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浮香”作品展
作品評述
走向“虛空”:李嘉儒的情色繪畫
文:魏祥奇
(中國繪畫史博士、中國美術館館員)
(以下為評述正文,請上下滑動觀看)
李嘉儒的工筆畫描繪的是直接的情色,以至于很多時候這些創作很難與中國傳統繪畫的圖式和思想系統對接起來,尤其是文人畫所倡導的雅逸的美學范式,甚至可以說是完全相悖的。但是我們仍然可以在明清時期春宮圖的敘事線索中,為其創作意識在卷軸畫的系統中找到一個可能存在的敘事關系。除此以外,李嘉儒的這些繪畫還有可能與日本浮世繪版畫中的情色母題有直接的聯系,與日本當代攝影家荒木經惟等人的攝影,以及日本商業性的色情影像有直接的聯系。當然,今天情色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一定意義上仍被視為禁忌,但同樣,有禁忌就有窺視的欲望,兩者似乎總是事物的一體兩面。
李嘉儒較早的創作是將女人的身體放置于花草之間,女人的身體與花草構成疏密、簡繁的對比關系。為了在形式上有更細膩的呼應,李嘉儒會在女人的身體上描繪花草式樣的紋身。紋身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并不多見,反而是在日本有特定的象征性。顯然,紋身與叛逆被構設在一起,同樣也與情色連接在一起。在新近的創作中“女人香”、“夜來香”、“幽浮香”系列中,原本藤蔓式的花草紋樣的紋身,被擴展為大牡丹花式的圖案,更直接回應了性和情色的主題。如果說早些時候李嘉儒的繪畫中情色還只是曖昧的、隱秘的,那么新近的創作中情色則是更為明確的、毫不遮掩的。在這些新的創作中,李嘉儒顯然更為注重空間的描繪,女人總是躺臥在裝飾風格繁縟的床上,遠景中則是房間的窗戶,有尚未放下的窗簾布,透過窗戶還可以看見室外的假山石和花草等。可以看到,李嘉儒在努力營造一個情色的空間感:女人的眼睛總是看著窺視她的人,而觀畫者則是擁有畫面中的女人的存在。
事實上,描繪和表現情色在1990年代以來的中國當代藝術史上并不鮮見,很多時候這些創作象征著對世俗生活的反叛,也就是對社會權力結構的批判。在李嘉儒的情色繪畫中,這種效力依然存在,但已經更多融入了商業化的消費主義的因素、波普藝術的因素,因為這一母題面對的已經是新的歷史語境。以至于我們很愿意相信,李嘉儒的情色繪畫更多是帶有個體經驗和體驗的探索,這些繪畫更多是為了顯現其自身的審美旨趣。毫無疑問,藝術家的創作觀念都是源于自身的文化和思想經驗,所有的創作也都是為了呈現更準確的自己,或者是彌補自己的缺憾,就像在世俗生活中的人要構建一個超越世俗生活的桃花源境一般。在李嘉儒的情色繪畫中,我們還是可以看到他性情和才思的展露,但同樣也能夠感受到很多的疑惑。就像情色總是與“虛空”聯系在一起一樣,這些性感的女人帶來歡愉同樣也帶來毀滅,使人墜入性的幻境中而失去對生命價值的反思的能力。肉體的欲望使人迷失自我的德性,但中國傳統思想中還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修辭方式:在對虛空的終極體驗中亦可得“道”。雖然我們無法揣測李嘉儒的思想經驗,單這些并不晦澀甚至是耳熟能詳的日常的文化經驗,還是在他的作品中可以得到直接的映射。概而論之,李嘉儒在描繪這些情色繪畫時,總能夠觸碰到心和手的愉悅,不管是在具體的勾描和染色時獲得愉悅,還是在觀看自己描繪的性感的女人時獲得愉悅,他總是能夠感受到自己,感受到創作給自己帶來的治愈性的喜悅。
李嘉儒沒有尊崇和延續中國傳統文人繪畫的圖像譜系,以至于使其情色繪畫的探索總是在思想上顯得匱乏和淺薄,在批評框架上也是孤立無援,但這并不妨礙他通過繪畫去感知自我,追尋自我的嘗試。關鍵在于,李嘉儒是如何看待自我的?其意識到在這些情色繪畫的創作中隱藏著一個真實的自我。這也許是階段性的,帶有青春期的痕跡,但也很有可能成為其探索“虛空”繪畫的引子。也就是說,李嘉儒的情色繪畫中有著隱喻性和象征性的預設。當我們從解讀轉向觀看時,李嘉儒必將愈發注重造型的深入、筆線的勾勒、暈染的細膩之美,這也使得他的情色繪畫創作,最終在語言和觀念上能夠相互推進。
“幽浮香”系列作品精選
《幽浮香》No.16 紙本
60cm X 40cm 2016
左右滑動查看作品步驟圖
點擊圖片查看大圖
《幽浮香》No.17 紙本
60cm X 40cm 2016
左右滑動查看作品步驟圖
點擊圖片查看大圖
《幽浮香》No.10 紙本
60cm X 40cm 2016
左右滑動查看作品細節圖
點擊圖片查看大圖
《幽浮香》No.12 紙本
49cm x 72cm 2017
左右滑動查看作品細節圖
點擊圖片查看大圖
《幽浮香》No.20 紙本
60cm X 40cm 2017
左右滑動查看作品細節圖
點擊圖片查看大圖
《幽浮香》No.27 紙本
60cm X 40cm 2017
左右滑動查看作品細節圖
點擊圖片查看大圖
《幽浮香》No.28 紙本
60cm X 40cm 2017
左右滑動查看作品細節圖
點擊圖片查看大圖
《幽浮香》No.29 紙本
60cm X 40cm 2017
左右滑動查看作品細節圖
點擊圖片查看大圖
李嘉儒
青年藝術家
1987年生于中國大同
2016年進修于中國藝術研究院工筆畫研究院
李可染畫院青年畫院畫家
中國工筆畫學會會員
山西省工筆畫學會理事
北京工筆重彩畫會展覽部副主任
現生活工作于北京
個人展覽
2012
絢爛花事——李嘉儒工筆畫展,大千畫廊美術館,北京
2010
墜落凡間——李嘉儒工筆畫展,臺灣雅林畫廊北京館,北京
主要群展
2017
與心徘徊——新生代工筆畫家提名展,中國書畫美術館,北京
藝術山西,山西美術館,太原,山西
海峽兩岸中國畫名家邀請展,魯臺會展中心,濰坊,山東
森林中國·學院新方陣十年展,今日美術館,北京
第二屆“恭王府·時代”肖像藝術展,時代美術館,北京
大吉祥——水墨名家丁酉畫雞,三恒美術館,北京
2016
同時代人——中國水墨藝術邀請展,山水美術館,北京
無涯惟智——李可染青年畫院首屆作品邀請展,李可染畫院美術館,北京
塞隆水泥庫當代工筆水墨青年藝術家系列提名展,塞隆水泥庫藝術空間,北京
多向度——破碎時代的散點探索,萬荷美術館,北京
山西省第四屆工筆畫大展(特邀),太原美術館,太原
深圳文博宮——中國當代工筆畫名家邀請展,文博宮祥山藝術館,深圳
時代丹青——當代工筆畫家繪畫展,深圳大芬美術館,深圳
八零·八零——當代中國畫八零后藝術家提名展,中國政協文史館,北京
2015
中國創造力——新生代藝術跨年展,復興美術館,新加坡
畫語境——2015水墨邀請展,李可染畫院美術館,北京
設色記——2015中國新工筆畫會首屆提名展,上上國際美術館,北京
出彩——2015美國當代藝術邀請展,Sarasota Venice藝術中心,佛羅里達州,美國
南山·小札——水墨工筆畫的當代表述,798藝術區青研會,北京
藝術南京國際藝術博覽會,南京新莊國際會展中心,南京
情色——首屆全國藝術家主題展,上海南岸美術館,上海
藝術北京——當代藝術博覽會,全國農業展覽館,北京
后傳統起源,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北京
GREAT創意英倫盛典,龍美術館,上海
藝彥清聲——恭王府青年藝術家提名展,恭王府,北京
北京工筆重彩畫會年度邀請展,李可染畫院美術館,北京
2014
首屆恭王府·時代肖像藝術展,時代美術館,北京
色境,作者畫廊&費尼奇藝術中心,北京
中國未來——十竹齋畫院年度青年藝術家提名展,江寧織造博物館,南京
首屆雅昌·保利新勢力提名展全國巡展,中國國家畫院國展美術中心,北京
水墨新精神——傳統文化的當代裂變,石家莊美術館,河北
85后新樣本之水墨派,頤和悅館·萊維藝術空間,北京
藝術北京——當代藝術博覽會,全國農業展覽館,北京
微真實——中日青年藝術交流展,外灘藝術館,上海
2013
第八屆深圳國際水墨雙年展,關山月美術館,深圳
ART 021藝術博覽會,洛克·外灘源,上海
教學相長——當代學院工筆、水墨作品展,保利藝術博物館,北京
山西省第三屆工筆畫大展(特邀),山西省民俗博物館,太原
橋·邸蘊——中國青年藝術家扶持推廣計劃使館展,奧地利駐華大使官邸,北京
北京國際藝術博覽會,全國農業展覽館,北京
多元叢生——中國國際青年藝術周·當代青年藝術展,798藝術區布魯姆畫廊,北京
學院工筆——中國工筆畫名家提名展,璽美術館&山東嬴美術館,北京,山東
恰同學少年——首屆青年新工筆畫展,環鐵時代美術館,北京
藝術北京——當代藝術博覽會,全國農業展覽館,北京
無界之境——中國當代新工筆邀請展,華商美術館,西安
第五屆亞洲藝術博覽會,中國國際貿易中心,北京
2012
繪·色——當代新銳水墨藝術家邀請展(第二回),大千畫廊美術館,北京
風向——中國當代青年藝術家作品展,莫斯科當代藝術博物館,俄羅斯
引爆!2012 CYAP匯報展,北京國際會展中心,北京
繪·色——新銳工筆藝術家聯展,大千畫廊美術館,北京
第四屆亞洲藝術博覽會,中國國際貿易中心,北京
2011
臺北國際藝術博覽會,臺北世界世貿中心,臺灣
學院工筆——第二屆全國青年工筆畫新銳藝術展,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北京
個人畫集
2011
《唯美新勢力——李嘉儒工筆人物畫精品集》,福建美術出版社
2017
《典雅·畫境——李嘉儒工筆人物畫探微》,安徽美術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