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欄目向所有人提供口腔健康科普,研究大眾關于口腔健康的共性問題,在這里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口腔問題解決方案,在這里可以體驗到逼真的口腔診療情景再現!本欄目致力于打造一本給大眾的口腔知識手冊、一本口腔科就醫前后必看的寶典!
“不想刷牙!為什么每天都要刷牙?”
牙齒和細菌
最常見的口腔疾病是齲齒,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蛀牙。
話說口腔內存在各種細菌,
其中有些能導致齲齒的,
我們稱為致齲菌。
吃完東西后,
食物殘渣會殘留在牙洞中,
在隱蔽、濕熱、又魚龍混雜的環境下,
致齲菌得到了更好的生長環境而肆意生長。
這些細菌會產酸,
進而腐蝕牙齒形成蛀牙。
時間久了就會出現口小底大的洞,
表面看上去只是一個小黑洞,
其實里面已經空心了。
而且細菌最喜歡糖分,
糖可以為蛀牙細菌提供所需的養料,
攝入大量的甜食,
不做好口腔清潔,
嘴巴內的細菌就會瘋狂地繁衍繁衍繁衍......
所以,愛吃糖的小朋友要格外注意!
牙齒變壞的全過程——
當“洞”局限在牙體硬組織內,離有神經的牙髓還有距離時被稱為淺齲和中齲。
察覺方法 :
此時有兩種方法察覺
通過肉眼觀察,會看到牙齒表面齲壞處發黑、變軟。
喝冷水熱水,吃甜食酸食時齲壞的牙齒會有酸脹不適,甚至疼痛難忍的感受。
現在有一種“齲齒易感性”檢測,只需取棉棒在孩子的牙面上粘取一些細菌,再放入試管中進行培養,然后就能根據試劑的變色程度來預測齲易感性風險。根據細菌培養結果進行齲易感性評估,能夠更加精準的制定個性化口腔保健措施,提高口腔護理能力,預防齲齒。
1、多吃一些纖維豐富的食品或粗糧,防止咀嚼肌功能衰退,對牙齒和身體都有好處;
2、常叩齒和牙齦按摩,充分咀嚼,使牙齒穩固;
3、堅持科學的刷牙方法。細菌殘留時間越長越容易腐蝕牙齒,我們能做的就是減少細菌停留時間,每次吃完食物10分鐘左右后刷牙;
(刷牙要從娃娃抓起)
4、使用牙線,剔除牙齒間的食物殘渣,減少齲齒在牙齒間發生的概率;
5、少吃含糖食物,少喝碳酸飲料,拒絕煙草,能戒煙最好;
6、定期進行口腔健康檢查(每半年或一年一次),失牙應及時進行義齒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