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的飛快,轉眼間,春節假期也在鞭炮聲中轟轟烈烈的結束了,豬年返崗開工,你的狀態調整好了嗎?尤其是春節期間,大家都是肥甘厚味,吃的不亦樂乎,那么,你的脾胃還扛得住嗎?
胃主收納,脾主運化,脾氣升,則水谷之精微得以輸布,胃氣降,則水谷及其糟粕才得以下行。只有脾胃強健,才能完成食物的消化吸收及其精微的輸布,從而滋養全身,如果脾胃受了傷,便會出現食少,嘔吐,惡心,脘腹脹滿等癥。
節日過后,大家的脾胃多少都會受些損傷,此時,調養脾胃就顯得至關重要啦!節后調養脾胃,飲食上我們應該注意些什么呢?
節日吃的美食很多是煎炸食物或甜點,煎炸食物容易引起脾胃熱滯,導致便秘或肚脹;甜點吃得過多也會導致脾虛生濕,造成虛濕積滯,引發腹瀉。所以,節后幾天的主食要以谷類粗糧為主,可以適量增加玉米、紅薯、蕎麥、燕麥等成分,還可以多喝粥和湯,比如新鮮的綠葉蔬菜、小米粥、面條湯、疙瘩湯等,都具有良好的清火作用,讓已經不堪重負的胃腸道休息調整。
多喝水,即便不渴也要喝水,這是萬年不變的養生法則,節日過后更要多喝水。節日里,我們少不了吃些瓜子、花生、果脯、蜜餞,而這些食物本身水分含量很低,非常喜歡“吸水”,使身體處于缺水狀態。所以節后我們要注意減少精制米面、糖果、甜點的攝入,特別是要多喝水來加快胃腸道蠕動和新陳代謝,減輕腸胃負擔。
甜食、油炸食物吃多了,來些水果清爽又解膩,不過,水果也要選著吃,例如,消積食、助消化——山楂;解油膩——蘋果;去熱滯——橙汁、木瓜。
相信道理大家都懂了,但關鍵在于執行,與其記著死道理,不如提供幾個食譜實在,那么以下幾道菜,你可要收好啦!
原料:
枸杞6g,鮮山藥100g,小米60g
做法:
1、將小米洗凈后放入鍋內,大火煮開后,轉小火燉煮半小時;
2、將山藥洗凈切塊放入鍋內,同時放入枸杞,繼續燉煮約20分鐘。
原料:
藕小半段,黑木耳1小把,胡蘿卜半根,荷蘭豆1把,山茶油1茶匙,食鹽適量。
做法:
1、蓮藕去皮洗凈,切成均勻的薄片;
2、荷蘭豆去頭尾去筋,干木耳泡開撕小塊,胡蘿卜切花;
3、燒半鍋開水,先將藕片和胡蘿卜投入,后放荷蘭豆和木耳,焯水后撈出過涼濾干水分;
4、起油鍋,放適量油燒至七成熱;
5、將所有材料倒入,均勻翻炒一兩分鐘,加入適量鹽調味。
原料:
青瓜、木耳、銀魚干、大蒜、食鹽、麻油、雞精、小米辣椒、香菜葉
做法:
1、準備好所有原材料,干木耳用冷水浸泡3~4小時左右,清洗干凈;
2、青瓜去表皮,切成片;大蒜去皮,打成蒜末;
3、炒鍋充分預熱,加入少許植物油并小火加熱至產生油紋,倒入蒜末煸炒出香味,倒入木耳翻炒2-3分鐘,加入銀魚干,再加入1杯水,蓋上鍋蓋中小火,煮開片刻,將木耳煮軟;
4、加入青瓜片翻炒2分鐘左右,再調入少許食鹽、麻油、雞精等調味,即可起鍋盛入盤中,加上少許香菜和小米辣椒裝飾即可。
年節過完了,新的一年大家也要加油呀,不如就先從調養脾胃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