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武器戰爭,簡稱“核戰”。
在核武器歷史上,曾被使用的戰爭中只有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廣島市原子彈爆炸、長崎市原子彈爆炸。人類可猜測以后的核戰類型,肯定是用于兩方均擁有核武器的前提情況下,核戰爭可能是速決的,也可能是持久的核彈的力量固然是可怕的,但要毀滅地球也并非容易。
人類從第一枚核彈爆炸至今,已經進行過 2000 多次核試驗,包括我們中國的 45 次,其中包括前蘇聯在新地島曾經試爆過 5000 萬噸級的氫彈,但就是這顆超級氫彈,也沒有把新地島炸平,對整個地球而言更沒有多大影響。
照此推理,科學家所預言的核冬天,就是在爆炸 2000 枚核彈,也許也不會到來,更別說把地球毀滅,但地球文明也在不斷地向前“沖刺”,或許在未來,但也只是一種概率性事件。
2000 多次的核試驗所產生的爆炸威力,只需 1 顆彈頭就可以達到。而某一天,如果人類造出了 2000 個這樣的“超級微彈頭”,那么,地球的末日也不敢說一定會發生。
按照這樣的邏輯,我們來預測一下,未來真的發生核戰爭之后,會出現哪些“悲慘”的后果
1. 核冬天,核世界大戰可以徹底改變地球的氣候。
原子彈的爆炸會將灰塵帶入高層大氣中,如果發生多次爆炸,在地球上將覆蓋厚厚的一層煙霧和灰塵,這樣會阻止陽光進入,于是地球溫度將大大降低,就像極度深寒持續300年。
2. 結束光合作用。
將對植物產生直接后果,沒有陽光進入,植物將不能進行光合作用。
3. 氧氣減少。
既然植物都不能進行光合作用了,那氧氣就會減少了,那時候人類將瀕臨滅亡了。
4. 溫室效應。
植物不能轉化二氧化碳,大氣濃度將增加,反過來會增加溫室效應。
5. 食物鏈被打破
核戰爭將徹底改變食物鏈,因為植物不能進行光合作用,于是食草動物沒有植物可恥,很快也會滅絕,那么接下來,食肉動物沒有了食草動物吃,便會同類相食,結果就會全部被滅絕。
6. 人類滅絕。
沒有植物和動物,人類不能養活自己,饑餓可能是我們滅絕的原因。
7. 紫外線。
核戰爭也可能永久損害臭氧層,臭氧層可以阻擋紫外線,一旦臭氧層被破壞,紫外線輻射將直接威脅人類的生存;
8. 昆蟲統治地球。
一些物種將在核戰爭后消失,但其他抗輻射的物種將生存下來并且成為地球統治者,比如蝎子、螞蟻、蟑螂什么的,當然還包括昆蟲界的混世魔王七星瓢蟲。
9. 新物種
核輻射可能會使一些動物產生變異,進而誕生出一種新物種。
10. 人類回到石器時代
愛因斯坦曾說:我不知道會用哪些武器,但第四次世界大戰中人們肯定是使用的木棍和石塊兒。
總之,不論是哪種結局,核戰爭毀滅地球的時代距離我們還是太過于遙遠,有核戰爭毀滅地球恐懼癥的同學可以稍微放松一下,這種毀滅遠比你想象的更加遙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