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和空間
文/木蟲
如果說時間是一種物質存在;那么,時間的始在哪里,終又在哪里?時間的邊緣在哪里,中心又在哪里?時間是一種什么形態(tài),以什么樣的方式存在呢?如果我們無限地向前推移,那么,一萬年、一百萬年、一億年、一千萬億年、萬萬萬億年之前,時間究竟是什么樣子?同樣,無數年之后,時間還會像現在一樣存在嗎?
如果說時間是一種意識;那么,在人類誕生之前,有沒有時間?在人類消亡之后,有沒有時間?如果說地球誕生已經大約50億年,那么五十億年之前,有沒有時間?太陽誕生之前,有沒有時間?銀河系誕生之前,有沒有時間?整個物質世界在哪里存在著?
如果說時間是人類對物質變化、發(fā)展的反映。那么,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時間是不存在的。世界上只存在物質,只不過是物質變化和發(fā)展了,在人類有限的感知中形成了一種錯覺,人類把自己的這種錯覺誤讀為時間。
原來,時間是不存在的!我們所謂的時間,只不過是世界發(fā)展、變化在人類意識中的一種反映而已。換一句話說,時間是人的意識對發(fā)展、變化的一種認識。如果事物真的沒有變化,時間就會停止。如果沒有意識,同樣不會有時間。如果沒有人,也同樣不會有時間。其實,時間只是一種人的錯覺和反映。在人類之前和之后是沒有時間的。
那么,既然世界上沒有時間的存在,事物又是如何變化和發(fā)展的呢?比如,人的死亡,并不是時間讓你老了、死了;而是你身體內的細胞發(fā)生變化的緣故。如果你身體內的細胞永遠不發(fā)生變化;那么,你就不會老和死。當然,時間對于你來說,也就不存在了。
為什么這種變化和發(fā)展,存在于每一種事物之中?有沒有某一種事物是沒有變化和發(fā)展的。如果有,是什么?在哪里?我們能夠找到么?因為,只有找到沒有變化、發(fā)展的事物,才能真正證明時間是不存在的。如果沒有,那么,物質的這種變化和發(fā)展在何處運行?是不是在時間中運行呢?如果是,那么,時間不是又成為一個客觀存在的物了嗎?
現實中,我們肉眼能夠看見的事物,每時每刻都在變化和發(fā)展。一只動物、一個人、一棵植物、一座房子,從誕生到消亡,都在不斷地變化和發(fā)展之中。這使我們領略了時間的殘酷無情。那么,這種變化和發(fā)展的動力是什么?是時間嗎?當然不是。因為時間只是人類對事物變化、發(fā)展的一種反映,也即意識。一種意識怎么能夠成為物質變化、發(fā)展的動力呢?因此,找到物質變化、發(fā)展的內在動力非常重要。如果誰找到了這種動力,誰就是找到了人類死亡的原因,誰就是解開了上帝之謎。
同理,空間也是不存在的。
世界上本來沒有空間,也無所謂空間。只不過物質與物質之間的距離,讓人產生了空間的錯覺。因此,我們說空間是距離在人類意識中的一種反映而已。或者說,空間是人類意識對距離的一種反映。因為,沒有空間,只有距離,所以你永遠找不到宇宙的邊緣,永遠不知道宇宙有多大。一個不存在的東西,你怎么去找它的邊緣呢。世界上除了物質之外,就是一片無。是無對立了有,是有產生了無。但是,在有和無之間,產生了空間的概念,致使人類錯誤地認為宇宙空間也是一種物質。
也正因為如此,在許多人的一生中,總是天真茫然地詢問和思考,宇宙真的無窮大嗎?宇宙真的沒有邊際嗎?一個不存在的東西,你向那里去尋找他的邊際呢?其實,正是由于有的存在(物質),才讓我們感覺到了無的存在(時間和空間)。
既然時間和空間都是不存在的!也即“無”。那么,這種“無”是從那里來的?當然是從有(物質)來的。那么,物質又是從哪里來的?如果我們找不到物質的起源,就不能真正認識時間和空間。人類也就認識不了我們身在何處?欲往何處?那里是起點,那里是歸途?更談不上對靈魂和上帝的認識。
二零一六年八月二十五日
關注木蟲,共同思考(muchong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