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CVD)是威脅我國女性健康的頭號殺手,尚未得到足夠重視。中國女性占全世界35億女性總數的1/5,健康促進和慢病防控工作面臨嚴峻挑戰。為此,中國醫師協會心血管內科醫師分會女醫師工作委員會和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女性心臟健康學組組織相關專家制定'中國女性心血管疾病預防專家共識',旨在加強并推動我國女性CVD的防控工作。
CVD是導致我國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其患病率、死亡率逐年增加。我國死因監測數據顯示,女性CVD死亡率呈持續增加趨勢,從2004年的225.16/10萬升至2010年的245.08/10萬,平均每年上升1.56%,其中缺血性心臟病死亡率增加幅度最大;女性CVD死亡占總死亡的構成比大于男性。
建議根據女性CVD危險因素及危險分層制定個體干預措施。對于曾發生先兆子癇、代謝綜合征或存在抑郁焦慮等精神心理異常的女性,應監測相關危險因素,以識別高危人群并及早干預。
1. 高風險:存在≥1個高危因素為高風險。包括臨床診斷冠心病、腦血管病、糖尿病、主動脈瘤、外周動脈疾病、慢性腎病(3B期及以上)或10年心血管疾病預測發病風險≥10%(如下圖)。
圖1. 10年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風險評估流程圖。
2. 存在風險:即存在≥1個主要危險因素。
3. 理想健康狀態:符合以下全部條件。
·未經藥物治療血壓≤120/80 mmHg
·TG<5.2 mmol/L(200 mg/dl)
·空腹血糖<5.6 mmol/L(100 mg/dl)
·BMI 18.5~24.0 kg/m2
·不吸煙、保持良好飲食習慣
·每周至少堅持150分鐘中等量體力活動(代謝當量為3~6 METs的活動量)
加強女性CVD及相關危險因素的防控,對保持女性健康狀態、減少CVD的危害具有重要意義。
禁煙:建議女性不吸煙并避免吸二手煙,吸煙患者接受戒煙指導,盡早戒煙。
限酒:妊娠期、哺乳期禁酒。建議有飲酒習慣的女性每天酒精量不超過15g。
飲食:食物多樣,谷類為主;多吃蔬果、奶類、大豆;適量吃魚、禽、蛋(不扔蛋黃)、瘦肉;少鹽少油,控糖限酒。
運動:推薦堅持每天30分鐘、每周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每周至少進行2天抗阻運動。
對于需要減重的女性,建議每天進行60~9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應根據年齡、體重、身體狀況等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及強度。
體重:通過控制飲食、有氧運動及行為訓練維持或減輕體重,保持BMI在18.5~24.0 kg/m2,腰圍<80 cm。
心理健康:減輕精神壓力,減少心理應激,保持樂觀心態及良好睡眠。
(1)血壓
理想狀態
通過保持健康生活方式使血壓≤120/80 mmHg。
存在風險或高風險
血壓≥140/90 mmHg或動態血壓監測(ABPM)日間平均血壓>135/85 mmHg時,建議進行生活方式干預并使用降壓藥物。利尿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ARB)、鈣通道阻滯劑(CCB)和β受體阻滯劑這5類常用的降壓藥物均可使用。
妊娠期高血壓
輕度妊娠高血壓或子癇前期患者,血壓持續<160/110 mmHg時,不建議使用降壓藥治療。子癇前期伴重度高血壓(收縮壓≥160 mmHg或舒張壓≥110 mmHg),或高血壓合并妊娠收縮壓≥160 mmHg或舒張壓≥105 mmHg,推薦使用α受體阻滯劑、CCB等降壓治療,避免使用ACEI及ARB。為保證胎盤灌注,不應過度降壓。
(2)血脂
理想水平
通過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達到LDL-C<2.6 mmol/L(100 mg/dl),TG<1.7 mmol/L(150 mg/dl)及非HDL-C<3.4 mmol/L(130 mg/dl)。
存在風險
生活方式干預同時使用他汀類藥物,使LDL-C<2.6 mmol/L(100 mg/dl)、非HDL-C<3.4 mmol/L(130 mg/dl)。
高風險
生活方式干預同時使用他汀類藥物,使LDL-C<1.8 mmol/L(70 mg/dl),非HDL-C<2.6 mmol/L(100 mg/dl)。
(3)糖代謝異常及糖尿病
鼓勵生活方式干預,糖尿病患者使用降糖藥物,保持糖化血紅蛋白(HbA1c)<7.0%,應避免發生低血糖。反復發生低血糖者HbA1c<7.5%。
(1)抗血小板藥物
存在風險
年齡<65歲女性,不建議常規使用阿司匹林預防心腦血管病;年齡≥65歲,如血壓控制良好、風險評估獲益大于胃腸出血及出血性卒中風險時,推薦使用小劑量阿司匹林(75 mg/d或100 mg/隔日)。合并消化道腫瘤者,如無禁忌證,推薦使用小劑量阿司匹林。
高風險
建議使用阿司匹林治療(75~100 mg/d),不能耐受者使用氯吡格雷(75 mg/d)替代。
(2)抗凝藥物
慢性或陣發性房顫女性患者,≤65歲、CHADS2評分0分或CHA2DS2-VASc評分1分,不推薦抗凝治療。有卒中、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病史或CHA2DS2-VASc評分≥2分時推薦華法林(INR控制在2.0~3.0)或新型抗凝藥(如達比加群、利伐沙班、阿哌沙班等)抗凝治療。
女性應用抗栓藥物易發生出血合并癥,建議進行血栓及出血風險評估,當獲益超過風險時使用。
(3)β受體阻滯劑
如無禁忌,應作為女性冠心病患者的基本治療藥物。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40%或有MI病史的心力衰竭患者,如無禁忌,應長期使用β受體阻滯劑。
(4)ACEI/ARB
冠心病、心力衰竭或LVEF≤40%的女性患者,如無禁忌,應長期使用ACEI,如不能耐受使用ARB替代。糖尿病、慢性腎臟病患者,如無禁忌,應使用ACEI或ARB治療。根據腎功能、血鉀水平等調整劑量,逐漸增加至最大耐受劑量。
(5)醛固酮拮抗劑
LVEF≤40%、NYHA心功能Ⅱ~Ⅳ級或有MI病史的女性,如無禁忌,可在使用ACEI或ARB和β受體阻滯劑的基礎上聯用醛固酮拮抗劑。需密切監測腎功能和血鉀變化。
(6)他汀類藥物
推薦存在CVD風險和高風險的女性使用他汀類藥物并達到相應治療目標。女性肝臟細胞色素P450(CYP)3A4活性高于男性,更易發生藥物間相互作用,使用他汀類藥物后肝酶升高、肌病和肌溶解較男性常見。
建議使用中小劑量的他汀類藥物,如不達標或他汀類不耐受可聯合依折麥布5~10 mg/d。
(1)不推薦雌激素及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劑(SERMs)用于絕經期女性CVD的預防。
(2)不推薦補充抗氧化劑(例如維生素E、C、β胡蘿卜素)、葉酸(無論是否聯用維生素B6或B12)、維生素D用于CVD預防。
由于女性普遍對自身健康的關注度不足、社會經濟條件較差、文化水平較低及不愿意用藥等因素,部分患者未得到及時和規范的治療。患者及公眾教育是女性CVD防治的重要措施,提高女性的健康保健意識,增加對CVD及危害的認識,對改善女性自身健康狀況及維護家庭成員健康具有重要意義。
來源:中國醫師協會心血管內科醫師分會女醫師工作委員會, 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女性心臟健康學組. 中國女性心血管疾病預防專家共識. 中華內科雜志. 2017. 56(6):472-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