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花了好幾百萬時間,歷經種種磨難之下才進化出了帶有感情的前額皮質,但是太重感情容易受傷,而且一被傷就收不住,容易傷了自己,完了可能舔舔傷疤,趕緊爬起來又去禍害別人了,出來混,總是要還的。但是搞來搞去,疲憊的還是自己,如果擁有強大的自控力,什么同事勾心斗角,婆媳不和,生意場上互相算計,這一切都是云淡風輕,盡在自己掌控之中。
盤古開天辟地以來,大家一直以為人腦的構造是不變的,腦容量是一個固定值,不能通過外力改變,唯一可能變化的就是你那日益衰老的盛世美顏。但是近代神經學家發現,人腦像一個求知欲極強的學生,對經驗有著超乎大家想象的反應。讓它學什么,它就越來越擅長什么。而且會越來越容易,也會根據你的要求進行微調。就像練習投籃一樣,開始時候可能投不進,時而不時還來個三不沾,但是隨著科學有效的練習,你的姿勢越來越標準,命中率也越來越高,到了后期,接球就往籃筐里扔,還一扔一個準,這就是練習的魅力。通過練習,大腦的某些區域密度會變大,會聚集更多的灰質。比如對于練習表演雜耍的成年人來說,他們大腦中用來追蹤運動物體的區域會聚集更多的灰質。大腦中負責運動的區域連接會更加緊密,以便更快的傳遞信息。如果成年人堅持每日玩25分鐘的記憶力游戲,大腦里控制注意力和記憶力的區域也會連接的更加緊密。
這里要給大家說的不是枯燥無味的科研,而是一件簡單、無痛的事——冥想。讓你提升自控力,集中注意力、管理壓力、克制沖動和認識自我的能力,一段時間練習之后,你的大腦就會變成調試良好的意志力機器。當然,這個方法很神奇,而且容易實現,且不用花一輩子時間去練習(畢竟現代社會不允許每個人都跑到喜馬拉雅山上的某個山洞里去打坐冥想)。研究發現,經過僅僅3個小時的冥想練習,他們的注意力和自控力就有了大幅提升。11個小時后,就已經能感覺到大腦的變化了。維持8周的日常冥想訓練可以提升人們日常生活中的自我意識,相應大腦區域的灰質也會隨之增多。聽起來有些厲害,但是可以這樣理解,冥想讓更多血液流進前額皮質,就像提重物能讓更多的血液進入肌肉一樣。人腦在接受鍛煉方面和肌肉沒什么區別,科學有效的訓練下,它會變得更強壯、更迅速。所以,用心看下面的內容,這些冥想技巧會很有用,能充分挖掘你的大腦潛能。
1.原地不動,安靜坐好。
坐在椅子上,雙腳平放在地上,或盤腿坐在墊子上。背挺直,雙手放膝。冥想時切忌莫煩躁,這是自控力的基本保證。如果想撓癢的話,可以調整一下胳膊的位置,腳交叉或伸直,看自己是否有沖動但能克制。簡單地靜坐對于意志力的冥想訓練至關重要。你將學會,不再屈服于大腦和身體產生的沖動。
2.注意呼吸
閉上雙眼。如果怕睡著,也可以盯著某處看,如綠植,白墻,但是一定不要看手機或電視。注意你的呼吸,吸氣時在腦海里默念“吸”,呼氣時默念“呼”。當你發現自己有些走神的時候,重新將注意力集中到呼吸上。這種反復的注意力訓練,能讓前額皮質高速運轉,讓大腦中處理壓力和沖動的區域更加穩定。
3.感受呼吸
幾分鐘后,你就可以不再默念“呼”、“吸”了。試著專注于呼吸本身。用心體會一呼一吸的變化,你會感受到空氣從鼻子和嘴巴進入和呼出的感覺,感覺到吸氣時胸腹部的擴張和吸氣時胸腹部的收縮。不再默念“呼”、“吸”后,你可能更容易走神。像之前一樣,當你發現自己在想其他事情的時候,重新把注意力集中到呼吸上,如果覺得很難集中注意力,就在心里多默念幾句“呼”、“吸”。這部分訓練可以有效鍛煉人的自我意識和自控能力。
開始時候,每日5分鐘就好,習慣成自然之后,試著加大難度,可以試試10-15分鐘。如果覺得有負擔,那就減少到5分鐘。每天做比較短的訓練,也比把相對長時間的訓練拖到明天好。這樣,每天有一段固定的時間冥想,自我意識和自控力會越來越強,用,擁有了意志力和“我想要”的力量,才能讓自己選擇去做“更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