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繁打哈欠是中風先兆 |
中風年輕化,主因是不健康生活習慣 |
2012年10月30日第12版
|
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最新統計,全世界每6個人中就有1人可能罹患卒中(俗稱“中風”),每6秒鐘就有1人死于卒中,每6秒鐘就有1人因卒中而永久致殘……目前,卒中已成為世界人口的第二大死因,僅次于缺血性心臟病。昨日,是第9個“世界卒中日”,今年的主題是“關注腦卒中,立即行動”。記者從市內各大醫院了解到,目前中風已呈年輕化趨勢。 病因 濫食煙酒過度熬夜 28歲的廚師小王剛被送到市二醫院神經內科時,就已出現了偏癱,說話時口齒也不清楚。檢查發現,小王患的是腦中風。經過治療,小王的病情得到了控制,但腿腳已留下了殘疾,語言表達也有障礙。 “病人有長期抽煙的習慣,喜歡吃大魚大肉!”市二醫院神經內科主任張蓓告訴記者,吸煙、酗酒、運動量少、高熱量飲食、過度熬夜等不健康生活方式,都是引發腦卒中的危險因素。引起腦卒中的原因有很多,有家族高血壓遺傳史、體型肥胖者等都是高危人群! 另有專家表示,口服避孕藥可引起顱內動脈或靜脈血栓形成,雌激素含量較高的口服避孕藥,過量食用可能會使腦中風的危險性增加,對于30歲以上及吸煙的女性,這一危險性將會增大。 現狀 發病趨勢年輕化 “近年來,其年輕化趨勢愈發明顯,二三十歲患腦卒中的還不是個例!”張蓓稱,這主要緣于現代人不健康的生活習慣,高發人群的年齡段在35至55歲之間。 按照20年前的調查數據推算,我國腦卒中每年新發病例約200萬人,每年死于腦卒中超過150萬人,腦卒中后存活者約有600至700萬人。據介紹,成都的患者數量基本與全國平均水準持平!在存活的患者中,約75%至80%會留有不同程度的殘疾,其中重度殘疾超過40%。 營救 發病3小時內要及時搶救 腦卒中的發病通常有先兆表現。比如,出現語言障礙、單側的上肢或下肢無力或麻木、單側眼睛的視力喪失、看到的事物成雙、眩暈、有突發性頭疼嘔吐等癥狀。若在1小時之后仍然得不到緩解,就一定要及時撥打120或到醫院就診。腦中風患者發病后,在3小時內到醫院就診,一般可治愈。超過這個時間,則會對患者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 另外,有70%至80%的缺血性腦中風患者在發病前1周左右的時間,會因大腦缺血、缺氧而頻繁出現打哈欠的現象。 自測 3項測試 識別早期腦中風 早期識別腦中風很重要,那么如何識別呢?美國心臟學會、卒中學會制定的早期識別腦中風的“辛辛那提院前卒中量表”中,有三個簡單的測試,可以幫助我們自己判斷。 這三個測試可分別發現早期面癱、偏癱及語言障礙,有70%至80%的準確性。 一:微笑測試。露齒微笑,如果臉扭曲不正常,就有面癱的可能。 二: 舉手測試。閉眼,伸出雙手臂平舉,如果一只手老往下掉,則非常危險。 三:言語測試。學說一句完整的話。 成都晚報記者 鎖千程 攝影 李祥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