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讓我們一起進行2017年中考作文河南卷的解讀。
2017中考作文
河南卷
中考真題
作文(50分)
任選一題作文。
(1)題目:越來越的我
要求:
①先在橫線上填寫合適的內容,把題目補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除詩歌外,文體不限。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
(2)讀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燕子每次高飛前,總要先在低處飛行一段距離,積蓄力量,然后倏地向上,在天空中畫出一道漂亮的弧線。
讀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聯想或感悟?請任選角度,自定立意,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
要求:
①除詩歌外,文體不限。600字左右。
②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
名師解讀
命題解碼
2017年河南卷同2016年的命題形式一致,即采用“半命題作文+材料作文”的形式,要求考生二選一作文。
(一)半命題作文
“越來越的我”是一個補全中間式半命題作文。該題目要求考生關注并書寫自我成長過程中的變化,注重考生的精神層面。通過前后變化,借以展示考生精神世界的成長、變化軌跡。題目為廣大考生提供了寫作的自由度,梳理成長中的點滴變化。對考生而言難度不大,但要寫出新意,從眾多考場作文中脫穎而出,卻并非易事。
已知信息的關鍵詞是“越來越”和“我”,它提示考生要在橫線上填寫體現“我”精神變化的內容,以修飾題目中的“我”,進而將該半命題作文具體化。關鍵詞“越來越”提示考生要寫出變化的過程,關鍵詞“我”限定了敘述的人稱??忌獣鴮懽约荷砩险?、善、美的變化,傳遞生活正能量,弘揚社會主旋律,并表達真情實感。
(二)材料作文
該材料作文重在考查理性思辨能力。它所提供的材料是一句富含人生哲理的話,句子比較短,內涵卻比較豐富,考生可從不同的角度進行立意。在審題方面難度不大,考生在把握材料關鍵信息“積蓄力量”“漂亮的弧線”的同時,還要注意材料所隱含的非關鍵信息“每次”“總要”等對題意的輔助作用。
考生在準確思考“積蓄力量”與“漂亮的弧線”之間關系的基礎上,可從成長、成功、錘煉自我、定位等角度立意,表達對材料的感悟和思考,還可以寫由這則材料所引發的“聯想”。此外,考生還要注意題目對寫作的要求,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失分,得不償失。
審題誤區
考生沒有準確理解題目關鍵詞“越來越”所隱含的信息,即強調在原來的基礎上更加怎樣,突出漸進變化的過程。一些考生由于沒有審明該隱含信息,寫由“壞”變“好”,由“自卑”變“自信”,等等,這就游離了命題人的意圖,很難獲得較為滿意的分數。一些考生在題目中的橫線上填寫“自卑”“頑皮”“墮落”“迷失”“沉迷游戲”等負能量的詞語,這與發現身邊的正能量、書寫生活中的真善美、弘揚社會主旋律等明顯背離,自然不會得高分。
一些考生沒有整體讀懂材料,更沒有準確理解材料中的關鍵信息“積蓄力量”從而將寓意理解為克服困難或戰勝挫折,才能“畫出一道漂亮的弧線”,誤解了材料的寓意。材料作文的審題務必在整體把握材料的基礎上,抓住關鍵詞深入理解材料寓意,不可一知半解便匆忙下筆。
(命題解讀:李記才)
滿分范文
越來越癡迷的我
河南一考生
越來越癡迷的我,因為癡迷,所以懂得;因為懂得,所以愈癡迷。
生來就喜歡唐詩宋詞的我,早在兩年前的初一,就被她簡潔洗練的語言及深邃而又唯美的畫面吸引,“誤落塵網”而不知“歸路”,由喜歡漸至癡迷。中考備考的這段日子,跟她朝夕相處,耳鬢廝磨,每每被她的繾綣溫情深深打動,以至日里夜里夢里總是她。
那日午飯后,寫完作業,實在累極,便趴在桌上小憩。不承想,一會兒即入夢鄉。恍惚間,被語文老師提問李商隱的《夜雨寄北》,便脫口而出:“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正在寫題的同桌見狀,很是詫異,慌忙將我搖醒,說我喜歡唐詩宋詞已經癡迷,《霸王別姬》里的臺詞“不瘋魔不成活”正好用在我身上。我一笑而過,不以為然。
下午語文老師檢查大家古詩詞的復習情況,讓我背誦的赫然就是《夜雨寄北》?!疤彀?!不會這么巧吧!”同桌的嘴張得大大的。我也暗自驚奇,不勝唏噓。自此,愈加癡迷唐詩宋詞,誰讓她是我的最愛呢?
讀李煜的《相見歡》,癡迷于詞人用生花妙筆將看不見、摸不著的“愁”寫得具體可感,栩栩如生,如在眼前?!凹舨粩啵磉€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狈旁诳诶?,反復咀嚼,滿口生香,妙不可言。忽然想到《青玉案》:“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睖喩硪粋€激靈,一下子就通了,懂得了唐詩宋詞,那種感覺實在妙不可言。此后,越來越癡迷的我,更加鐘情于唐詩宋詞。
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感覺就是在寫我,知音般燭照了我的靈魂。
如果說,讀書是最優雅的姿態,那么,癡迷就是最入心的狀態。此生,做越來越癡迷的我,真好。
解讀得分點
作者以“癡迷”二字巧妙地補全題目,彰顯獨特的精神感悟,補題技高一籌。開頭“越來越癡迷的我,因為癡迷,所以懂得;因為懂得,所以愈癡迷”不僅照應了題目,而且點明了中心。文中以“越來越癡迷的我,更加鐘情于唐詩宋詞”穿插點題。文末,又巧妙地以“此生,做越來越癡迷的我,真好”再次點題,且首尾呼應。此外,文章的語言簡潔凝練,化用、引用古詩詞,使文章顯得文采飛揚,彰顯了作者深厚的古詩詞功底。
(點評教師:李記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