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來,浙江省全省范圍內開展了轟轟烈烈的“三改一拆”運動。其中最為顯著的就是一拆:“拆除違法建筑”。許多地方,不管農民的房屋是哪年建的,也不管是什么情況下建的,只要沒有土地使用權證,或者說拿不出審批手續的,一律視為“違章建筑”,并予以強制拆除。
那么,這樣的“強拆”合法嗎?或者說,只要是沒有手續的農村住宅,就一律是“違章建筑”,都必須要“予以拆除”嗎?或者遇上拆遷時,“一律不予以補償”嗎?當然不是!
國土資源部、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財政部、農業部《關于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發證的若干意見》(國土資發〔2011〕178號)對無審批手續的農村居民建房作了了如下的規定:
1、1982年前農村居民建筑的房屋
“1982年《村鎮建房用地管理條例》實施前,農村村民建房占用的宅基地,在《村鎮建房用地管理條例》實施后至今未擴大用地面積的,可以按現有實際使用面積進行確權登記?!?/p>
該規定的意思就是:在1982年以前農村村民占用土地建的住宅房屋,只要在1982后以后沒有再擴大面積的,一律視為合法,應當按實際的使用面積予以確權。
2、1982年以后至1987年前之間建筑的房屋
“1982年《村鎮建房用地管理條例》實施起至1987年《土地管理法》實施時止,農村村民建房占用的宅基地,超過當地規定的面積標準的,超過部分按當時國家和地方有關規定處理后,可以按實際使用面積進行確權登記;”
該規定的意思明確的是:在此期間農村村民建房,只要沒有超過各省實施土地管理法辦法或條例規定的面積的,一律視為合法,超過部份,按規定處理后,可以成為合法使用。
3、1987年以后建筑的房屋
“1987年《土地管理法》實施后,農村村民建房占用的宅基地,超過當地規定的面積標準的,按照實際批準面積進行確權登記。其面積超過各地規定標準的,可在土地登記簿和土地權利證書記事欄內注明超過標準的面積,待以后分戶建房或現有房屋拆遷、改建、翻建、政府依法實施規劃重新建設時,按有關規定作出處理,并按照各地規定的面積標準重新進行確權登記?!?/p>
該意思是說,1987年《土地管理法》實施后,農村村民未經審批建房的,只要使用土地的面積沒有超過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標準的,一律視為合法,予以確權登記,超過部分,只是在登記欄內注明,以后遇“拆遷、改建、翻建、政府依法實施規劃重新建設時”,該超過部分不予以認可。
那么,浙江省規定農村村民建房的宅基地面積是多少呢?
1983年7月13日浙江省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次會議通過的《浙江省城鄉建設用地管理辦法》,并未明確限制農村村民建房使用土地的面積標準,只是規定:“農村私人建房宅基地面積標準,專業戶和非農業個體經營戶的生產和商業性房屋建設用地的面積標準,由縣、市人民政府按照省人民政府《貫徹執行國務院〈村鎮建房用地管理條例〉的實施辦法》,結合當地實際情況,作出具體規定?!保ǘ臈l第三款)而國務院關于發布《村鎮建房用地管理條例》第九條只是規定:“社員建房用地,由省級人民政府根據山區、丘陵、平原、牧區、城效、集鎮等不同情況,分別規定用地限額,縣級人民政府根據省級人民政府規定的用地限額,結合當地的人均耕地、家庭副業、民族習俗、計劃生育等情況,規定宅基地面積標準?!?/p>
浙江省人大常委會1987年1月通過的《浙江省土地管理實施辦法》第四十條第二款規定:“嚴格限制宅基地面積。農村私人建房其宅基地面積標準(包括附屬用房、庭院用地),大戶使用耕地的最高不得超過一百二十五平方米,使用非耕地的最高不得超過一百四十平方米。大、中、小戶的劃分和建房用地的限額標準,由縣級人民政府根據當地實際情況,作出具體規定?!?/p>
2000年6月29日經浙江省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通過的《浙江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辦法》第三十五條第二款規定:“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宅基地的面積標準(包括附屬用房、庭院用地),使用耕地的,最高不得超過一百二十五平方米;使用其他土地的,最高不得超過一百四十平方米,山區有條件利用荒地、荒坡的,最高不得超過一百六十平方米。”
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規范農村宅基地管理切實破解農民建房難的意見 》(浙政辦發〔2014〕46號)的規定:“對歷史遺留未經批準但符合“一戶一宅”和規定使用面積的農村宅基地,在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等相關規劃和政策處理到位的前提下,可補辦用地審批手續?!奔罢憬∪嗣裾k公廳《關于加快推進全省農村宅基地確權登記發證工作的意見》【浙政辦發〔2014〕73號】的規定,對歷史遺留未經批準的農村村民建房,處理原則如下:
(一)1982年2月13日《村鎮建房用地管理條例》實施前,農民占用宅基地建房且至今未擴建或翻建的,可按現有實際使用面積確定宅基地使用權。
(二)1982年2月13日《村鎮建房用地管理條例》實施起至1987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前,農民建房未經批準或超過批準面積占用宅基地的,若已按《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土地管理制止亂占耕地的通知》(中發〔1986〕7號)及當地政府有關規定處理的,可按實際使用面積確定宅基地使用權;若至今未處理的,可由本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出具證明,參照當時的處理政策進行處理后,按實際使用面積確定宅基地使用權。
(三)1987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起至2009年12月31日,農民建房未經批準或超過批準面積占用宅基地,但建房者符合建房條件,且所占宅基地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村鎮規劃的,經本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同意并公示無異議,在對規定面積標準內的未批部分進行處理(處罰)后,按土地利用現狀補辦用地審批手續,并按批準面積確定宅基地使用權。
(四)2010年1月1日起至2014年3月27日《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規范農村宅基地管理切實破解農村建房難的意見》(浙政辦發〔2014〕46號)下發之日前,農民建房未經批準或超過批準面積占用宅基地,但建房者符合建房條件、所占宅基地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村鎮規劃,且縣(市、區)政府決定可以確定宅基地的,應經本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同意并公示無異議,對當地規定面積標準內的未批部分進行處理(處罰)后,按違法占用前的地類補辦用地審批手續,按批準面積確定宅基地使用權。
(五)2014年3月27日《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規范農村宅基地管理切實破解農村建房難的意見》(浙政辦發〔2014〕46號)下發后的違法占地建房,一律按現行政策處理。
根據以上法律、法規和規范性文件的規定,我們可以知道,浙江省農村村民使用耕地建房的,只要未超過125平方米、使用其他土地建房的,只要不超過140平方米,都屬于合法的。未辦理審批手續的,可以通過補辦相關手續或者視為合法。并不應當一律視為“違章建筑”,更不應當“一律予以拆除”或者遇上征地拆遷時以“違章建筑”為由不予以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