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身上哪個器官容易“胖”,肝臟肯定榜上有名,畢竟我國脂肪肝患者人數高達1.2億。
脂肪肝平時不痛不癢,尤其輕度脂肪肝更不被人重視。但你知道嗎,脂肪肝的輕重程度,只代表影像看到的肝臟脂肪含量,并不代表肝損傷的嚴重程度。換句話說,哪怕是輕度脂肪肝也可能很危險!
輕度脂肪肝也暗藏多重健康威脅
不容忽視
肝臟不僅僅是人體的解毒器官,還能分泌膽汁以促進脂肪的消化吸收、參與水的代謝過程、促進維生素及激素代謝等等,可謂勞苦功高。
正常情況下,肝臟中脂肪含量不超過5%,一旦超標即為脂肪肝。單純性的脂肪肝對健康影響不大,但如果脂肪沉積導致肝功能受損,危險也就隨之而來。
一般來說,從脂肪肝到肝癌只需要2步:脂肪肝—肝硬化—肝癌。80%的肝癌是由肝硬化發展而來,而脂肪肝是肝硬化的首要因素。
但肝臟癌變也可能會“抄近道”:輕度脂肪肝發生后,肝臟在不斷損害、修復的過程中,如果出現修復障礙,引起了細胞突變,就可能直接導致肝癌。
有研究人員選取了上萬名排除其他肝病病因的非經酒精脂肪肝患者,并根據病情不同,分成了單純脂肪變性、脂肪型肝炎、肝纖維化、肝硬化4組,對他們進行隨訪研究,結果發現:
與普通人群相比,不同程度非酒精脂肪肝患者的全因死亡風險均有增加。其中單純脂肪變性、脂肪性肝炎、肝纖維化和肝硬化的全因死亡風險分別增加了71%、114%、144%和279%。
這也就是說,即使是輕度脂肪肝也會增加死亡風險,而且脂肪肝引起的肝臟受損越嚴重,死亡風險增加越多。
人體各組織器官是一個緊密相連的整體,脂肪肝發生后,肝功能受損,就可能累及全身其他臟器,比如:
肝臟解毒功能下降,會引起機體免疫力下降,更容易生??;
脂肪肝可加重胰島素抵抗,誘發或加重糖尿病;
脂肪肝患者發生慢性腎病的風險是常人的2~3倍;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易存在血脂異常,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
總之,即便是輕度脂肪肝也不能忽視!在脂肪肝對身體造成實質性的傷害之前,及時調整就有望逆轉。
但具體怎么做才能輔助逆轉脂肪肝呢?諸多研究表明,可以從腸道入手。
養肝先從腸入手
調節腸道菌群,助力肝臟“減脂”
很多人可能想不通:腸道菌群怎么會對改善脂肪肝有好處?
事實上,腸道與肝臟聯系緊密——腸道吸收的“毒素”會進入肝臟進行解毒,如果腸道屏障功能被破壞,“毒素”更易進入血液,就會造成肝臟負荷增加,從而影響肝臟健康。
而且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非酒精性脂肪肝是一種與肝腸軸與腸道微生物群密切相關的疾病。
但具體如何通過調節腸道菌群來輔助“逆轉”脂肪肝呢?可可結合多篇研究,給大家提供一些飲食方法:
抗性淀粉是一種難以被消化的淀粉,它能被腸道微生物發酵生成丁酸等短鏈脂肪,從而增強腸道細胞免疫力,對代謝有積極影響。
普通米飯放涼后,抗性淀粉就會大大增加,食用時加熱即可。稍涼的紅薯、土豆、玉米等也是抗性淀粉含量較高的食物。
而9月5日,上海第六人民醫院賈偉平院士、李華婷教授聯合德國漢斯諾爾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在《細胞代謝》期刊上發表的一篇研究顯示,吃一些富含“抗性淀粉”的食物,可以減輕脂肪肝,并降低與肝損傷、炎癥相關的甘油三酯以及肝酶水平。
研究共招募了200例脂肪肝患者,其中100例患者吃來自玉米的抗性淀粉;100 名患者吃等能量的對照淀粉。兩組脂肪肝患者每次飯前用20g淀粉與300ml水混合食用,每天兩次。4個月后,結果顯示:
脂肪肝和體重減輕了:與對照組相比,抗性淀粉顯著降低了參與者肝內甘油三酯含量,絕對降幅為9.08%,相對降低39.42%。此外,還顯著降低了參與者的體重、BMI等。
肝損傷得到了改善:抗性淀粉組參與者的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和γ-谷氨酰轉肽酶也顯著降低,這表明,肝損傷得到了改善。
血脂異常有緩解:抗性淀粉組參與者的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均有所改善,緩解了血脂異常。
發表在Nature子刊上的一篇研究發現:每天2份酸奶(約225-250g)能有效改善個體的血糖穩態,從而減少高脂飲食引起的胰島素抵抗以及脂肪肝。
這一方面與腸道微生物群組成和功能改變有關;另一方面,酸奶發酵過程中產生的支鏈羥基酸(BCHA),是肝臟和肌肉葡萄糖代謝的細胞自主調節因子,有助于改善2型糖尿病及其相關代謝紊亂。
一般,冷藏的、保質期短的酸奶更佳,建議飯后半小時飲用,可以讓更多的活菌到達腸道。
今年7月,北京工商大學食品與健康學院、江南大學食品學院的研究人員在《營養素》上發表的研究論文發現:日常食用四季豆,可以有效減輕小鼠的肥胖、血脂和血糖,并改善胰島素抵抗和肝功能標志物,從而減輕脂肪肝。
具體而言——
補充四季豆飲食能夠使高脂飲食誘導的小鼠腸道菌群失調正?;?,從而介導多種代謝物的改變。尤其是補充四季豆飲食顯著增加了益生菌的豐度,并抑制有害細菌的生長。
補充四季豆飲食還改變了代謝途徑,包括主要的甘油磷脂代謝等,這可能與改善脂肪肝密切相關。
這表明,四季豆可以通過腸道菌群代謝成小分子,從而激活多種代謝途徑,使得脂肪肝減輕。
日常3招
也是輔助逆轉脂肪肝的“法寶”
控制熱量攝入,有助于消耗脂肪供能,幫助“逆轉”脂肪肝。但具體怎么吃,主要記住2個數字:
4:每天攝入約半公斤,相當于4碗米飯的碳水化合物,但要注意粗細搭配。
1:每天吃約1盒撲克牌大小(150g左右)的肉類,魚肉、雞肉、豬里脊肉、梅花肉等脂肪含量低的肉類優先。
【小貼士】日常還要注意補充蛋白質,一方面可以保證機體有足夠的原料合成載脂蛋白,幫助脂肪轉運;另一方面,蛋白質有助于肝臟修復,預防肝臟病變。
運動有助于燃脂、減重、促代謝,從而輔助逆轉脂肪肝。
建議脂肪肝患者堅持每周運動至少5天,每天30~60分鐘,而且鍛煉時心率至少要維持在100次/分以上,但是最高不能超過(170次-年齡)次/分。
哪怕是簡單的快走都行——研究表明,每天30分鐘的快走鍛煉可以顯著減輕體重和體脂率,改善脂肪肝。
節目中曾經提到,有大量研究認為,茶葉中的茶多酚可以調節血脂,降低肝細胞中的脂肪含量,對脂肪肝有直接作用。
常見茶葉的茶多酚含量依次為:綠茶(25.9%)>白茶(25.7%)>烏龍茶(11.9%)>黑茶(10%)>紅茶(6.5%)。脂肪肝群體不妨每天泡杯茶喝,但注意不要過濃。
考考你:
①脂肪肝是“胖人”專屬嗎?②哪些食物富含抗性淀粉?快來評論區留下你的答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