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視劇《康熙王朝》中,康熙帝在即位六十年之際,舉辦了“千叟宴”以表示慶賀。在“千叟宴”上,康熙帝敬出了三杯酒:第一杯敬孝莊太皇太后,感謝孝莊輔佐他登上皇位,一統江山;第二杯敬眾位大臣及天下萬民,感謝眾臣齊心協力盡忠朝廷,萬民俯首農桑,天下昌盛;第三杯敬吳三桂、鄭經、葛爾丹,還有鰲拜。沒有他們,就沒有今天的朕,我感謝他們。
第一杯酒敬給了孝莊太后,可見孝莊在康熙帝心目中的地位。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聊聊孝莊皇后的故事。孝莊是中國歷史上非常有名的賢能皇后,在她的一生中輔助了順治和康熙兩朝皇帝。
孝莊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名布木布泰,蒙古科爾沁部(在今通遼)貝勒寨桑之次女,她是清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的妃子。康熙帝八歲即位,在孝莊的教導下,逐漸成為一位杰出的帝王。鰲拜被鏟除后,孝莊逐漸放手讓玄燁理政,讓他在實踐中得到鍛煉,并其在其身后不斷提醒他要謹慎用人、安勿忘危、勤修武備等。
可以說,正是孝莊和康熙帝兩人的齊心協力,讓清王朝從動亂走向穩定,經濟從蕭條走向繁榮,為平定三藩、統一臺灣和邊疆用兵等大規模戰爭奠定了基礎。同時,孝莊生活儉樸,不事奢華,平定三藩時,甚至把宮廷節省下的銀兩捐出犒賞出征士兵。然而孝莊死后卻長達37年沒能入土,那么這是怎么一回事呢?
康熙二十六年(1687)十二月,孝莊病危,康熙帝晝夜不離左右,親奉湯藥,并親自率領大臣步行到天壇,祈告上蒼甚至折損自己生命,增延祖母壽數。“憶自弱齡,早失估恃,趨承祖母膝下,三十余年,鞠養教誨,以至有成。設無祖母太皇太后,斷不能致有今日成立,同極之恩,畢生難報。若大算或窮,愿減臣齡,冀增太皇太后數年之壽。”然而當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孝莊還是以七十五歲高齡病逝。
按照孝莊的遺愿,“我身后之事特以囑汝,太宗文皇帝梓宮安奉已久,卑不動尊,此時未便合葬,若另起塋域未免勞民動眾,究非合葬之義;我心戀汝父子,不忍遠離,務必于遵化安厝,我心亡憾矣!”孝莊死后,康熙帝給她辦了隆重的葬禮,在很多方面甚至打破了祖制,“備極哀榮,誠夐古所莫睹,史冊所未聞。”
可是葬禮之后講究入土為安,但是孝莊生前又說自己不去盛京,這可難住了康熙帝。最后康熙帝,以前住過的慈寧宮東側五間殿拆卸,全部建材運往在孝陵紅墻外,按原樣易地重建,作為孝莊的“暫安奉殿”。
讓人沒想到,孝莊靈柩這一“暫安”就長達37年。康熙帝去世后,雍正即位,可是怎么安葬孝莊靈柩雍正帝也很難辦。最后大臣們建議,就在“暫安奉殿”修建陵墓。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孝莊在死后37年終于入土為安,陵墓就是現在的昭西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