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組成:黨參20g,黃芪30g,茯苓、白術各10g,當歸20g,三七(研粉吞服)6g,赤芍15g,枳殼、廣木香、烏賊骨、浙貝母、甘草各10g。
用法用量:每日1劑。煎前用冷水浸泡1小時,煎2次,每次煎開30分鐘,2次藥汁混合后分3次服。
功效主治:益氣活血,理氣和中。主治胃及十二指腸球部潰瘍,表現為胃脘脹痛,泛酸納少,肢倦乏力,面色萎黃,脈沉細,舌淡紅,苔白。
宜忌:治療期間,忌吃生、冷、硬食物及煙酒辛辣刺激之品。
病例驗證:張某,男,39歲。訴胃脘脹滿,饑時隱痛,時有泛酸,曾有黑便,已兩年,間斷服用西藥,少效。經胃腸鋇餐造影示:十二場球部潰瘍(球部明顯畸形)。西醫囑手術治療,患者因畏懼手術治療,要求服用中藥。查:面色萎黃,舌淡紅,苔薄白,脈沉細,胃脘以脹氣不適為主,饑時偶有隱痛,有時泛酸。用此方加厚樸10g,治療3個月,自感諸癥俱減,精神轉佳,面色轉紅潤,續服上方加減中藥1個月。隨訪28年來,已近七旬,胃病未再復發,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