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炎炎盛夏,小伙伴們都想好去哪里消夏避暑了嗎?
南太行山奇峻秀麗、峽谷幽深,平均海拔1200米以上,山間植被茂盛、空氣清新、涼爽舒適,夏日溫度僅有25°C左右,歷來就是避暑消夏的好去處。
奇峻秀麗、峽谷幽深、風光旖旎
植被茂盛、空氣清新、涼爽舒適
今天,小編向大家分享南太行山中5個山水俱佳的避暑勝地,全部地處峽谷之內,個個山水相依,風光旖旎,氣候宜人,并且周邊免費景點眾多,配套設施完備,每人每天吃飯住宿僅需60元,特別適合全家老小消夏小住、休憩玩耍。
白天可以欣賞太行美景,登山探奇,捕魚摸蝦;晚間可以枕山聽泉,恬淡靜謐,清涼入眠。閑居幾日,讓人不由忘卻俗世瑣事,神清氣爽、不思歸日。
夏日太行,云霧繚繞,姿態萬千
閑居山中,恬淡靜謐,俗事皆忘
一、山西平順虹霓村
虹霓村位于山西平順縣虹梯關鄉境內,坐落在懸崖之上。村落古樸寧靜、歷史悠久,始建于唐朝初年,距今已有1200年歷史,被稱為“懸崖上的古村”。虹霓河穿村而過,行至村東斷崖處飛瀉而下,水霧四射,在陽光照射下形成一道道彩虹,故得名“虹霓村”。
“懸崖上的古村”-虹霓村
村中虹霓河面開闊、河水清澈,有長虹橋橫跨兩岸,六角亭佇立水中,小橋流水、楊柳依依、風光秀美,又被稱為“太行山里的小江南”。
小橋流水、楊柳依依,被稱為“太行山里的小江南”
虹霓河常年流水不斷、魚蝦成群,可以在河邊燒烤、戲水、捕魚、溜娃;村中建筑風貌古樸,巷道幽深,斑駁老墻上依然保留眾多革命標語,漫步其中,仿佛穿越時空。村內及周邊所留遺址眾多,有明慧大師塔、海會院、虹梯關古道等,閑暇時還可以訪古尋幽。
長虹臥波,清流潺潺
周邊主要景點有虹霓大瀑布、明慧大師塔、海會院、虹梯關古道、虹梯關掛壁公路和通天峽景區等。
路線導航:高德地圖直接搜索平順縣虹霓村即可。如走高速可在虹霓峽站下站即是。
周邊景點介紹:1、虹霓大瀑布:位于山西平順縣虹霓大峽谷內,坐落在虹梯關鄉虹霓村東斷崖處。村中虹霓河水流充沛,行至斷崖處形成一條壯闊瀑布,飛瀉而下,跌落深潭,飛花濺玉,水霧四射,在陽光照射下形成一道道彩虹,故得名“虹霓飛瀑”。
“虹霓飛瀑”
2、明慧大師塔:位于山西平順縣虹梯關鄉虹霓村。修建于五代后唐長興三年(公元932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塔平面呈正方形,通高6.5米,邊長2.21米,由塔基、塔座、塔身、塔檐、塔剎五部分組成。整體比例勻稱,輪廓秀美;細部裝飾典雅,精雕細琢,生動活潑。被專家評為我國唐代佛教石雕藝術成就最高峰,2001年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明慧大師塔
3、虹梯關古道:虹梯關位于山西平順虹梯關鄉臭水峧村東,是山西八大古關之一,扼守在虹梯古道的咽喉處,地勢險要、萬夫莫開,素有“太行屏障,上黨門戶”之稱。虹梯古道自古是河南彰德府與山西潞安府通商往來的重關要道,54拐“之”形盤旋古道尚有遺存。
虹梯關古道
4、虹梯關掛壁公路:位于山西平順縣虹梯關鄉境內,連接梯后村到虹梯關村,長約10公里。修建于1968年,由800名村民用最原始的鐵錘、鋼釬等工具,歷時6年時間修建而成。號稱“最長的掛壁公路”。
虹梯關掛壁公路
二、山西平順井底村
井底村位于山西平順縣東寺頭鄉境內,坐落在太行大峽谷的盡頭,山西省與河南省的交界處。因坐落在深山谷底,四周懸崖絕壁,形如井底,自古交通閉塞,與世隔絕,故得名”井底村“。周圍峰石林立、林木蒼翠,風景絕美,因常年云霧繚繞,又稱為”白云谷“。
”白云谷“-井底村
村中祥云湖清幽碧綠,如寶玉般鑲嵌在峽谷之中。清澈湖水從壩首九孔泄水口傾瀉而下,猶如九道簾幕,美麗壯觀。整個村落依山就勢,環祥云湖而建,恬淡安適,風光旖旎。
依山就勢,環湖而建,恬淡安適,風光旖旎
為打通與外界聯系,1985年800多名村民耗時14年,用鐵錘鋼釬在懸崖峭壁上生生鑿出一條長約1500米的掛壁公路。工程壯大、氣勢恢宏,一經問世便聞名全國,成為自駕穿越南太行的最熱門目的地。
現今井底村高樓漸起、民宿眾多,已是聞名全國的避暑休閑圣地。閑居此地,不僅可以泛舟祥云湖、探幽狐仙洞、漫步掛壁公路;還可以徒步登山,會當凌絕頂。東可達林州四方腦,西可抵秦光村和張家凹村,可以盡情感受壯美的峽谷風光。
井底村峽谷風光
周邊主要景點有祥云湖、九簾瀑、神龍灣景區、豬叫石景區、井底掛壁公路、哈嘍梯古道、月亮橋和狐仙洞等。
地址導航:高德地圖直接搜索平順縣井底村即可。
周邊主要景點介紹:1、祥云湖九簾瀑:位于山西平順縣東寺頭鄉井底村。祥云湖為井底村中的一座攔河水庫,其壩首建有九孔泄水口。清澈湖水從泄水孔傾瀉而下,猶如九道簾幕,故稱為九簾瀑。夏日雨季,滔天洪水從泄水口泄洪而出,又如九條蒼龍飛騰直入谷底,氣勢磅礴,蔚為壯觀。
祥云湖九簾瀑
夏日雨季,滔天洪水如九條蒼龍飛騰直入谷底,氣勢磅礴,蔚為壯觀
2、井底掛壁公路:位于山西平順縣東寺頭鄉井底村西,是井底村通往山西平順的唯一通道,全長1500多米,是800多名村民耗時14年用鐵錘鋼釬在懸崖峭壁上修筑而成。工程壯大、氣勢恢宏,每個隧洞朝外開有側窗,共有39個側窗。整條公路在山間若隱若現,盤繞而上,號稱“最壯觀的掛壁公路”。
從遠處望去,若隱若現,大氣磅礴
透過側窗向外看,一窗一景,山水如畫
3、月亮橋:位于井底掛壁公路西端,橫跨峽谷兩岸,連接哈嘍梯古道與掛壁公路。其形如滿月,故得名“月亮橋”。橋東邊即為斷崖,其勢十分險要,登橋而立可以一覽掛壁公路和大峽谷的壯美風光。
月亮橋
三、河南林州石板溝村
石板溝村又稱石板溝大峽谷,是一處尚未開發的原始景區,位于林州市合澗鎮西北10公里處。是太行山大峽谷的一處分支峽谷,溝壑縱橫,山青水秀,風景宜人。由于此處嶂石巖石材豐富,盛產可用于建房的紅色石板,故得名“石板溝”。
石板溝大峽谷
石板溝村由石板溝、安壩、南嶄、雪光寺等13個自然村組成,或獨戶一村、或三五戶成村散落在石板溝大峽谷內。因為山高溝深,村落古樸原始,石頭建筑保留完整。
石板溝傳統民居
溝內溪流潺潺、植被茂密,飛瀑深潭,奇峰怪石,隨處可見。特別適合探奇、觀景、爬山、戲水、溜娃,是徒步穿越的熱門打卡地。暢游其間,可以讓人忘卻俗世瑣事,盡情享受悠閑的慢生活。
溪流潺潺、植被茂密
飛瀑深潭,奇峰怪石,隨處可見
周邊主要景點有石板溝村、仙巖寺、羅漢梯、猴梯、紅石峽、雪光寺、試膽石等。
路線導航:高德地圖直接搜索合澗鎮石板溝村即可。
周邊景點介紹:1、仙巖寺:原名舜王廟,位于林州市合澗鎮茶飯莊村東山谷內,坐落在一處懸崖峭壁的山坳里。寺廟構造奇特,依山就勢環山而建,山崖上有飛瀑傾瀉而出,順著大殿屋頂如珍珠落入殿前池中,云霧升起,猶如仙境,后改名“仙巖寺”。
仙巖寺
2、雪光寺:位于林州市合澗鎮石板溝村雪光自然村。初建于明朝年間,距今400多年,是一處面積不大的小寺院,整體莊重肅穆,恬然幽靜。雪光村也因寺而得名。清人萬化在《庚子春游雪光寺》詩中曾說:“隨樵穿仄徑,矚仆負新醅。一徑一詩意,無時無畫胎。”以形容雪光寺的秀美風光。
雪光寺
3、猴梯:是石板溝大峽谷通往雪光村的一條山路,修建在懸崖峭壁上。一側是懸崖絕壁,一側是萬丈深淵,行走其上,只能手腳攀援,驚險異常,故得名“猴梯”。是石板溝內的又一徒步登山網紅打卡地。
猴梯
4、紅石峽:是石板溝大峽谷內的一段以嶂石巖地貌為主的峽谷,長約1500多米,最窄處不足10米。兩側危峰聳峙、遮天隱日、陰森可人,抬頭僅見一線藍天,又被稱為“一線天”。峽谷內飛瀑深潭,尋??梢?,一瀑一景,潭瀑相連,溯溪而上,野趣頓生。
紅石峽
5、雙洞:位于林州市合澗鎮石板溝大峽谷內,坐落在一處崖壁上。從外觀上下有兩個洞口,實則為一個長的山洞。故得名“雙洞”。洞內怪石嶙峋,或如人像,或如水波,鬼斧神工,造形各異。
雙洞
6、網紅“試膽石”:位于河南林州市合澗鎮石板溝大峽谷內,坐落在茶飯莊村通向石板溝村的路邊山崖上。是一塊突兀前出的三角形巨石板,前端厚度不足半米,形如鴨舌,中下凌空,當地人稱之為“狗舌頭”。登臨其上可以俯瞰石板溝全貌。曾是網友挑戰膽量的熱門網紅打卡地。由于“試膽石”出現裂痕,為避免出現安全事故,4月份當地政府已將開裂石板砸掉。世上已無“林州試膽石”。
網紅“試膽石”
四、山西壺關大河村
大河村位于山西壺關縣大峽谷鎮境內,坐落在山西太行山大峽谷中,與河南林州市交界。村落依山就勢建在淅河與郊溝河交匯處,背山面水,錯落有致。由于兩河在此交匯,河水洶涌,故得名“大河村”,又名“大河口”。
大河村
大河村位置特殊,地形險要,自古就是晉豫兩省交通往來的重關要道。晉豫古道穿村而過,大河雄關依勢而建,雄關漫道、草木蒼蒼。村中尚有棧道橋、古鹽店、古驛站等遺存。如今青石板路光滑如鏡,馬蹄印跡深淺可見,踏步徐行,尋幽訪古,讓人不由感慨歲月往昔、世事變化。
大河關遺跡
閑居此處,可休閑項目眾多。村前淅水河常年流水不斷,河水清澈,可以戲水漂流;村東山崖上及山下修建有佛壽塔、觀音寺、報恩精舍等寺廟建筑,莊嚴肅穆,也可以謁廟禮佛;村周邊有鱷魚溝、女媧洞、瑛姑峽等半開發景區,還可以徒步穿越、探奇尋幽。
遠眺佛壽塔
周邊主要景點有青龍峽景區、晉豫古道、女媧洞、佛壽塔、大河漂流、瑛姑峽、鱷魚谷和八泉峽景區等。
路線導航:高德地圖直接搜索壺關縣大河村即可。
周邊景點介紹:1、晉豫古道:古稱“穴陘嶺道”、“羊腸坂道”,是古代晉豫交通往來的重要陘道之一。三國時曹操路經此地,曾賦詩《苦寒行》“羊腸坂詰屈,車輪為之摧。”以感嘆太行山的崔嵬高峨、道路艱險。如今古道蒼蒼,拾階而行,讓人不由撫今追昔。
晉豫古道和棧道橋
2、大河關:位于山西壺關大河村,東臨濤濤淅河,西依絕壁山崖,地勢險要,萬夫莫開,是古代晉豫之間往來的重關要隘。明清時曾有駐兵把守。現存關門為拱形磚石券門,為明清時重修建筑。關隘舊設關廨、議事處、古鹽店、古驛站等遺跡尚有遺存。
大河關
3、佛壽塔:位于山西壺關大河村東,修建在懸崖棧臺之上,佛塔高聳,寶相莊嚴,古樸典雅。其下有鐵質棧道相連,緊貼絕壁,險峻刺激。佛塔內有樓梯可盤旋登頂。登塔遠眺,巍巍太行,綿綿淅水,盡收眼底。
佛壽塔
4、女媧洞:位于山西壺關楊家池村西,坐落在一處懸崖絕壁上,為天然石灰巖溶洞。洞口距離崖底有20多米,常年有水流傾瀉而出,濤聲如雷,氣勢壯觀。洞中怪石林立,自然造化,姿態萬千。旁邊還有一廟宇懸空而建,驚險奇特,別具一格。遠遠望去,只見神樓仙閣,凌空危掛,蔚為壯觀。
凌空危掛,蔚為壯觀
5、瑛姑峽景區:位于山西壺關縣丁家巖村東南,去往鵝屋鄉的路邊。全長3公里,有1200多級臺階,是一個半開發的景區。峽內山勢險峻、危峰聳翠、峰石林立,有一山峰如村姑孑然獨立,故稱瑛姑峽,又被網友稱為“北方的張家界”。是徒步穿越的經典路線,吸引全國驢友競相打卡。
瑛姑峽
五、山西陵川雙底村
雙底村位于山西陵川縣馬圪當鄉境內,坐落在馬圪當大峽谷的盡頭。由于深藏于幽深的深山谷底,且有孤峰山將村落一分為二,故得名“雙底村”。村落四周群山環抱、山勢崢嶸,峽谷內磨河奔流、水面開闊。更有小橋流水、竹筏悠悠,恍如秀美江南。
村落周邊自然風光優美,免費景點眾多,每一處景點都是聞名全國,值得慢慢游玩、細細品味。不僅有嘆為觀止的千年白陘古道,而且有風光旖旎的紅豆杉大峽谷,還有危峰聳峙、陰森可人的黑毛溝大峽谷,更有十八缸、南扒絕、北扒絕等眾多徒步路線,吸引全國驢友競相徒步穿越。
群山環繞,山勢崢嶸
竹筏悠悠、風光秀美
周邊主要景點有太行奇觀十八缸、紅豆杉大峽谷、白陘古道、黃圍山景區、黑毛溝大峽谷、武家灣村等。
路線導航:高德地圖直接搜索陵川縣雙底村即可。
周邊景點介紹:1、紅豆杉大峽谷:位于陵川縣馬圪當鄉雙底村境內,峽谷長約32公里,因峽谷內生長有數萬株活化石紅豆杉而得名。峽谷內危峰崢嶸、怪石嶙峋、溪流清澈、風光秀麗;幽谷深潭、飛瀑流泉,隨處可見。特別是有一處斷崖飛瀑,猶如小壺口瀑布,更是美輪美奐,景色旖旎。
紅豆杉大峽谷“小壺口”瀑布
2、白陘古道:連通山西陵川到河南輝縣,是太行八徑中保存最好、現存最長的一條原始古道,全程100多公里,迄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由于用石灰巖鵝卵石鋪就而成,經歷千年踩踏摩擦,泛出一層層白色,故稱“白徑”。其中,精華所在為雙底村“七十二拐”,是通往橫水河村的“之”字形盤山道路。修建在黃圍山下十里河峽谷的懸崖峭壁之上,被稱為“懸天古道”。全程約1.5公里,相對高度達到400多米。拐來拐去,陡坡變為坦途,身臨其境嘆為觀止。
白陘古道“72拐”
3、黑毛溝大峽谷:位于山西陵川縣馬圪當鄉境內,是南太行最窄、最險的一段峽谷。峽谷上下落差400余米,最窄處不足10米。兩側危峰聳峙、絕壁千仞,谷底峰回路轉、斗折蛇行,抬頭只見一線藍天,又稱“一線天”。穿行其中,恍如《西游記》描寫的妖魔出沒之地,陰森可人、不寒而栗。
黑毛溝大峽谷
4、太行奇觀十八缸:位于陵川縣馬圪當鄉地八洞河村西邊的峽谷內。由于數百萬年前山間河流長期沖刷,在峽谷內形成許多天然石坑,好像口口大缸,故被形象稱之為“十八缸”。十八缸是徒步穿越的最經典線路,其山谷狹窄,兩岸陡峭,缸缸相連,風景獨特。其間有木棍、鋼絲、鐵鏈、繩索等材質搭建的簡易棧道和軟梯,攀援而上,驚險刺激。
太行奇觀“十八缸”
文章到此結束。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如有不妥之處歡迎大家在評論區補充留言、批評指正。
感謝大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