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很多事的都情值得推敲,史學愛好者們也一直對此津津樂道。常人眼中,很多稀松平常的事情經過史學愛好者的推敲卻變成了千古疑案,并且,這些史學愛好者們往往將這些疑案當做茶余飯后的談資,在激烈的討論中找尋著心中的答案。
歷朝歷代中,立儲對于皇帝來說都是頭等大事,皇帝們往往會為了儲君的選擇而費盡心思。然而,不論是哪一朝皇帝,身體康健時期都是不愿意過早將帝位禪讓給太子的,一般情況下,都是皇帝駕崩后太子方可以繼位。就是這樣一件在常人眼中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很多時候卻讓史學愛好者們費盡心思去推敲考證。
魏文帝曹丕,在立儲之事上就煞費苦心,為了讓魏國的基業得以永存,曹丕對于太子的選擇十分謹慎,直到曹丕臨終前,太子的人選方才徹底敲定。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曹丕在立儲之事上如此謹慎呢?其實,關于曹丕遲遲不肯立儲,在民間流傳著多種說法。
我們都知道,曹丕在臨終前將帝位禪讓給曹叡,曹叡最終繼承了魏國的基業,是為魏明帝。
相傳,在甄家給外祖母修建了一所華麗的住宅。建成以后,親自前去察看,并且問隨從的人:“這所住宅應該起什么名字呢?”侍中繆襲說:“陛下的思慮和賢明的君主一樣周到,報恩的孝心超過了曾參、閔子騫。這處府第的興建,感情專注于舅家,應該用渭陽來做它的名字。”渭陽,是《詩經》中秦康公送別舅舅所做。
然而,曹叡也就是魏明帝的真實身份卻讓很多史學愛好者表示懷疑,有人甚至認為,曹叡不是曹丕的親生兒子。其實,人們對于曹叡身份的懷疑并不是空穴來風,曹叡的母親甄宓,原本是袁熙的妻子,后來,因為戰爭原因,導致甄宓被俘。
曹操和曹丕二人不愧是親生父子,這兩人的愛好很是讓人無語。兩個人巔峰時期都掌握著魏國大業,身邊必定是美女如云,可是,這二人偏偏喜歡搶奪別人的妻子,可以說,這二人也算是歷史上的兩朵奇葩了。講到這里,各位讀者可能就恍然大悟了。曹丕搶了袁熙的妻子,那么,甄宓有沒有可能在改嫁給曹丕之前就懷有袁熙的骨肉呢?
歷史上對于曹叡的出生時間并沒有明確的記載,正因為如此,讓曹叡的身世更加顯得撲朔迷離。不過,這也難不倒史學愛好者對于曹叡事情的八卦,雖然,沒有明確的出生年月,但是,史學愛好者還是根據曹叡的去世時間和年齡推算出曹叡的大概出生時間。
根據推算,曹叡的出生時間大致在建安九年,然而,再來看甄宓改嫁給曹丕的時間,這就不禁讓人捧腹大笑。甄宓于建安九年八月嫁給曹丕,就算是一個常人也可以看出其中的蹊蹺,十月懷胎一朝分娩,曹叡不可能在曹丕與甄宓結婚當年就降生吧。可以說,這個原因就是史學愛好者們對于曹叡真實身份有所懷疑有力的證據。
從這個時間節點來推算,曹叡極有可能是袁熙的親生兒子。如果,曹叡不是曹丕親子,那么,曹丕遲遲不將皇位傳給曹叡就顯得合情合理了。可是,筆者還有一個疑問,曹丕有九個兒子,如果,曹丕知道曹叡不是自己的親生兒子,那么,他為何在臨終前還要將皇位傳給曹叡呢?難道是曹丕臨終前由于病重糊涂了,還是有其他的原因呢?
其實,關于曹叡身世之謎,在筆者看來很有可能是歷史上的一大烏龍。由于,曹叡所在時期,正好趕上國家的歷法的修正,那么,有沒有可能是因為歷法的修改最終導致曹叡的真實年齡出現誤差呢?這種情況也極有可能,很多學者認為,曹叡去世那年應該是35歲,而不是36歲,這樣的話曹叡的身世就完全沒有問題。
盧弼在《三國志集解》中寫道,諸家都拘泥于“延康元年,曹叡十五歲,封武德侯”這句話,因此,也質疑《三國志》中的記載有誤,是不對的。
甚至,還有學者認為,曹叡在世33年后就去世了。那么,為什么會有這種說法呢?我們知道,古人記載史籍用的都是毛筆,而源于書寫習慣的不同,很多字可能在后人翻刻的過程中被錯誤記載,甚至,將三改寫成六也不是沒有可能的,所以,這就會導致曹叡的真實年齡出現錯誤,并且,而讓其身份變得撲朔迷離。
然而,在筆者個人看來,曹叡的身世是不會有問題的。根據史籍記載,曹操對于曹叡十分寵愛,經常將曹叡帶在身邊教導。試想一下,如果,曹叡不是曹丕的親生兒子,那么,曹操怎么可能會對曹叡如此喜愛。帝王者,哪一個不是人中之龍,其精明程度必定不是常人可以想象的,所以,曹叡的身份完全不用懷疑。
其實,曹丕在臨終前才將帝位傳于曹叡,很有可能是怕曹叡記恨自己。歷史記載中,曹叡的母親是被曹丕賜死的,雖然,曹丕是曹叡的生父,但是,母親被父親賜死,所以,曹叡心中難免產生怨恨。
據野史《魏末傳》記載:曹叡一次隨曹丕狩獵,見到母子兩鹿。文帝射殺了鹿母,命令曹叡射殺子鹿,曹叡不從,說:“陛下已經殺掉了母鹿,臣實在不忍心再殺掉它的孩子。”說完哭泣不已。文帝于是放下弓箭,深感驚奇,而確定了立曹叡為太子的心意。
我想,曹丕可能是想通過時間來消磨曹叡心中的怨恨,最終,才在自己即將離世的時候將帝位傳給曹叡吧。
參考資料:
『《三國志集解》、《三國志》、《魏末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