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盧驊:首次公開!丹東天橋溝發現日軍強拆遼寧明長城新證據

長期以來,學術界和“修我長城”等部門認為明長城損毀的原因主要有兩個因素:一方面是自然侵蝕,另一方面是人為因素。在人為因素方面,主要是來自國人對明長城的破壞。最近,遼寧丹東天橋溝東北抗聯一軍軍部舊址展覽研究室征集到一部《牛島部隊副官柳澤啟造相冊》(以下簡稱《相冊》),柳沢啟造(漢譯柳澤啟造)是日本關東軍第一師團第一聯隊(又稱牛島部隊)副官,中佐軍銜;1944年,任日軍第六十六師團第三〇四聯隊大佐聯隊長。柳澤啟造《相冊》中的兩幅原版照片證明,拆毀遼寧境內明長城的罪魁禍首是日本關東軍。

一、相關情況

明長城防御體系。網絡圖片

山海關外的明長城都在遼寧境內。關外明長城從山海關到丹東虎山明長城總長度超過1235公里,這段明長城都在遼寧境內。

明長城究竟什么樣?我們現在看到的明長城都不是原來的樣子。明長城修成后,當時還沒有發明照相術,我們只能通過反映明末的畫作一睹明長城的風采。

光緒六年(1880年)拍攝的八達嶺長城北二至北四樓。這是最早反映明長城的照片之一。丹東虎山段明長城當時應該是這樣的。

20世紀30年代的北京“北五樓”長城。丹東虎山段明長城被日軍拆毀前應該是這樣的。

上了中國郵票的丹東虎山長城是后來重修的。

上世紀八十年代,遼寧省寬甸縣虎山村村民采挖石料時發現大量古長城遺跡,震動考古界。這一發現,讓丹東這座邊陲小城又添了歷史厚重。(大型鄉土紀錄片《鄉村丹東》第四季·虎山長城。)我們現在看到的丹東虎山明長城是之后重修的。

遼西明長城植股山段遺址之一。

“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長城保護公募項目負責人,長城保護專家董耀會說,以距今最近的明長城為例,明長城人工墻體長度為6259.6公里,目前保存較好的513.5公里,只有8%;保存一般的1104.4公里,近20%;已消失的(已消失是指地面遺跡不存)1961.6公里,占到31%。”(《古長城生存狀況堪憂 明長城已有三成消失》中國城市建設網快聞 2016-09-26。)

遼寧境內明長城的四成墻體已消失。

遼寧境內明長城也曾連綿起伏蔚為壯觀。據遼寧省文物局2009年4月28日公布的遼寧境內明長城資源調查成果顯示,“遼寧境內明長城的四成墻體已消失”。遼寧境內明長城總長度超過1235公里,消失的四成墻體長約300多公里。

遼東丹東境內明長城墻體遺址之一。

位于丹東境內長達48公里的明長城也已消失。1936年至1937年間日本關東軍牛島部隊武力拆毀丹東境內明長城后,現在只在部分山區可見明長城遺址遺跡。2008年至2009年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丹東地區各普查隊對其所屬區域內的長城段落及其附屬設施進行更為詳盡的調查。據調查,“丹東地區明長城墻體總長度為48268米,現存石墻體長度15581米,堡城12座,烽火臺28座,鋪舍2座。”(陳琳:《保護長城遺址遺跡 打造丹東靚麗名片》“丹東市政協”2021年第1488期。)實際上,文中所說的“現存石墻體”以及堡城、烽火臺、鋪舍等都是遺址殘跡。而且,丹東地區明長城墻體并非都是“石墻體”,還有很多磚石體長城,也就是與北京八達嶺等地相似的磚石體明長城。從日本關東軍柳澤啟造中佐《相冊》兩幅原版照片看,被日軍拆毀的丹東明長城應該是磚石體。

遼東寬甸境內明長城墻體遺址之一。

明長城損毀的原因是什么?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長城保護公募項目負責人、長城保護專家“董耀會指出,造成這樣狀況的原因一方面是自然侵蝕,另一方面是人為因素。一些公路、鐵路等建設工程穿越長城,拆長城磚蓋房子、搭豬圈,少數違法分子偷盜、販賣明代長城文字磚,還有時下流行的攀爬野長城。”(《古長城生存狀況堪憂 明長城已有三成消失》中國城市建設網快聞 2016-09-26。)說到“人為因素”,有近因和遠因之別。上述專家說到的“人為因素”是近因。關于遠因,網上有人認為丹東虎山明長城“為努爾哈赤所拆除”。(彭皮兔:《田野長城|明長城上的名關隘 01 遼東鎮》“兔子”2021-04-26。
https://mp.weixin.qq.com/s/5hJQsCaDZXwRlD9tDlzmmw)我認為此說值得進一步探討。因為在1936年至1937年間,丹東虎山段明長城還是存在的。否則就不會出現日本關東軍牛島部隊強拆虎山段明長城的歷史了。

遼東新賓縣小夾河長城墻體遺址之一。

說到“人為因素”的原因,還有一條不能忽視,那就是在日本帝國主義武力脅迫下拆毀明長城。“據統計,抗戰時期日軍共損毀長城45公里,敵樓197座,甕城2座。”(《抗戰時的北京文物大浩劫:日軍將長城損毀拉走城墻磚》《北京晨報》2016年11月24日。)這里的統計數字,是指北京地區。遼寧境內明長城大多是日本關東軍有計劃地大規模拆毀的,在時間上要早于北京地區,在空間上要大于北京地區。

遼北鐵嶺縣老邊臺明長城墻體遺址之一。

遼寧境內明長城大體分為遼東、遼北、遼西三大段。筆者認為,遼寧境內三大段明長城都曾遭到日軍的強行拆毀,其中,以遼東地段尤為嚴重。以遼北地區鐵嶺縣老邊臺明長城墻體遺址為例,類似這種明長城墻體和敵樓宛在的情況,在遼東地區絕無僅有。

20世紀30年代戰斗在長城上的八路軍。新華社稿

日本關東軍為什么要武力拆毀遼寧境內明長城?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日本關東軍先后侵占了東北地區。1936年8月,日本關東軍第一師團第一聯隊(又稱牛島部隊)侵占遼東寬甸縣境后,發現當地抗日義勇軍和東北抗日聯軍經常借助明長城作掩護,與日軍開展游擊戰。遼寧境內特別是遼東地區明長城既可以供抗日武裝藏身休憩,又能夠作為游擊作戰掩體,對日軍構成很大威脅。日軍強拆長城的目的,既是要防止抗日義勇軍和抗聯借助長城抗日,也是要摧毀中國人民的抗日意志和決心。長城是千百年來抵御外侮的要塞,也是保家衛國精神的象征。因此,日本關東軍決意并下令拆毀遼寧境內明長城。日本關東軍壞事做絕,向來是不留痕跡的。由于缺乏歷史依據,以往對明長城被毀的原因說法不一,所幸在日軍柳澤啟造中佐《相冊》發現日軍拍攝的兩幅原版黑白照片,證明了日軍是強拆遼寧境內明長城的罪魁禍首。

牛島部隊在大錯草溝戰斗中戰死16名。

日軍強拆遼寧境內明長城之時,正是楊靖宇將軍率領東北抗聯一軍在丹東寬甸地區抗日游擊作戰最為活躍之際。其中,以楊靖宇將軍親自指揮的1936年9月29日寬甸縣大錯草溝戰斗和1937年1月28日寬甸縣天橋溝四平街戰斗最為著名。大錯草溝戰斗,日軍牛島部隊戰死16名。天橋溝四平街戰斗,牛島部隊死傷60多名。牛島部隊強拆明長城,正在這兩次戰斗前后。東北抗聯一軍兵鋒所指,日軍牛島部隊在丹東寬甸地區已窮于應對,為何還要動用兵力強迫當地百姓拆毀明長城,說明東北抗聯一軍借助丹東地區明長城作掩護,已對日軍構成了嚴重威脅,必予拆除之。

《牛島部隊副官柳澤啟造相冊》封面。

《牛島部隊副官柳澤啟造相冊》為日軍強拆遼寧境內明長城提供了新證據。丹東天橋溝東北抗聯一軍軍部舊址展覽研究室新發現和入藏的研究資料文物中,有一部《牛島部隊副官柳澤啟造相冊》,為揭開牛島部隊侵占寬甸的黑幕提供了第一手資料。《相冊》是牛島部隊副官柳沢啟造中佐的私人藏品,于近期從日本購回,共收錄原版照片175幅,其中,與牛島部隊侵占丹東地區歷史相關的照片28幅。《相冊》在第21頁存放了6幅照片,均為牛島部隊侵占丹東寬甸地區時的原版黑白照片。照片為135相機拍攝,兩幅照片規格尺寸相同,均為5×5厘米。日軍于1936年至1937年間拍攝的兩幅原版黑白照片,是最早反映丹東地區明長城的影像資料,照片證明丹東明長城是真實存在的,在1937年之前是基本保存完好的。

《日軍強拆丹東虎山明長城之一》。

《日軍強拆丹東虎山明長城之一》照片,是在丹東寬甸縣境內一處山間拍攝的,照片左上方是明長城,中間和左下方是幾個正在拆除明長城的百姓和雜亂的明長城磚,幾個日軍在現場監工和查看。其中,一個日軍官用軍刀指斥一名跪地的村民。

《日軍強拆丹東虎山明長城之二》

《日軍強拆丹東虎山明長城之二》照片,也是在丹東寬甸縣境內一處山間拍攝的,照片上一處被拆毀明長城狀如一條小路,兩個日軍官和一個便服者沿著明長城“小路”步行下山。為首的身穿日軍軍官軍服,其身后有一穿便裝風衣者,之后是一個日軍官。照片右側有一個當地村民,身旁有一頭毛驢相伴,毛驢背上馱載著長城磚,顯然是用毛驢往山下馱運長城磚。

《相冊》中《日軍強拆丹東虎山明長城》兩幅照片頁面。

關于《日軍強拆丹東虎山明長城》兩幅照片的初步分析。第一,照片原收藏者是日軍牛島部隊副官柳澤啟造中佐。第二,照片拍攝者是日本關東軍第一師團第一聯隊即牛島部隊人員,或為日軍隨軍記者,姓名不詳。第三,照片拍攝時間。牛島部隊是1936年8月侵占寬甸的,從兩幅照片上日軍身穿風衣、頭戴棉軍帽、搬磚人厚實衣著(疑似棉衣)看,拍攝時間在1936年12月至1937年1月間。第四,照片拍攝地點應在丹東虎山明長城及其附近地域。虎山在當時和現今均隸屬于寬甸縣。《日軍強拆丹東虎山明長城之一》拍攝地點應為虎山明長城,照片上有高墻和明長城垛口,高墻高度約三四米,墻體寬度在3米左右。墻體下部墻基為石砌,垛口為磚砌。聯系到《日軍強拆丹東虎山明長城之二》照片,照片拍攝位置應在虎山明長城附近。被拆毀虎山明長城具體地點,尚待勘驗。第五,丹東虎山明長城是在日本關東軍牛島部隊武力脅迫下拆毀的。《日軍強拆丹東虎山明長城之二》照片上的人物,前為身穿日軍軍裝風衣,佐官模樣,疑似牛島部隊副官柳澤啟造。中間穿著便裝風衣者,疑似偽寬甸縣公署日本參事官山巖。其后之身穿日軍軍服、足登長筒皮靴、腰挎軍刀者系尉級軍官。兩幅照片中的日軍官頭戴戰斗帽或棉軍帽。從有人在拆磚,有人在運磚看,虎山明長城處于拆毀過程的收尾階段,但并未結束。照片是日軍拍攝的,又是日軍佐官收藏的,照片上日軍和軍刀的出現,特別是日軍官用軍刀指斥當地村民的鏡頭,證明虎山明長城是在日軍武力脅迫下拆毀的。初步結論:這是國內發現的反映遼寧境內明長城的早期影像資料,是由日軍拍攝的反映在日軍脅迫下強拆遼寧境內明長城的早期照片,是日軍強拆遼寧境內明長城的鐵證。

2016年11月24日《北京晨報》截圖。

被拆毀的明長城磚去了哪里?2016年11月24日《北京晨報》發表《抗戰時的北京文物大浩劫:日軍將長城損毀拉走城墻磚》一文,稱“城磚裝上火車,向長城外偽滿洲國方向開去。共運走三車皮。”這三車皮長城磚運到偽滿洲國后的下落不明。

《晉察冀的控訴》圖源:中國軍網

被日軍強拆的丹東虎山段明長城磚的去向大致有兩個:一個是逼迫當地居民拆毀明長城后,允許他們用于民居建筑。還有一個是用于修建日偽軍崗樓、炮樓、碉堡以及其它軍事建筑和設施。這幅《晉察冀的控訴》照片拍攝于1942年。日軍為了進一步“蠶食”控制我冀中抗日根據地,在大平原上構筑炮樓、碉堡數千座。敵人的炮樓是怎樣修起來的?作者在冀中安平縣拍攝的這幅照片作了最明確有力的解答。畫面的左邊是被日軍拆毀的一排排民房,右邊是敵人剛剛修起的一座座炮樓。丹東地區在日偽時期修建了許多軍事用途的建筑,這些建筑材料是否來自虎山段明長城磚,尚待調查核實。

二、相關建議

第一,應加強遼寧境內明長城田野調查。出了山海關,明長城都在遼寧境內。對遼寧境內明長城的田野調查,既應注重對現存明長城遺址遺跡遺物的調查,還應加強“人為因素”對明長城損毀原因的調查,特別是在日本關東軍主使下大規模拆毀遼寧境內明長城的具體情況,還有待于深入細致的調查取證。除了收集中文和日文檔案圖文資料外,還應加強對健在目擊證人的調查訪問。由于健在目擊證人年事已高,此事應抓緊進行,抓緊搶救健在目擊證人的口述資料。

第二,應專題研究日軍強拆明長城歷史。事實證明,遼寧境內明長城被毀,罪在日本關東軍。以往談到明長城被毀的原因,大都歸罪于明長城附近居民,這是不公道的。有些機關單位和主流媒體甚至忌諱討論這一話題,很怕承擔明長城保護不力的責任。實際上,遼寧境內明長城被毀的主要罪責在于日本帝國主義,在于日本關東軍殘酷鎮壓東北抗日義勇軍和東北抗日聯軍所致。拆毀遼寧境內明長城,應該不是日本關東軍第一師團第一聯隊即牛島部隊單方面的決定和行動,其背后的黑手應當是日本關東軍司令部。沒有日本關東軍司令部的授意和許可,牛島部隊不會單方面決定和行動。日偽時期,遼寧境內明長城所在地區都在日本關東軍統治之下。遼寧境內明長城被毀,日本關東軍司令部是脫不了干系的。對于日本關東軍以武力脅迫當地中國人拆毀明長城的歷史,除了日本關東軍自己拍攝的兩幅原版照片以外,還需要提供更多檔案圖文及實物資料,使得相關歷史證據更為充實、豐富并加以固化。這方面的工作,還請相關主管部門和單位積極組織協調和推動,力求取得新進展,獲得新證據。

第三,應發起民間對日索賠行動。遼寧境內明長城主要毀于日本關東軍的武力脅迫,這是不容置疑的。待條件和時機成熟時,建議以民間團體和民間人士的名義,在國際法律工作者和律師團的協助下,發起對日索賠行動。

(作者是遼寧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丹東天橋溝東北抗聯一軍軍部展覽研究室負責人。)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關東軍虎林駐軍照片
大觀園:【遼園】【遼寧21】【丹東、長城、鴨綠江】
遼寧丹東山上
長城最東端---丹東長城
勿忘國恥!一組侵華日軍的老照片
【每天老照片】-1萬-3403-正在圍剿東北抗聯戰士的日寇實拍照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张家口市| 曲沃县| 获嘉县| 四平市| 崇义县| 福鼎市| 南昌市| 长宁县| 诸城市| 突泉县| 阳江市| 深泽县| 定远县| 会泽县| 方山县| 沭阳县| 翁源县| 水富县| 怀安县| 徐汇区| 上高县| 临桂县| 渝中区| 鸡泽县| 华蓥市| 富民县| 新宁县| 泗阳县| 定西市| 元朗区| 恩施市| 牡丹江市| 阿拉善盟| 德清县| 甘德县| 新干县| 洛隆县| 漠河县| 海南省| 石家庄市| 吉木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