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六年來,黃牧甫熱是毋庸置疑的!
但究竟為啥熱成這樣?
除了這些炙手可熱、一書難求的絕版印譜,我們?nèi)ツ睦镎尹S牧甫印譜,畢竟還有許多小伙伴想要擁有,想要學習!
今天,就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
書畫社剛剛推出的“中國篆刻名品”明清流派12種印譜中,便有黃牧甫單冊,
而且數(shù)量遠超過上面三種的任何一種,原色珍本印譜為底本、代表作原石、釋文、典故、歷代名家集評,一應俱全!
嚴選晚清以降精鈐印譜
匯聚近三百方代表印稿
展黃牧甫印作精華
以《叢翠堂藏印》《黃牧甫印存》《瓦存室存珍印蛻》精鈐印譜為底本,專業(yè)角度嚴選近三百方原鈐印稿,近五十方公私藏代表作原石照片,展示黃牧甫印作不尚殘破,寓巧于拙,特立獨行的以簡潔線條與不勻稱的空間章法完美結合的篆刻新路。高像素原色精印。
印蛻及邊款均做釋文,對作品中涉及的名句典故、歷史人物詳加注解,書后輯錄歷代精彩品評。
接下來,我們就用“中國篆刻名品”中的印蛻和原石,
跟大家一起來看一看,聊一聊,
這么多人愛的黃牧甫, 他的作品究竟好在哪里?
還原漢印
黃牧甫是力圖還原漢印的本來面目的,
其還原的能力,還原的高度,
目前看來,仍無人超越!
他在篆刻中,為表現(xiàn)完整如新漢印的鋒銳挺勁,不敲邊,不擊角,不加修飾,極為光潔!
與黃牧甫同時代的篆刻大師,吳昌碩仿爛銅印,雄渾;趙叔孺出入秦漢,靜氣;齊白石單刀大寫意,自在。
而黃牧甫則特立獨行,極力還原漢印在歷經(jīng)時間洗禮,腐蝕、敲鑿之前的最初面目,體現(xiàn)出與同時代工放兩路截然不同的超現(xiàn)代感面貌。
吉羊竟室
人生識字憂患始
仁舉孝昭
金文入印
再是他的篆法線條。
黃牧甫制印,篆法古雅,線條極簡,沒有絲毫的故作姿態(tài)。
朱文以金文入印,打破了先秦璽印的文字束縛,姿態(tài)極為生動,
有著強烈的反差感!
章法大開大合,錯落穿插,疏密有致,
線條簡潔,或圓或方,圓潤勁挺,
沖刀鐫刻,刀刀爽利,
看似平常,卻內(nèi)涵深厚。
器父
戊寅
擬吳讓之,學而不泥
黃牧甫對吳讓之的篆刻致力尤深,
他早年作品從吳讓之篆法入手,
但他學而不泥,
在吳讓之的風格中摻入些許拙意,
使他的作品呈現(xiàn)出獨特的巧拙相生的個人面貌。
臣受性愚陋人事多所不通
芙初
以漢碑碑額篆法入印
黃牧甫以漢碑碑額篆法入印,
尤其是《張遷碑》碑額,頗得其精神:
如“六朝管華齋”“書遠每題年”借助筆畫間的穿插、諾讓,
使整方印既能保持篆法面貌,又能和諧妥帖。
六朝管華齋
書遠每題年
邊款擬六朝楷書款
邊款擬六朝楷書款,
沉厚棱厲,獨具一格,
放大來看,更見其細微處的功力之深。
萬物過眼皆為我有
足吾所好玩而老焉
刀法
黃牧甫以薄刃沖刀,以求漢印的光潔妍美之效。
用刀犀利勁挺,毫無板滯之弊,
于細微處的處理,更是干凈利落,拳拳到肉,刀刀見骨!
直接觀看黃牧甫篆刻原石,
這種感覺會明顯:
美意延年
意別西湖曼六年
章法結構
黃牧甫治印,章法講究疏密、穿插、變化,
彝鼎、權量、詔版、泉幣、鏡銘、磚瓦陶文,以及周秦漢魏的石刻,都是他的營養(yǎng)。
其章法結構巧而不怪,現(xiàn)代感極強,
將方與圓的配合拿捏得十分到位,
處處有奇思,方方有妙想!
紅袖添香夜讀書
上下千年
嗜好與俗殊酸咸
這樣特立獨行,
平正中見流動,挺勁中寓秀雅的黃牧甫,
這樣現(xiàn)代感極強,干凈利落的篆刻,
怎么能讓人不喜歡!
近幾年以來,原色印稿,原石高清影像印譜大行其道,
幾家專業(yè)出版機構,包括上海書畫出版社在內(nèi),都出版了不少很棒的印譜,
而這其中,最搶手的莫過于黃牧甫的印譜!
好比我們找來這三種黃牧甫印譜,上市一兩個月即售罄,現(xiàn)在孔網(wǎng)高價等你來圍觀,要想求購,實在有點下不去手...
而新年上海書畫出版社推出的“中國篆刻名品”12種,原色珍本印蛻多達3880方,原石作品387件,真正是套書在手,明清篆刻名品任君選。無論你喜歡哪位名家、哪種風格,“中國篆刻名品”一定能滿足你的需求!
中國篆刻名品部分內(nèi)頁
第一輯明清流派篆刻名品12本書目
明清名家篆刻名品(上)
明清名家篆刻名品(下)
西泠八家篆刻名品(上)
西泠八家篆刻名品(下)
鄧石如 吳讓之篆刻名品
趙之謙篆刻名品
徐三庚篆刻名品
吳昌碩篆刻名品
黃牧甫篆刻名品
趙叔孺篆刻名品
王福庵篆刻名品
陳巨來篆刻名品
這是一套用原打印稿、高清原石影像制作的,收納從文彭到陳巨來200名家,3880方原鈐印蛻,387件原作印石,釋文注錄集評齊備的高品質(zhì)篆刻普及圖書!
用最好的底本,最親民的價格,把中國篆刻藝術之精華,以及相關知識點融合到一套普及定價的圖書中。
中國篆刻名品部分底本來源
僅制作完成的文件,就達到了156GB之多!
是我們平常使用的平價印譜制作文件的100倍不止呢!像素極高!
收錄兩千年篆刻史重要名品
200余位名家作品
不僅有如文彭、何震、西泠八家、鄧石如、吳讓之、趙之謙、吳昌碩、陳巨來等篆刻名家的精品,還有如鮮于樞、傅山、釋達受等大家所刻印的卻不為人所熟知的精品。
文彭
何震
丁敬
蔣仁
趙之琛
吳讓之
趙之謙
吳昌碩
這當然并不是書中的全部作品,
“中國篆刻名品”收錄了
1000+件原石,≈10000方秦漢璽印、明清流派印:
第一輯印蛻原石數(shù)量分布表
書 名 | 印蛻數(shù)量 | 原石數(shù)量 |
明清名家篆刻名品(上) | 289 | 37 |
明清名家篆刻名品(下) | 316 | 27 |
西泠八家篆刻名品(上) | 278 | 16 |
西泠八家篆刻名品(下) | 324 | 27 |
鄧石如 吳讓之篆刻名品 | 414 | 13 |
趙之謙篆刻名品 | 234 | 28 |
徐三庚篆刻名品 | 278 | 39 |
吳昌碩篆刻名品 | 271 | 46 |
黃牧甫篆刻名品 | 267 | 48 |
趙叔孺篆刻名品 | 302 | 30 |
王福庵篆刻名品 | 330 | 23 |
陳巨來篆刻名品 | 577 | 53 |
采用350線高精細原色印刷,解決了原色印譜印制網(wǎng)點過大對篆刻線條力度的削弱,完美再現(xiàn)原鈐印譜印泥堆積效果。遠超市場同類書印刷水平。
175線
250線
350線
秉承“中國碑帖名品”和“中國繪畫名品”的制作原則,“中國篆刻名品”投入高質(zhì)量底本+專業(yè)級制作,并以58元的超親民定價呈現(xiàn)給廣大書友。
中國碑帖名品
中國繪畫名品
中國篆刻名品
從被網(wǎng)友稱為“大紅袍”的“中國碑帖名品”,到被稱為“黃馬褂”的“中國繪畫名品”,系列的第三套“中國篆刻名品”的封面在設計時,也延續(xù)了前兩者的風格,并在配色上選用了“封門青”的顏色。這是篆刻用石料中的一種極品佳石,這一設計也表明了“中國篆刻名品”高品質(zhì)、高標準的編輯制作初心。
封門青
1
高質(zhì)量底本
全系列廣泛收錄收于公藏與私藏單位的千余件精品,力圖系統(tǒng)、全面兩千年篆刻史重要名品。
且此次選用底本質(zhì)量相當于定價上百元的書所選底本質(zhì)量。為什么底本質(zhì)量這么重要呢?
目前市場上流行的的印譜,圖版多翻印國內(nèi)外其他出版物,采用損失細節(jié)的位圖處理方式,很少用原鈐底本,導致朱文變粗、白文變細,印蛻信息缺失嚴重。
位圖處理,信息損失嚴重
底本版,細節(jié)都在
“堂”字的右邊一豎,位圖處理版,邊沿的殘損,對整個印作的穩(wěn)定性都有影響。“中國篆刻名品”所用底本版是腳踏實地站在那里的,位圖處理板卻有點像空中樓閣了。
位圖處理,信息損失嚴重
底本版,信息都在
兩個版本,起收筆處方圓明顯不同,底本版趨方,位圖版趨圓;“春”字左邊豎筆,底本版有明顯的切刀痕跡,位圖版則沒有了容易誤導學習方向。
為避免出現(xiàn)“位圖版”的問題,“中國篆刻名品”在制作時,全部選用國內(nèi)各大館藏和私藏鈐拓精良的原鈐印譜為底本!印蛻更清晰!
底本印譜
“中國篆刻名品”內(nèi)頁細節(jié)
文彭
釋達受
胡匊鄰
丁敬
蔣仁
黃易
奚岡
陳豫鐘
陳鴻壽
趙之琛
錢松
鄧石如
吳讓之
趙之謙
徐三庚
吳昌碩
黃牧甫
陳巨來
2
原石、印面、
印蛻、邊款
共同呈現(xiàn)
對比市場上同樣采用了高質(zhì)量底本的圖書,“中國篆刻名品”不僅增加了原石部分,而且在價格上以58元的定價占據(jù)絕對優(yōu)勢!
當然,兩者的側重點并不相同,以“珍本印譜系列”為例,書中保留了印譜原貌,若是想要進行印譜史研究,這套書無疑更加合適。
“珍本印譜系列”內(nèi)頁,保留印譜原貌
“中國篆刻名品”則將印譜中裁切后重新組合,方便在一頁上表現(xiàn)一枚印的方方面面,對于研究篆刻的小伙伴,這套書更加實用。
“中國篆刻名品”內(nèi)頁(底本一樣好,內(nèi)容多了原石部分)
書中印石,選用朵云軒、君匋藝術院等國內(nèi)璽印收藏一流公藏單位館藏、私藏精品原印,拍攝高清原石和印面照片。
“中國篆刻名品”內(nèi)頁細節(jié)
3
反復推敲,選定底本
“中國篆刻名品”所選底本,都是經(jīng)過反復推敲后,選擇更加清晰、精神的版本。
未選
本書所選底本
在反復選定底本的過程中,專業(yè)的編輯團隊還不斷更新最新發(fā)現(xiàn)、出土資料,并在本書的編輯過程中,將其中得到確認的權威資料收入書中,以確保本書的權威、系統(tǒng)和全面性。
新出土“何震”“蘇宣”所刻印章
近年拍賣中新見“巴慰祖”所刻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