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是兩德統一,實際是西德吞并東德。所以,一個必須要問的問題就是:東德為什么會主動并入西德?
即便是東德人民同意,那東德政府呢?實力差距太大,兩德統一就等同取消東德政府。所以,東德政府是兩德統一的最大障礙。
同時,無論是蘇聯還是英美法,都不愿意看到一個統一的德國。兩次大戰都是德國挑起的。所以,國際因素并不支持兩德統一。
再者,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制約因素,那就是:冷戰并未結束。1991年12月25日,戈爾巴喬夫宣布辭去蘇聯總統、交出核按鈕。到這個時候,冷戰才算結束。而東德決議并入西德的時間,卻是1990年8月。
兩德實力差距太大,那這個差距究竟大到什么程度?
兩德統一之前,東德的GDP只有西德的13%,東德的勞動生產率不到西德的三分之一,東德的科技水平落后西德將近20年,而東德的人均收入比西德差出10倍。此外,西德已經建成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社會福利制度。這一點,東德完全沒得比。
所以,但凡兩德統一,東德政府就要被取消。同時,東德政府早已不得民心,被取消之后,很可能還會被清算。后來,也確實發生了這樣的事情。
說完不利條件,也要說說有利條件:
一個是內部基礎,那就是民心所向,東德人民對于并入西德充滿向往,沒統一之前就已經向西德瘋狂涌入了;
一個是外部轉機,主要是蘇聯衰落,冷戰接近尾聲的時候,蘇聯自顧不暇,不僅沒有能力、也沒有意愿繼續控制東歐地區,相當于主動退出了。
東德政府手中是有軍隊的,所以西德沒有搞武統的可能。如果東德政府死活不談,那西德啥辦法也沒有。即便西德非要強行統一,代價也是難以承受的。同時,時間拖久了,變數也會增大。英法美等西方國家,對兩德統一都不抱以支持。
那么,東德是怎么主動并入西德的?
首先是歐洲劇變、民興洶涌,東德政府完全扛不住了。
1989年,東歐國家出現劇變。波蘭和匈牙利這些國家的政府完全控制不住局面。這種勢頭瞬間蔓延到東德。東德人民紛紛取道已經失控的東歐國家,然后跑向西德。東德政府還在,但東德人民卻“適彼樂土”了。最初,一個月跑掉幾千人;之后,迅速增加到一個月8萬人。
這么跑也不是辦法。于是,東德政府做出了讓步,那就是開放柏林墻。但是,民意太洶涌,老百姓直接動手拆墻了。開放柏林墻后的第四天,光是跑向西柏林的東德人就有50萬之多。兩德人民就像兩支大軍會師了,開始大搞狂歡。統一的熱情就在這種狂歡中愈演愈烈。
隨后,在波蘭和匈牙利上演的劇情,也在東德上演了。東德各地爆發了大規模的游行活動,政府對社會完全失去控制。甚至,負責監視民眾的秘密警察機構斯塔西,也被搗毀了。
就是在這個時候,一直隱忍不發西德政府,終于出手了,打出了統一的旗幟。西德是在東德政府已經扛不住的情況下,才開始真正發力的。那么,在這之前,西德在干什么?只談民族感情,不談統一大業。但是,東德政府一旦控制不住局面,西德立即翻臉,民族感情要談,統一大業也要談。
其次是對內砸錢、對外讓步,兩德統一水到渠成。
民意洶涌已經到了這個地步,東德政府只能談,不談就會被東德人民徹底掀了桌子。即便是如此,德國統一社會黨總書記昂納克,還是被逮捕關押了。西德對東德唯一要求就是民主選舉。而一旦進入到民主選舉這個環節,那么,西德也就了可以操作的可能。
為了促成傾向統一的東德政黨上臺,西德總理科爾向東德人民承諾,只要當時民調排名第二的“德國聯盟”獲勝,那么,東德人民的東德馬克存款將以1:1兌換西德馬克。而當時的東西德馬克的兌換比例是1:4。這就相當于西德向東德直接發錢了。消息一出,選情立即出現反轉,西德支持的政黨立即上臺。到這個時候,兩德統一,也就勢在必行了。
但,這僅是勢在必行,還不是水到渠成。原因是德國的戰敗國身份。兩德是否統一,必須得到大國的同意。美國的條件是希望統一后的德國繼續留在北約。而蘇聯條件卻是統一后的德國不能留在北約。如果尬到這里,那德國統一也無法實現。德國的命運不是德國人民說了算,東德人民、西德人民加在一起也不行。
主要矛盾是美國,搞定美國,就必須答應加入北約。而蘇聯方面,德國只能各種讓步和贖買,一定要爭取蘇聯同意。但更麻煩的是法國。這家伙是德國世仇。那怎么辦?西德做出了天大的讓步,承諾加入法國主導的歐元區,取消西德馬克。要知道當時的德國馬克,可是國際上的硬通貨。但是,為了統一,德國只能放棄。
1990年8月,東德決定加入西德;1990年10月2日,東德政府機關停止工作;10月3日,兩德正式統一。
那么,東德為什么會主動加入西德呢?
首先是民心所向,東德人民一定要加入西德,而西德也拿出了足夠的誠意。
其次是東德政府,在兩德統一之前,已經被東歐劇變的浪潮沖到失控邊緣。
第三是策略得當,這主要是西德政府的努力,隱忍、發力以及打通內外,步驟緊湊、力道兇猛。
前兩項,是東德方面的主觀意志。但兩德是否能夠統一,卻不是兩德說了算。搞定兩德內部只是第一步,關鍵是搞定主要大國。
即便是東德同意加入西德、西德同意接收,這也沒用。因為德國是戰敗國,命運決定在主要大國手中。所以,搞定這些利害關系的大國,比搞定兩德內部更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