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隨筆|魏增剛?:每個人在知識和人民面前都是孩子
我以前說了這么一句話,每個人在知識的大廈面前都是瑟瑟發抖的小孩子,毛主席說過,人民群眾是真正的英雄,而我們常常是幼稚的和可笑的,這句話合起來就是:每個人在知識和人民面前都是孩子。 我的一位親人確實被人騙了。騙了之后,報案之后,我們便是譴責他了。他可能會說,我們為什么就不去逮騙子怨社會,咋就一味地譴責他呢?那么,我會說,我們除了會譴責他之外還能怎么樣呢?其實,對他的譴責也是對他的愛呀!畢竟還沒有到共產主義社會呀,怎么能就沒有戒備之心了呢? 譴責之后我便是鼓勵了。說,確實能吸取教訓,確實能把自己改變了,那么,被人騙了之后還真的值得呢! 那么這個教訓是什么?教訓就是知識!我就給他說了柳青說的一段話來:說了“人生的道路是漫長的,在關鍵處只有僅僅的幾步……”一段話,說了,一失足成千古恨一句,說了高加林栽跟頭一事。 一失足成千古恨這是真的。我說了這么一句:說社會的發展對人的要求越來越高,有人聰明一生,成績頗豐,可能會因一句話毀于一旦前功盡棄! 為什么會這樣?就是我們把自己看得太金貴了,把知識看得輕了。 路遙說過,他一生多難,屬于他自己的人生之路,他必須謹慎去走,否則,稍有不慎,便會跌入萬丈深淵之中。路遙是英雄,路遙的這話我們應該作為知識來看待。 記得以前我在故鄉時一個村里選舉,原來的干部素質太差,總是給自己撈,他有威望,有勢力,在選舉時鼓動群眾投他的票,結果呢?他落選了,群眾選了一位清廉的干部。這事我記了大半生。 我們的文友真的應該虛心向人民學習,如杜甫李白一樣把文章拿去讓三歲孩子及八十歲老當老師給我們指正一下。我們不要總是文文文氣氣的,也不要總以為自己能行,懂文學懂如何作人,把人民群眾當了傻瓜。比如有幾個文友,我向他們投稿,他們總是沉默沉默再沉默,這十分不好。 我們把人民群眾當了傻瓜,只有害了自己,只有表明我們是傻瓜。可能我們把人民群眾高高舉起,人民群眾才可能把我們捧在手中怕跌了,含于口中怕化了,以前我總是看《中國青年報》的《求實篇》,還買了《求實篇》的系列叢書,一共七本,最后一本名字叫《祝人民勝利》。朋友啊,請千萬記住:人民群眾最終都是勝利的一方! 還有就是我們真的應該有些公關常識,作者作家,作為人,是可以犯渾的,但作為公眾人物,犯了渾就應該主動向人民道歉。一一你小魏憑什么這么說?不要緊張,這也是一個知識點,任何人在知識面前都是瑟瑟發抖的小孩子。 魯迅說過,“然而,造化又常常為庸人設計,以時間的流逝來洗滌舊跡,僅使留下淡紅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 我們總是打馬虎眼,以為時間長了過去了就過去了。能過去嗎?舉個例子,我們和別人有矛盾了,我們不去澄清矛盾,不去化解矛盾,該道歉的不道歉,該溝通的不溝通,恐怕與對方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之后,也如老年閏土與老年“魯迅”一樣,僵化的關系永遠擺在那兒了。 我們生活在這個社會中,我們有時真的不要太指責別人了,當一件事情發生之后,當千夫指向我們之時,我們應該問問是不是自己犯了無法原諒的錯誤! 記得賈平凹說過,我們往往是一個人行走在前不著村,后不著店,沒有太陽星光與月亮的,刮著風下著雨雪的泥濘的路上。 有時,我們的人生之路只有自己去走,也只有自己去渡自己。我們應該謹慎謹慎再謹慎應該實在實在再實在,如果我們在知識和人民面前還是嬌滴滴輕飄飄的樣子,那么呀,知識和人民會把我們輕輕松松地摔倒,吃虧的只有我們自己。——作者生活照
作者簡介:魏增剛,男,47歲,畢業于西安鄉鎮企業大學市場營銷專業。愛好文學,一直筆耕不輟,出版隨筆散文《腳印》一書。在《扶風百姓網》《扶風微傳媒》《炎帝故里論壇》《于都詩詞》《鄉土藍田》《吉瑞墨香文化傳媒》《城市頭條》《西府文學》《新新文學》《嵐山詩話》等十余家網絡平臺發表詩歌散文1000余篇。最喜歡路遙魯迅的作品。西安市電視劇文學村村民,西安市未央區作家協會會員,西安市作家協會會員,陜西省散文學會會員。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