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提著饅頭,右手拿著瓶裝水,其貌不揚,連話都說不利索的這個人,沒錯,就是北京大學的教授韋東奕。
關于韋神的傳說,我這里就不再贅述了,平臺上鋪天蓋地哪里都是,感興趣的小盆友自行搜索。
那我作為一個醫生,現在要跟你討論的是--他正不正常?
為什么這么說呢?
不看頭銜只看視頻,很多人可能多少都覺得,這孩子指定有點毛病。
看完頭銜再看視頻,很多人都覺得,哇塞,到底是自己膚淺了。當天才的智商碾壓了我們一眾凡人的時候,要他情商又有何用?
那除了低社交能力,韋神讓一眾凡人乍舌的,還有他異于常人的外表。
我仔細端詳了端詳,發現好多“天才”都如韋神一般,有著一條瞇瞇眼。
于是我擅作主張,給韋神美了美顏。
喏,是不是瞬間酷帥吊炸天了?
那不管是書呆子也好,還是大家口中所謂的天才也好,怎么都是這個濃眉小眼呢?是天才大多這副模樣,還是寒窗苦讀,毀了一雙美眸?
不可否認的是,眼睛的大小絕大多數原因還是來自遺傳。
大眼睛相對小眼睛是顯性遺傳,父母一方是大眼睛,那么生大眼睛孩子的可能性就會大一些。
還有雙眼皮、長睫毛也都是顯性遺傳。如果父母都是單眼皮,那孩子十有八九也是單眼皮。
那么相信大家還心存疑慮的,就是孩子長期苦讀,甚至造成近視散光以后,是否會導致眼睛的變形呢?
事實上,近視眼并不會讓眼睛變小,但是近視眼本身屬于眼睛的變形。由于不良的用眼習慣可能會讓眼睛出現周圍凹陷,眼球突出,白眼球變多,黑眼球變小的情況。那么從外觀上去看,“書呆子”的孩子,眼球多少異于常人。
所以,想讓孩子有一雙明亮的雙眸,不僅要在選孩子他爹的時候下功夫,還要在孩子日常的學習習慣上加以糾正。
除了一雙聚光小眼,還有讓大家備受矚目的就是韋神飄逸的發型。
不過韋神的發型我覺得還不至于上綱上線,倒是另一天才的發型,我估計大家多少都印象深刻。
那就是愛因斯坦。
無論何時都以一頭亂發示人,根根直立,看上去還毫無光澤。難道天才都不梳頭的么?
想必大家并不知道,不是老愛他不想梳,是他壓根就梳不開!
因為他的這種標志性的頭發其實是一種很罕見的疾病。
有多罕見呢?罕見到全球可能只有100個人才有。
那就是--蓬發綜合癥(Uncombable Hair Syndrome),又叫“難梳頭發綜合征”。顧名思義,這類患者的頭發特別容易干燥、而且卷曲,超難打理。另外頭發的顏色大多數為淺色。通常在嬰兒期就會出現,長大后反而可能會好一點。
想必金毛獅王謝老師,指定也有點這個毛病。
那么再回到令大家乍舌的那個視頻上,細心的朋友可能也發現了,短短20秒的采訪視頻,韋神不是在搓瓶蓋,就是在揉塑料袋。
很多人會說,啥也不是,韋神面對鏡頭緊張了。
但我不這么認為,作為北京大學的教授,這些理論上都是小場面了。
那是不是天才都會有一些不自主的小動作呢?
我上高中的時候,我的同桌就被我稱之為天才,數學150分滿分,她考149那都是粗心了。但是我發現她在學習的時候總是不經意間有很多小動作,比如說聽課的時候喜歡重復一個折紙的動作,做題的時候左手總是在不停的刷瓶蓋。
看似多動癥一般,但是學習的效率卻十分的高。
事實上,這類孩子在心理學上被稱之為“動覺專注力”優先類型。他們總是習慣性地依靠身體的運動來幫助自己進行專注力的聚集。
就拿背英語這件事來說,有的孩子并不喜歡大聲的念出聲來,但是有的孩子覺得只有大聲的念出來才更有利于背誦。而對于動覺專注力強的孩子,還有可能要一邊背一邊不停的走動,才能更好地加深記憶。
再來回歸到韋神的打扮,發型一般,穿著一般。走在人堆里,打死你也猜不到這是一位北大的教授。
然而并非韋神一人如此。
不知道大家還記得那位“布鞋院士”李小文么?曾一度被網友稱之為“掃地僧”。
還有14歲就上北大,當了一輩子講師的哈理工老師王曉琮等等。
這些大神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十分低調并且生活樸素。當一個人的內心足夠充盈時,他們反而對物質的要求就會很低。
無暇顧及,也不屑顧及。
所以拿外貌來評價這類人才,怕不是侮辱了別人,也貶低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