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高壓的生活節奏下,不少朋友過上了用健康換業績的生活。用餐不定時不定量、應酬喝酒、加班熬夜,讓很多人患上了不同程度的胃病。據調查數據顯示,中國有1.2億腸胃病患者,慢性胃炎患者就占了30%,50歲以上的人屬于高發人群,但現在年輕化的趨勢非常明顯,20多歲的慢性胃炎老病號已經很常見。想要徹底養好胃病屬實不易,那么到底是看中醫好還是西醫好呢?
從西醫的角度看,慢性胃炎的發病原因主要在于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胃酸分泌過多、胃黏膜受損,所以一般西醫治療的重點是在“根除幽門螺旋桿菌、抑制胃酸分泌、修復胃黏膜”上。許多患者開的胃藥功效大致分為抑制胃酸分泌和在胃黏膜上形成保護層隔離胃酸這兩種。
當胃炎發作時,我們之所以會感覺到痛,就是胃酸在腐蝕我們受損的胃黏膜和胃壁,胃壁上布有痛感神經,所以才會感覺到疼痛。當服用了隔離形式的藥,在胃黏膜上形成隔離層,阻隔胃酸,雖然可以起到止痛的效果,但畢竟治標不治本。而且長期服用這類藥劑還會產生依賴性,胃黏膜根本不能得到真正的修復。
胃病一般都是慢性疾病,病程較長,機理比較復雜。看西醫可以排查具體的器質性病變進行精確診斷,在手術治療上更有優勢。中醫認為脾主升,胃主降,用中藥幫助調節脾胃升降,能很好地調節消化系統疾病,對于胃部病癥整體的療養調理效果更好。最好的治療方法應是中西醫結合,用西醫從局部指標,中醫則從整體治本。
俗話說“三分治七分養”,胃病畢竟屬于慢性病,對癥下藥很關鍵,平時的調養食補更重要,今天就來給大家推薦幾道中藥藥膳用以日常調理脾胃。
一、慢性萎縮性胃炎
可去藥店買黃芪30克,龍葵15克,三七10克,蘇梗10克,徐長卿15克,雞內金10克,八月札10克,烏梅10克,生大黃6克。每日1劑,水煎分3次于餐前服。
二、中藥膏方
食材:茯苓、丁香、陳皮、山藥、甘草、山楂、高良姜、雞內金、蜂蜜等
做法:藥材清水浸泡后,放入砂鍋佐以適量蜂蜜慢慢熬制,反復煎煮取汁、過濾藥渣后濃縮取膏制成福/音/堂/舒/華/膏。
功效:茯苓健脾養胃、丁香散寒止痛、山藥補脾益胃、甘草益氣補中,這些都屬于藥食同源的食材,身體更易吸收營養成分,手機上就能輕松找到。每天早晚兩次倒一杯溫水加兩勺養胃膏,濃縮后的藥材精華藥效溫和更持久,對于多年老胃病可以健脾舒胃、滋養胃壁,起到很好的穩定胃部狀態的作用,促進修復胃黏膜、幫助我們提升胃活力。
三、草寇鯽魚湯
食材:鯽魚2條、草豆蔻6克、陳皮3克、胡椒3克、生姜4片
做法:將草豆蔻搗爛,放入洗凈的魚腹中,再將魚和陳皮、胡椒、生姜一齊放入鍋中加水大火煮開后,再用文火煮1小時,稍加調味即可
功效:草豆蔻屬溫性,適用于治療寒濕導致的脾胃功能不好、氣機不暢:鯽魚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肉質細嫩,對胃、腎具有和中補虛、除濕利水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