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農村土地牽涉的人群眾多,任何一個農村產權政策的出臺自然會引得所有人注意。在現有國內的權利體系下,
目前農村實現的是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所有權歸集體,承包經營權歸農戶。
農地圈認為,農戶承包經營權有三個重要特點:
1、承包經營權是債權
首先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在當初實行的時候,承包經營權是農戶對村集體的債務,要承擔三提五統這些義務。(農地圈備注:目前承包經營權有逐漸轉變成物權的趨勢,所謂物權就是財產權)
2、承包經營權是農戶為單位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不是個人承包制,也不是勞動力承包制。換句話說,雖然家庭成員有變化,但只要農戶這個家庭還存在,就沒有繼承和不繼承這一說,某個成員去世后,他的承包地還在這個家庭,不會被收走。
3、承包經營權有時間限制
承包經營權不是無限期的,一般是30年,如果到期了,按照農村現行的政策,需要重新調整,自然也就沒有繼承這回事了。
很多粉絲在后臺問,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明確指出,維護農民生產要素權益,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那么在農村土地確權后,承包地可以繼承嗎?
很多政策農民很難理解,賦予農民財產權利都包括什么,包括承包經營權繼續嗎?在農地圈看來,中央提到的賦予農村財產權利包括四方面內容。
(1)讓農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的權利,以拆遷、征用為主。
(2)賦予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擔保權能,可以從銀行或金融機構貸款
(3)賦予農民住房財產權的權能,包括住房確權發證和一定范圍內的流轉交易。
(4)擴大集體資產股份的權能,比如村集體企業等的股權要讓農民占有股權,讓農民享受分紅。
根據上面的分析,農村土地確權后,農民可以流轉經營權,可以通過轉讓、轉租、轉包、入股等多種方式處置自己的承包地,但是承包經營權依然不能作為財產權繼承。也就是說,土地確權后農村的承包地也不能繼承。
新農人們快到碗里來,三十萬新農人聚合地,種植業、養殖業、電商、金融、產權交易、休閑農業微信矩陣,盡在農地圈微信公號:quandier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