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第83戰:女王的棋局(3)皇、常、馮,被掩蓋的血腥暗戰


454年七月初五,文成帝拓跋浚的首個皇子拓跋弘出生了。

這也意味著又一個女人要倒霉了。

拓跋弘他媽李氏是當年拓跋燾飲馬長江時被拓跋仁從蒙縣搶回來的。(世祖南征,永昌王仁出壽春,軍至后宅,因得后)

因為模樣過硬,李氏沒有遭大罪,被拓跋仁帶回了長安。

后來拓跋仁牽扯謀反被干掉,李氏又進了平城成了官奴。

有一天,拓跋浚在白樓登高時看到遠處有個貌美的姑娘進入了射程,于是對左右問:這丫頭帶勁嗎?(高宗登白樓望見,美之,謂左右曰:此婦人佳乎?)

同志們都說:瞅啥呢!去啊!(左右咸曰:然)

拓跋浚隨后親臨現場對李姑娘進行了熱情洋溢的慰問并當場指導了工作,隨后命中了拓跋弘。(乃下臺,后得幸于齋庫中,遂有娠)

常太后聽說了這事,親自詢問了小李搞出生產事故當天的具體細節,小李斬釘截鐵回答:這真是在領導帶領下搞出的豐碩成果。(常太后后問后,后云:為帝所幸,仍有娠)

常太后隨后又找來了拓跋浚當天指導工作現場的相關負責人進行了調查取證,發現那天領導工作熱情高漲,動靜整的有點大,各方面證據指向很明確,小李生產事故的肇事者確實是拓跋浚。(時守庫者亦私書壁記之,別加驗問,皆相符同)

這個李姑娘隨后過了兩年多快樂的日子。

很快,大限到了。

456年正月二十九,北魏立貴人馮氏為皇后。(乙卯,北魏立貴人馮氏為皇后)

兩天后,二月初一,三歲的拓跋弘被立為皇太子,將其生母李貴人托付給家里的要求都記下來后按照“子立母死”的老規矩,命李姑娘自殺。(二月,丁巳,魏主立子弘為皇太子,先使其母李貴人條記所付托兄弟,然后依故事賜死)

三天時間內,一個母儀天下,一個子立母死。

背后是常老太后權力的游戲。

前面拓跋浚上位時的大批量血腥殺戮讓所有人看到了常太后的政治手腕。

這位“在人群中被看了一眼”的李氏,讓常太后感到了巨大威脅。

拓跋弘生于454年七月,地點在陰山之北。(興光元年秋七月,生于陰山之北)

拓跋浚不是生在皇宮所在的平城。

是不是有點意思了。

來看一下這段時間拓跋浚的行蹤。

拓跋浚六月初一啟程去了陰山,七月初五拓跋弘出生,八月十一拓跋浚返回平城。(夏六月丙寅,行幸陰山。秋七月庚子,皇子弘生。辛丑,大赦,改年。八月甲戌,趙王深薨。乙亥,車駕還宮)

這倆月時間,拓跋浚單單純純去陰山旅了個游,更神奇的是居然帶著個即將臨盆的孕婦,只干了三件事:

1、大赦。

2、改年號。

3、拜李氏為貴人。(及生顯祖,拜貴人)

啥意思?

拓跋浚454年的陰山夏令營,完完全全就是為李氏生孩子啟動的。

產婦臨盆前搞了長途旅游,這是啥原因?

1、拓跋浚很可能感覺到了,在平城這孩子是生不出來的。

拓跋浚深愛著這個丫頭,讓常氏感覺到了巨大的風險,李氏已經被常氏在死亡筆記上寫下了名字。

拓跋浚為了挽救自己的愛人和結晶啟動了夏令營。

2、大赦、改年、拜貴人,這是拓跋浚對這丫頭動了真感情了,要保這丫頭所以抬高她的政治地位。

454年,時年15歲的拓跋浚相當孩子氣的認為自己能頂得過自己的保母。

看到木已成舟的常太后又觀察了兩年,發現不行,姓李的這丫頭對自己養大這兒子力道太大。

我花了三年時間才教會這小子穿褲,這丫頭隔著大老遠就讓這小子把褲脫了,還搞了趟陰山婦產學術交流,不能留!

456年,讓李氏過了最后一個年后,常太后先是把自己選中的馮氏安排為了皇后,隨后以“子立母死”的規矩賜死了李氏。

拓跋浚到底沒能扭過自己的保母。

拓跋珪此時如果泉下有知,看到常氏這個保母會咋想呢?比你那親娘賀氏何如?

你逃脫宿命了嗎?

事實上,從此刻開始,身為皇后的馮氏領悟到了自己這輩子最大貴人的最精髓一招:母以養子貴,讓別人生去吧!

短短三天,一個墜入地獄,一個升于九天。

這個馮氏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文成文明太后。

馮后為何能夠得到常太后的力挺呢?

因為籍貫和經歷。

來看看文明太后的履歷吧。

其父馮朗是北燕皇族,432年十二月主動投降北魏,433年二月到了平城,作為北燕最早投降過來的那波人得到了首批拆遷戶的紅利,后來官至秦、雍二州刺史、西城郡公,馮后在442年出生在長安。(文成文明皇后馮氏,長樂信都人也。父朗,秦、雍二州刺史、西城郡公。母樂浪王氏。后生于長安,有神光之異)

后來馮后他爹馮朗犯事被殺了,隨后馮后就也被納入宮中了。(朗坐事誅,后遂入宮)

跟常太后一樣,都是罪人入宮。

馮朗他爹是犯的啥事呢?

根據馮后他哥馮熙傳記的記載,是家里出叛徒了。

馮熙跟他妹一樣生于長安,因為叔父馮邈叛逃進了柔然隨后被牽連,他養母帶著馮熙逃奔去了氐羌部族中撫育,馮后沒這待遇,罪人待遇納入平城了。(熙生于長安,為姚氏魏母所養。以叔父樂陵公邈因戰入蠕蠕,魏母攜熙逃避至氐羌中撫育)

馮后生于442年,452年做了貴人。

這十年間,北魏對柔然發動了四次戰事,最后一次是448年九月。

這也就意味著馮后入宮在七歲之前。

這么小的一個罪人女孩進入了平城,咋就在幾年后成了常太后看重的貴人?

常太后不可能早早就相中這個幾歲的罪女將來去繼承自己的政治衣缽。

正史中給出了馮后童年時的保護人。

拓跋燾的左昭儀是馮后的姑姑,姑姑撫養教育了幼年的馮后。(世祖左昭儀,后之姑也,雅有母德,撫養教訓)

這個馮姑姑,比她侄女早到了十年。

話說434年正月被拓跋燾暴打后,北燕國主馮弘遣使請和于魏,拓跋燾不許。

當年閏三月十八,馮弘再派使者上疏北魏請罪求當藩屬,并乞求拓跋燾給機會納自己幼女充實其后宮團隊。(辛己,燕王遣尚書高上表稱藩,請罪于魏,乞以季女充掖庭;魏主乃許之征其太子王仁入朝)

拓跋燾這次勉強同意了,召北燕太子馮王仁和其妹來平城。

這個被馮弘上供的小丫頭成了拓跋燾的左昭儀,也就是馮后的姑姑。

馮弘面對拓跋燾要求一兒一女的征召光把閨女給送過去了,沒送兒子。

然后這閨女白送了。

轉過年來435年七月,一年一度的東北旅游再次成團,拓跋丕又去和龍拆遷了六千口男女。

這次遷往平城的六千人中,常太后也被拎來了。

東北最強女子組合就此成團出道。

馮后這輩子最重要的兩個女人被提前十年安排進了平城,隨后在各自的崗位上蓄力。

這位姑姑馮左昭儀,在平城扮演了這位侄女媽媽的角色,給予了馮后相當好的文化教育。(世祖左昭儀,后之姑也,雅有母德,撫養教訓)

馮后本傳中關于這位傳奇女政治家的成才只有一句話:大后性聰達,自入官掖,粗學書計。及登尊極,省決萬機。

馮后“及登尊極,省決萬機”的原因,是“性聰達,自入官掖,粗學書計”

史官拍馬屁的背后含義有兩點:

1、聰明,政治天賦極高。

2、跟她姑姑那幾年的學習相當系統,受益終身。

這位左昭儀入宮后沒生出孩子,在十年后見到了自己的侄女被充罪入宮后視若己出的保護養育了起來。

馮左昭儀和故國老鄉同是“和龍人”的常保母又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的暗自結成了“同是東北淪落人”的聯盟。

兩個人都將這個一嘴陜西話但同是苦命入宮的同籍貫小丫頭看作了未來的希望。

因為這丫頭是咱自己人!

是能夠代表咱東北老鄉長遠利益的自己人!咱都實在親戚!閨女給你常媽磕頭!

同樣的遼北籍貫、同樣的罪人經歷,在這北魏深宮中結成了復仇者聯盟。

最偉大的復仇,在于讓你的子孫否定自己原生的文化,讓你的子孫親口承認祖宗是落后的,是低劣的,人家別的種族才是高貴的。

無論是歷史無心插柳的選擇,還是復仇者處心積慮的謀劃,東北女子天團的最終目的達到了。

馮后作為常氏早早就部下的棋子,在拓跋浚繼位后迅速就被封為了貴人,據說當時是14歲。(年十四,高宗踐極,以選為貴人)

很遺憾,這個歲數大概率是假的。

因為她蓋棺定論時說,太和十四年(490年),49歲的馮太后過世。(十四年,崩于太和殿,時年四十九)

史書中說的都是虛歲,這也就意味著馮太后生于442年。

拓跋浚452年登基,11歲的馮氏成了貴人。

為啥史書中要寫成14歲呢?

因為史官大概率要替這個政治安排遮著點,11虛歲的姑娘大概率還沒發育呢!她咋去選做貴人!

人家文明太后不要面子的嗎?

牛人一定得是哪哪都牛的!是不能有一丁點污點的!

人家魏晉南北朝第一女王的最開始起步,必須也得跟那李氏一樣,是靠自己的能力,大老遠就讓拓跋浚把褲子脫了,跟那些暗箱操作都沒關系!

把歲數給我往上調!

而且吧,越是偉大的領導通常越會把自己上臺面之前的痕跡都掃干凈。

這是政治思維的本能。

其實在常氏掌權的前提下,北魏本有可能廢掉“母死子貴”的死亡制度。

如果馮氏發育后命中皇子,馮氏自然名正言順的從此能成為皇太后,常老太也會更踏實。

還是親媽親兒子這是最親最保險的利益鏈條,屆時“子立母死”也就沒有意義了。

很遺憾,他拓跋家的詛咒不同意。

拓跋浚愛上了另一個陜西來的丫頭,擱城頭上一眼就來感了,還迅速搞出了果實,還為了保這丫頭跟常保母耍心眼去陰山自駕游!

面對青春期越來越叛逆的拓跋浚,常太后徹徹底底夯實了“子立母死”!

你不是能生嘛!你不是招人稀罕嘛!

我捧殺你!

460年四月初四,常氏在壽安宮去世,文成帝詔令天下哭吊三日,并為常氏上謚號為“昭”。五月十二日,拓跋浚遵照常太后遺愿將其安葬在廣寧的鳴雞山。

拓跋浚終于能伸伸胳膊了。

常太后死后次年,461年秋七月,拓跋浚將諸弟分封到各地給予了實權,封皇弟拓跋小新成為濟陰王,加征東大將軍,鎮平原;拓跋天賜為汝陰王,加征南大將軍,鎮虎牢;拓跋萬壽為樂浪王,加征北大將軍,鎮和龍(性貪暴,被隱誅);拓跋洛侯為廣平王(早亡)。

464年正月,封皇弟拓跋云為任城王,拜使持節、侍中、征東大將軍、和龍鎮都大將。

再算上457年封二弟拓跋新成為陽平王,拜征西大將軍;459年封三弟拓跋子推為京兆王,拜侍中、征南大將軍、長安鎮都大將。

拓跋浚在拼了命的給兄弟們手里塞權力。

注意,這不是給兒子們手里塞權力,而是給兄弟。

拓跋珪、拓跋嗣、拓跋燾,他祖宗三輩都在玩了命的從兄弟們手里抓權,咋你現在開始給兄弟們分權了呢?

不怕將來自己被威脅到嗎?

如果拓跋浚能夠完整的控制住大權,他是不會這么干的。

分給兄弟們權力還都安排到各鎮掌兵,潛臺詞是作為外面的籌碼和聲援牽制平城的其他勢力。

平城的其他勢力有誰呢?

具體拓跋浚的政治布局還沒有看清楚后招,465年五月十一,26歲的文成帝拓跋浚就繼續了他家的大馬哈魚屬性,甩完子就駕崩了。

史書中給予他的總評是當初拓跋燾四處出兵開疆拓土,國力已經空了,再加上一系列的內亂導致政府公信力下降,拓跋浚同志很好的接過了這個擔子,使百姓們得以休養生息,不咋亂打仗亂動作,很好的完成了政權過渡,這是個明君啊(世祖經略四方,內頗虛耗。既而國釁時艱,朝野楚楚。高宗興時消息,靜以鎮之,養威布德,懷緝中外。自非機悟深裕,矜濟為心,亦何能若此!可謂有君人之度矣)

攏共在位了13年,常太后控制了8年,自己在位那5年又封了那么多兄弟出鎮,拓跋浚“靜以鎮之,養威布德”是真的本心所愿呢?還是被迫安靜,根本抖不出威風呢?

465年五月十二,12歲的太子拓跋弘繼位,大赦天下,尊皇后馮氏為皇太后。

虛歲24的文明太后正式登臺。

隨后新一輪的權力殺戮之戰開始。

車騎大將軍乙渾矯詔殺了尚書楊保年、平陽公賈愛仁、南陽公張天度于禁中,這仨人史書無傳,因為死于禁中所以大概率是禁軍武官,緊接著上一次政府換屆時的關鍵大佬平原王陸麗也被乙渾干掉了。(車騎大將軍乙渾矯詔殺尚書楊保年、平陽公賈愛仁、南陽公張天度于禁中。戊申,侍中、司徒、平原王陸麗自湯泉入朝,渾又殺之)

陸麗,這個常太后最親密的戰友被搞死了。

看一下《陸麗傳》中的說法,陸麗時任侍中、撫軍大將軍、司徒,拓跋浚死的時候正在代郡泡溫泉治病,聽說皇帝死后就準備往平城奔,當時左右就已經示警了,說你此去大概率很懸,有奸臣,你等等看再去。(和平六年,高宗崩。先是麗療疾于代郡溫泉,聞諱欲赴,左右止之曰:宮車晏駕,王德望素重,奸臣若疾民譽,慮有不測之禍。愿少遲回,朝廷寧靜,然后奔赴,猶為未晚)

陸麗說:哪有君父死了不去拜的!隨后就去了,被乙渾干掉。(麗曰:安有聞君父之喪,方臣禍難,不即奔波者!遂便馳赴。乙渾尋擅朝政,忌而害之)

陸麗之前就跟乙渾正面沖突過很多次,這說明這倆早之前就是兩條路線的人。(初,渾悖傲,每為不法,麗數諍之,由是見忌)

其實陸麗喊的“君父之喪”那堆口號沒啥意義,陸麗往平城狂奔就是為了爭取時間。

他作為上次宮變的既得利益者相當明白時間意味著啥,只不過這次恰巧自己在療養期間皇帝死了失去了先手,回去后沒弄過乙渾。

后來乙渾被馮后打掉時北魏官方給了陸麗追封,謚曰簡王,陪葬金陵。

拓跋弘還年少,這是馮太后的意思。

陸麗當年在政變成功后也被安排為了太子太傅,屬于跟太子和馮后這邊有關系的。(麗尋遷侍中、撫軍大將軍、司徒公,復其子孫,賜妻妃號。麗以優寵既頻,固辭不受,高宗益重之。領太子太傅)

這基本也意味陸麗不僅是常太后的伙伴,也是馮太后的伙伴。

綜上所述,乙渾之前和常后、馮后沒太大的關系,不是一條政治脈絡。

這個乙渾是何方神圣呢?

史書無傳,又是破案。

乙渾在拓跋浚上位時史書無載,所以極大概率不屬于最早的常太后聯盟。

乙渾第一次在史書中出現是常太后死后一年半,462年正月壬午,以車騎大將軍、東郡公乙渾為太原王。

此君嶄露頭角上臺面是在常太后死后。

據《北朝胡姓考》,乙姓應該出于乙弗氏,其先世統部落居于南涼西,為鮮卑吐谷渾之支族。

這也就意味著根子并不硬,而且乙渾后來打算給自己的媳婦求個公主的稱號,但卻始終不被賈秀搭理,最終賈秀的官方表態是公主這是尊貴的稱號,你們家的成分太低,配不上。(時丞相乙渾擅作威福,多所殺害。渾妻庶姓而求公主之號,屢言于秀,秀默然。渾曰:“公事無所不從,我請公主,不應何意?“秀慷慨大言,對曰:“公主之稱,王姬之號,尊寵之極,非庶族所宜。若假竊此號,當必自咎。秀寧死于今朝,不取笑千后日)

從當時的反映來看,乙渾咽下了這口氣。(渾左右莫不失色,為之震懼,而秀神色自若。渾夫妻默然含忿)

這也側面說明了乙渾并非代人集團勛貴,屬于政治暴發戶。

對于乙渾身份的另一個側面證明,是趁劉宋換屆拿下青州的慕容白曜。

慕容白曜最早是太子拓跋晃東宮的人,等高宗拓跋浚繼位后開始給予了厚待,等拓跋浚死后跟乙渾共掌朝政遷尚書右仆射。(白曜少為中書吏,以敦直給事東宮。高宗即位,拜北部下大夫。襲爵,遷北部尚書。在職,執法無所阿縱,高宗厚待之。高宗崩,與乙渾共秉朝政,遷尚書右仆射,進爵南鄉公,加安南將軍)

后來在山東半島拿下后,慕容白曜因跟乙渾的關系被誅殺清算。(四年冬見誅。初乙渾專權,白曜頗所俠附,緣此追以為責。及將誅也,云謀反叛,時論冤之)

慕容白曜是原來拓跋晃的人。

拓跋浚繼位后厚待了老爹原來的兄弟。

啥目的?

結合他分封自己的兄弟來看,這套路是在打造自己的班子。

再結合慕容白曜和乙渾還是穿一條褲子的,所以乙渾最大概率是拓跋浚伸張皇權養的“寒門刺刀”,是北魏版的“中書舍人”集團。

五月十七,以侍中、車騎大將軍乙渾為太尉、錄尚書事;東安王劉尼為司徒;尚書左仆射和其奴為司空,隨后又一條線索出來,殿中尚書拓跋郁謀誅乙渾,被乙渾反殺。(己酉,魏以渾為太尉、錄尚書事,東安王劉尼為司徒,尚書左仆射代人和其奴為司空。殿中尚書順陽公郁謀誅乙渾,渾殺之)

這個拓跋郁是遠支的宗室,羽林中郎內侍起家,高宗拓跋浚時代當上了禁軍高級序列的殿中尚書。(順陽公郁,桓帝之后也。少忠正亢直。初以羽林中郎內侍,勤干有稱。高宗時,位殿中尚書)

有拓跋郁的傳記引出來了下一條線索。

拓跋浚死的時候跟13年前政變宗愛時的情形一樣,乙渾隔絕內外控制了宮禁。(高宗崩,乙渾專權,隔絕內外,百官震恐,計無所出)

拓跋郁率麾下數百禁軍從順德門神兵天降,打算干掉乙渾,乙渾害怕了,隨后出來問拓跋郁:你闖進禁宮是啥意思?(郁率殿中衛士數百人從順德門入,欲誅渾。渾懼,逆出問郁曰:君入何意?)

拓跋郁道:看不見天子,群臣憂懼,我要見皇上!(郁曰:不見天子,群臣憂懼,求見主上)

乙渾道:現在老領導剛死,新領導在痛苦居喪,所以還沒來得及見百官,你們有啥可擔心的?隨后奉拓跋弘臨朝繼位。(渾窘怖,謂郁曰:'今大行在殯,天子諒暗,故未接百官,諸郡何疑?'遂奉顯祖臨朝)

后來拓跋郁還是打算干掉乙渾,被乙渾反殺,等后來乙渾反動派被清剿的時候,拓跋弘因拓跋郁忠勇正義追封為王,謚號為“簡”。(后渾心規為亂,朝臣側目,郁復謀殺渾,為渾所誅。顯祖錄郁忠正,追贈順陽王,謚曰簡)

跟陸麗被追封的謚號一模一樣,都是“簡”。

一德不懈曰“簡”,就是堅持操守從一而終不松懈的意思。

這意味著從馮太后的角度來講,陸麗和拓跋郁都是忠心耿耿的自己人。

同樣參與謀誅乙渾的還有拓跋郁的弟弟拓跋目辰,也是拓跋燾時代的禁軍武官,拓跋浚繼位后進步到了尚書左仆射,等馮太后的第二次政變“顯祖傳位”時有重大功勛,所以也再次實錘證實了這哥倆是馮太后的鐵桿。(宜都王目辰,桓帝之后也。初以羽林郎從太祖南伐至江。高宗即位,以勞累遷侍中、尚書左仆射,封南平公。乙渾之謀亂也,目辰與兄郁議欲殺渾,事泄被誅,目辰逃隱得免。顯祖傳位,有定策勛。高祖即位,遷司徒,封宜都王,除雍州刺史,鎮長安)

再來細致看下拓跋郁當時準備火并乙渾時的佐證,據和乙渾同時封為三公的和其奴的史書記載來看,當時還有重要細節。

拓跋浚死的時候,乙渾與林金閭合伙擅殺尚書楊保年等,殿中尚書拓跋郁率殿中宿衛士打算和乙渾火并,乙渾懼,歸咎于林金閭,抓了林金閭交給了拓跋郁過關,當時和其奴以林金閭罪惡未分,將林金閭保護下來出之為定州刺史。(高宗崩,乙渾與林金閭擅殺尚書楊保年等。殿中尚書元郁率殿中宿衛士欲加兵于渾。渾懼,歸咎于金閭,執金閭以付郁。時其奴以金閭罪惡未分,乃出之為定州刺史)

三個信息:

1、乙渾最開始在禁中搞屠殺時有同伙,林金閭和他一塊殺的那堆人。

2、乙渾很慫,賣同伙。

3、和其奴保了這個林金閭。

再來看看林金閭的履歷。

可累死我了。

這個林金閭是個宦官,有寵于常太后,因此居然官至尚書、平涼公,其兄還雞犬升天的成為了平涼太守,后來在定州刺史的任上還是被乙渾殺了。叔父金閭,起自閹官,有寵于常太后,官至尚書、平涼公。金閭兄勝為平涼太守。金閭,顯祖初為定州刺史。未幾為乙渾所誅,兄弟皆死)

林金閭明確是常后的人。

因此那個保下林金閭的和其奴肯定也是常太后一黨。

和其奴,代人集團出品,一路的禁軍背景,但拓跋燾時代級別并不高,是個子爵。(和其奴,代人也。少有操行,善射御。初為三郎,轉羽林中郎,以恭勤致稱。賜爵東陽子,除奮武將軍)

但此君在常太后時代開始騰飛,遷尚書,加散騎常侍,進爵平昌公,拜安南將軍,遷尚書左仆射。(高宗初,遷尚書,加散騎常侍,進爵平昌公,拜安南將軍,遷尚書左仆射)

455年,拓跋浚詔群臣議立皇太子名,和其奴與司徒陸麗等最好以德命名,帝從之,又與河東王閭毗、太宰常英等一塊參錄尚書事。(太安元年,詔群臣議立皇太子名。其奴與司徒麗等以為宜以德命名,帝從之。又與河東王閭毗、太宰常英等并平尚書事)

再次證實,此君為常后一黨。

綜上所述,拓跋浚死后有三股力量:

1、乙渾,大概率是拓跋浚伸張皇權時扶植的力量。

2、和其奴、林金閭這股常太后勢力。

3、拓跋郁兄弟這股馮太后勢力。

乙渾與常太后勢力有合作關系,共同誅殺了好多禁軍武官,又跟馮太后的勢力死磕。

至此,局面基本明朗。

我們再來復盤一下交鋒現場:

1、拓跋浚死,乙渾隔絕內外控制了宮禁,殺了好幾個禁軍武官。(高宗崩,乙渾專權,隔絕內外,百官震恐,計無所出;車騎大將軍乙渾矯詔殺尚書楊保年、平陽公賈愛仁、南陽公張天度于禁中

常太后勢力的林金閭幫著乙渾一塊殺的這堆禁軍武官。(高宗崩,乙渾與林金閭擅殺尚書楊保年等

得出結論一:那堆禁軍武官是馮太后的,被那兩方勢力聯手偷襲了。

2、馮太后勢力仍有余氣,拓跋郁率麾下數百禁軍從順德門入拽回了局面并打算干掉乙渾,乙渾害怕了,隨后出來問拓跋郁:你闖進禁宮是啥意思?(郁率殿中衛士數百人從順德門入,欲誅渾。渾懼,逆出問郁曰:君入何意?)

拓跋郁表示:我要見皇上!(郁曰:不見天子,群臣憂懼,求見主上)

隨后乙渾在“窘怖”后“奉顯祖臨朝”。(渾窘怖,謂郁曰:'今大行在殯,天子諒暗,故未接百官,諸郡何疑?'遂奉顯祖臨朝)

注意乙渾和拓跋郁的交鋒點,在于小皇帝拓跋弘!

乙渾隨后扔出了常太后勢力的林金閭做擋箭牌,但又被常太后勢力的和其奴保下,最終拓跋弘在這次拓跋郁的刀兵相加下,遂奉顯祖臨朝

得出結論二:馮太后方面的底線是小皇帝要臨朝繼位!

至此,局面清晰還原了。

1、常太后死后,拓跋浚和馮皇后都開始加大馬力填補權力空白,但有一部分常后的勢力并沒有對接進馮后的新陣營。

2、拓跋浚突然駕崩后權力大廈失衡,面對馮后越來越大的勢力,乙渾的皇黨和常太后余黨結成了臨時聯盟,在拓跋浚死后突然政變,隔絕內外殺了馮后勢力的禁軍武官打算立一個新的皇帝,從而徹底打掉馮太后一黨。

乙渾等人想要立的新皇帝是誰呢?

很可能是拓跋浚的次子拓跋長樂,拓跋長樂在479年與內行長乙肆虎謀反被賜死。(拓跋長樂,北魏安樂王···貪暴彌甚,坐罪徵詣京師。后與內行長乙肆虎謀為不軌,事發,賜死于家)

乙肆虎,跟乙渾有關系嗎?這個姓真的那么湊巧嗎?

3、計劃的很好,但很遺憾乙渾殺了很多人后最終棋差一招的漏了拓跋郁兄弟,并且最終讓人家兵臨宮下了。

人家表態我們要見小皇帝,無奈下乙渾拋出了常太后一黨做擋箭牌,并最終無奈讓拓跋弘登基。

至此,賣盟的乙渾連常后黨也得罪了。

4、乙渾在暫時獲得最高控制權后火力全開跟常馮二黨動刀,殺了常馮二后背景的陸麗、馮后背景的拓跋郁以及常后背景的林金閭,妄圖一家獨大。

七月初二,太尉乙渾成為了北魏歷史上的第一個丞相,位居諸王之上,事無大小皆由乙渾決定。(秋,七月,癸巳,魏以太尉乙渾為丞相,位居諸王上;事無大小,皆決于渾)

乙渾在此次政變中的表現相當可圈可點,但他笑到最后了嗎?

這次復盤中明確了一件事,馮后的勢力相當大,需要兩股勢力偷襲,即便如此還沒趕絕,依舊讓人家頂住了局面。

你覺得馮家這丫頭能在常老太死后迅速膨脹到這個權力程度真的是僥幸嗎?

親們,覺得不錯幫點“在看”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連載《我的百年南北朝》二、北魏權臣欺壓母子 不可一世的乙渾
激蕩四百年:馮跋平亂坐穩北燕皇位,和親柔然共同抗衡北魏
馮太后因恨弒君(資治通鑒卷一三四之一)
魏晉南北大亂三百年(十六)鳳囚凰與喪鐘的敲響
南北朝的女政治家—文明馮太后
馮跋:少有人知的北燕君主,與亂世格格不入的漢人明君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沧州市| 延吉市| 库伦旗| 四川省| 龙江县| 遂溪县| 辽阳市| 泌阳县| 定安县| 澄迈县| 江油市| 洛隆县| 武威市| 新绛县| 黔西| 天祝| 乌拉特后旗| 永川市| 建昌县| 三河市| 马关县| 封开县| 沙洋县| 高唐县| 六安市| 新丰县| 浦城县| 四子王旗| 禄劝| 织金县| 蕉岭县| 新巴尔虎左旗| 泌阳县| 杭锦旗| 城口县| 大安市| 峨山| 洛宁县| 青龙| 宁南县| 三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