一個小貓頭鷹,戴著頭盔的彌涅耳瓦》(Helmeted Minerva holding a tiny owl),作者不詳。
       羅馬神話中的彌涅耳瓦(Minerva)是智慧女神,戰神,相當于希臘神話中的雅典娜。這件作品用大理石和金色的縞瑪瑙(onyxmarble)雕刻,作于2 世紀,在18 世紀進行過修復。高度1.33 米。
        這是一件斑巖(斑巖)和金屬制作的胸像,高度0.845 米。可能是2 世紀的作品,也可能是17 世紀的復制品。這件作品的名稱很多,有的稱為《Mazarin Alexander》,即亞歷山大大帝,有的稱為《 Bust of Minerva》即羅馬神話中的智慧女神和戰神彌涅耳瓦(相當于希臘神話中的雅典娜),可能參考了Mattei Athena 雅典娜胸像。
 
       裝飾藝術作品

       盧浮宮,裝飾藝術博物館的內部。
       《拿破侖的王座》(Trone de Napoléon )。
        這個瓶子的高度0.90 米,作品名稱《vase de la Vendange》,意思是“葡萄豐收之瓶”。硬質瓷器與青銅鎏金,肖像為阿道夫·梯也爾(Adolphe Thiers),1830年“七月革命”后擔任內閣大臣,外交大臣和總理,1871-1873年擔任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的第一任總統。
        這個硬質瓷器瓶子是路易十八送給他的兄弟,后來的法國皇帝查理十世的一件禮物,作者是Sèvres皇家瓷器廠的Louis Bertin Parant(1768-1851年)。作品名稱:August closing the doors of the temple of Janus。
 
       近代的繪畫作品
 
         盧浮宮的大畫廊中,這幅《路易十四》是一幅著名的作品:法國皇帝身穿奢華的奇怪服裝,紅色的高跟鞋,男不男女不女的發型。對比之下,現代青年人的服裝,電子“裝備”和神態氣質,已經完完全全是兩個世界。
       《拔士巴收到大衛的來信》(Bathsheba receiving David's letter),作者Willem Drost (1633-1659),荷蘭“黃金時代”的畫家。拔士巴是《圣經》“舊約”中最重要的女人之一,她原來是大衛王手下的將領烏利亞的妻子,與大衛勾搭成奸后,大衛借故處死了烏利亞,拔士巴成為大衛王的妻子,他們的孩子就是以色列的第二任國王所羅門。
        《法厄同駕駛阿波羅的太陽車》(Phaeton driving the sun-chariot of Apollo,),作者Nicolas Bertin(1667-1736)。
       希臘神話:阿波羅的兒子法厄同(Phaeton),要求駕駛太陽神阿波羅運載太陽的四輪馬車(Chariot),但是他在空中失去控制,狂奔的馬車帶著炙熱的太陽四處肆虐,導致地上發生了很多災難:非洲的大地變成沙漠,埃塞俄比亞的人們的皮膚烤成黑色,等等。最后宙斯不得不用閃電打死了法厄同,才終止了這些災難。
      《丘比特與普賽克的婚姻》(),作者布歇(Francois Boucher(1703-1770)。
       盧浮宮的畫廊。
       《帕臺農神廟的寧芙們》(Nymphs of Parthenon),作者Charles Meynier。
        《(羅馬皇帝)戴克里先統治時期,溺死在臺伯河里的一個基督教殉教者》(A Christian Martyr Drowned in the Tiber During the Reign of Diocletian),作者Eugène Delacroix。
       公元303年,戴克里先宣布了迫害基督教徒的法令,臺伯河是流經羅馬帝國首都羅馬的一條河流。這場迫害持續了10年,出現過很多著名的殉教者。
       《拉撒路的復活》(The Resurrection of Lazarus ),作者Jean-Baptiste Jouvenet 。
       在《新約》中,一個名叫拉撒路(Lazarus)的人,因病死亡4 天以后,耶穌顯示神跡,使他復活。在《新約》中,耶穌多次顯示多種神跡,包括使死去的人復活。
       盧浮宮的畫廊。
        《牧羊人的崇拜》(Adoration by the Shepherds),作者Charles Le Brun。
        《帕修斯和安德洛墨達》(Perseus and Andromeda),作者Pierre Mignard(1610-1695)。
       希臘神話:安德洛墨達是埃塞俄比亞公主,因為她的母親夸耀她的美麗而觸怒海中神女,為此她被拴在海邊巖石上準備獻給海怪吃掉,希臘英雄帕修斯救出了安德洛墨達,兩人結為夫妻。后來美麗的安德洛墨達化為仙女座。
       《維納斯要求伏爾坎給埃涅阿斯武器》(Venus Asking Vulcan for Arms for Aeneas ),作者布歇(Francois Boucher) 。
       維納斯是最美麗的女神,宙斯的兒子伏爾坎則是最丑陋的男神(火神),他負責制造各種武器等。宙斯把維納斯嫁給了伏爾坎。埃涅阿斯是維納斯的兒子,特洛伊的王子之一。在特洛伊戰爭中,維納斯支持特洛伊一方。
        《伏爾坎向維納斯展示給埃涅阿斯的武器》(Vulcan Presenting Venus with Arms for Aeneas),作者布歇(Francois Boucher)。
       盧浮宮的畫廊。
       《劫掠歐羅巴》(L'Enlévement d'Europe),作者布歇(Francois Boucher)。
       希臘神話:歐羅巴(Europa)是美麗的腓尼基(Phoenicia)公主,宙斯化作一條白牛,把歐羅巴劫掠到克里特島,后來歐洲的名字就以這位公主的名字命名。
       《荷馬》(Homer),作者Auguste Leloir 。
       荷馬,古希臘盲詩人,他根據民間流傳的短歌和傳說,綜合編寫出記述公元前12-前11世紀的特洛伊戰爭以及海上冒險故事的兩部長篇史詩《伊利亞特》和《奧德賽》。他生活的年代,約為公元前9世紀左右
        《盧浮宮大畫廊的情景》(View of the Grand Galery of the Louvre),作者Hubert Robert(1733-1808)。作者是盧浮宮博物館的主要設計人之一,他創作了很多有關作品,甚至包括若干年后盧浮宮成為歷史廢墟的想像的情景。 
       《克利希的街壘》(Barriere de Clichy),作者Horace Vernet(1789-1863)。
       1814年3月,英俄奧普等國“80多萬軍隊包圍巴黎”逼迫拿破侖退位,因為拿破侖是“歐洲和平的唯一障礙”。克利希廣場(Clichy)是巴黎少數幾個四條大道交匯的交通樞紐之一。“大約7萬法國軍隊和大約1.5萬沒有經驗的學生等”在克利希廣場等地利用街壘工事抵抗數十萬大軍的圍攻,直到3月30日“協議停戰”。兩周后,4月13日,拿破侖簽署《退位詔書》,被封為“厄爾巴島(Elba Island)領主”:被流放到厄爾巴島。
       《查理十世在盧浮宮舉辦的1824年沙龍的藝術展覽上頒獎》(Charles X Distributing Awards to Artists Exhibiting at the Salon of 1824 at the Louvre),作者Francois-Joseph Heim 。
        《拿破侖在弗里德蘭戰役》(Napoleon at the Battle of Friedland),作者Horace Vernet 。
       這場弗里德蘭戰役發生在1807年6月14日:7萬法軍對陣12萬俄羅斯和普魯士軍隊,經過長達23小時的激戰,法軍傷亡僅僅8千余人,俄羅斯軍隊傷亡大約3-4萬人:在逃過Lyna River 河的時候,很多俄羅斯軍人淹死了。第四次反法聯盟解體。這個戰場當時屬于普魯士,現在是屬于俄羅斯的一塊脫離本土的“飛地”,名為加里寧格勒州
       《腓力二世在布汶戰役》(Philip II at Battle of Bouvines),作者Horace Vernet 。
       腓力二世·奧古斯都(Philippe II Auguste,1165-1223,在位1180-1223)是法國國王,布汶戰役(1214年7月27日)是羅馬帝國滅亡以來西歐最激烈的一場戰役,1.5萬法軍戰敗了2.5萬德國軍隊,從此德國各個公國更加分裂,法國則成為歐洲大陸的頭號強國,鞏固了法國了對諾曼底和布列塔尼(Brittany)的控制。
        《薩賓婦女的調停》(The Intervention of the Sabine Women ),作者Jacques-Louis David,1748-1825。
       《Souliot 女人們》(The Souliot Women),作者Ary Scheffer(1795-1858)。
      Souliotes 是希臘的一個驍勇善戰的族群,主要居住在(伊庇魯斯)地區,他們與當地的土耳其奧斯曼帝國之間進行了長期的戰爭,1803年失敗以后,他們被幾乎全部驅逐出希臘。后來,1821年的希臘獨立斗爭中,Souliotes 人擔任了極其重要的角色。Souliotes 人說兩種語言:希臘語和阿爾巴尼亞語。
 
        近代的雕塑作品
 

        拿破侖時代擴建改造的 Pavillon Sully 。
        《墨丘利》(Mercury),作者Giambologna(1529-1608):意大利的“佛羅倫薩的米開朗基羅”。 

        作者Antoine-Denis Chaudet (1763-1810)首次展出這件作品是在1801年的沙龍,當時只是一個石膏模型。作者去世以后,Pierre Cartellier(1757-1831)和Louis-Marie Dupaty(1771-1825)完成了這件1.96 米的大理石作品。
        名稱:《嬰兒時期的俄狄浦斯和Phorbas》(The infant Oedipus and Phorbas)。 

       《馬拉松戰士宣布勝利》(The Soldier of Marathon announcing the Victory),作者Jean-Pierre Cortot(1787-1843)。這件作品首次展出于1822年的沙龍。
       《迪爾克》(Dirce),作者巴爾托利尼(Lorenzo Bartolini,1777-1850)。作于1834年。 
       希臘神話:迪爾克(Dirce)是希臘神話中的古代底比斯(Ancient Thebes )國王Lycus 的王后。
       根據《荷馬史詩》記載:底比斯的國王Nycteus 的王后Antiope,美貌無比,于是宙斯誘惑她,懷了一對雙胞胎。
       禍不單行:國王Nycteus 死了,他的弟弟Lycus 繼承王位順便把她的懷孕嫂子也強迫成為自己的王妃。于是,Lycus 的王后迪爾克非常惱怒和嫉妒她的妯娌Antiope:迪爾斯長期虐待Antiope。后來,Antiope 逃到山洞里生下了宙斯的一對雙胞胎兒子,長大復仇,將迪爾斯處死:捆綁在一頭野牛身上拖死。所以迪爾斯(Dirce)一詞就成為“被捆在牛身上拖死”的死刑方式的代名詞。這對兄弟繼承了底比斯王位。
       古希臘時代留下的最大型的一件雕塑作品《The Farnese Bull》描述的正是這個神話故事(見右圖)。
       巴爾托利尼(Lorenzo Bartolini)是佛羅倫薩的雕塑家,同時代的卡諾瓦是威尼斯的雕塑家,當時意大利分為“五大強國”:羅馬,威尼斯,米蘭,威尼斯和佛羅倫薩。據記載:巴爾托利尼是佛羅倫薩的雕塑界的“領軍人物”,他率領和激勵佛羅倫薩的藝術家們,與威尼斯的卡諾瓦及其追隨者競爭:冷戰(不是熱戰)。
       其他國家不管他們的競爭:英法俄國和美國,爭先恐后地搶購巴爾托利尼和卡諾瓦的作品。
       這種競爭,使得佛羅倫薩和威尼斯等“國家”都脫離了羅馬的巴洛克風格,進入新古典主義風格。
       《迪爾克》(Dirce)特寫,作者巴爾托利尼(Lorenzo Bartolini,1777-1850)。作于1834年。 
       《寧芙與蝎子》(Nymph with scorpion),高度0.9米。作者巴爾托利尼(Lorenzo Bartolini,1777-1850)。

       《戴安娜》(Diana),高度1.7米,作者Christophe-Gabriel Allegrain(1710–1795)。作于1778年。這是Madame Du Barry 夫人為她的Louveciennes 城堡訂制的兩件雕塑之一:配對的另一件雕塑是《維納斯》。

        《維納斯》(Venus),高度1.7米,作者Christophe-Gabriel Allegrain(1710–1795)。作于1778年。這是Madame Du Barry 夫人為她的Louveciennes 城堡訂制的兩件雕塑之一:配對的另一件雕塑是《戴安娜》。
       《雷電擊倒的提坦》(Titan struck by lightning)。作者Francois Dumont(1688-1726)。
       提坦是希臘神話中的巨人,他們的第四代后代才是宙斯等神明:最早是天神和地神,他倆生了第一代提坦12 人(6男6女,最有名的一位是普羅米修斯),然后這12 個提坦互相結婚又生了第三批后代,其中既有巨人(提坦),也有非巨人。他們的第四代則是宙斯,波塞冬,赫拉等“奧林匹亞諸神”:這些住在奧林匹亞的神,打敗并囚禁了他們的父輩。
       美國大學通才教育課本之一,《希臘羅馬神話》中指出:“我們的一切都是希臘人教授給我們的”。但是又說:“很多希臘的神話是荒誕的”“混亂的”,而且是希臘人自己就搞亂了。
       歐洲各國語言中,Titan 一詞表示“巨大的”,例如:1912年沉沒的大型郵輪名為泰坦尼克號(Titanic),土星最大的衛星土衛六名為Titan,普魯士(德國)化學家Martin Heinrich Klaproth用Titan 命名了元素鈦Titanium 等等。
       國際通行的翻譯原則規定:翻譯時必須標注外文原名。
       本博客嚴格遵守這項規則,處處標注原文以供核查(否則連《泰坦尼克號》的來歷也說不清楚)。
       《荷馬》(Homer),作者Philippe-Laurent Roland (1746–1816),法國雕塑家,作于1812年(根據作品上作者的簽名與日期)。這件作品的尺寸很大:高度2.12 m,寬度1.17 m ,深度0.98 m。
 
       盧浮宮外面的雕塑
 
        《雅典娜》(Athena),作者Philippe-Laurent Roland,作于1806年,Cour Carrée 大廈西面中間窗戶右邊。

        《(海后)安菲特里忒》(Amphitrite),作于1866年,作者Francois Théodore Devaulx(1808-1870),位于Cour Carrée 大廈的北墻面。
       《拔士巴》(Bathsheba),作于1859年,作者Eugène Oudiné(1810-1887)。位于Cour Carrée 大廈的北墻面。
        盧浮宮,房頂的壁畫。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最全盧浮宮藝術作品(收藏級)
世界古建筑之藝術風采——盧浮宮(中)
留西波斯雕塑欣賞
世界著名藝術殿堂盧浮宮——雕塑
2016年9月歐洲行-盧浮宮之一
盧浮宮的雕塑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祥云县| 德兴市| 台安县| 清涧县| 中方县| 肇东市| 藁城市| 南投县| 广宗县| 双城市| 迁安市| 双柏县| 靖安县| 万全县| 巫溪县| 大名县| 贵定县| 黄浦区| 玉林市| 锦州市| 望城县| 全椒县| 怀安县| 五寨县| 探索| 华坪县| 新干县| 奎屯市| 邹城市| 绥宁县| 延川县| 九台市| 五河县| 郸城县| 德令哈市| 思南县| 海门市| 甘谷县| 正镶白旗| 东宁县| 湟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