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特點:作品采用斧劈石作成峽谷式布局,在長方形盆中,用兩組陡峭的山峰左右并立,中間形成峽谷。
在布局上似有悖
常規,主峰置于正中并向由側延綿,面壁直立,占據了盆的三分之二。配峰稍低于主峰,但又不高于與其緊靠的山峰,這樣在全景外輪廓線上呈現出起伏變化狀態。兩組山峰峭壁對峙,靠得很近,兩邊山腳水岸線處理得較為成功,形成前寬后窄的曲折多變的峽谷水面。峽谷之中,一葉扁舟頂著洶涌澎湃的江水,破浪而出。
增加了峽谷山水險峻、崢嶸浩蕩的氣勢。江面上點置礁石險灘,符合峽區水流湍急、暗礁密布的自然景象。
1.主峰布局
主峰用數塊雄秀兼備的斧劈石作成。特點是雄渾、陡峭。加工時多座左右想靠膠合注意不露出水泥。因要形成峽谷態勢,故布局時山峰不在一條線上,左側山峰靠盆后,右側靠盆前,以空出中間水道。
2.配峰布局
配峰安排在盆的左側靠近主峰的一邊,中間就形成了峽谷。主、配峰峭壁對峙,河流沖開峽谷奔騰洶涌而出。配峰須注意要低矮于主峰,但與其他形式的山水不同的是,峽谷式山水的配峰與主峰高低差別不能太大,否則會失去峽谷的特點。
3.坡腳處理
主、配峰安置好后,就須著力于坡腳的處理,使水面彎曲變化。江中置碎石,已作急流險灘之意,再置以小舟一二,增加峽谷的氣勢。
張計軍假山作品,歡迎交流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