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癡迷牛糞的印度人:過節用牛糞做餐具,洗牛糞浴、打牛糞戰

印度人對牛糞有多癡迷?可能絕大多數人都想不到,印度人對牛糞的癡迷程度已經接近癲狂,說終身都離不開牛糞也不為過,以至于過個節日都要用牛糞制作燈盞和洗澡,再來一場類似中國人打雪仗一樣的牛糞戰。

(正在吃飯的朋友就別往下看了,以免影響胃口)

在中國人印象中,印度最有名的節日應該是象神節和灑紅節(又稱色彩節),但實際上,印度人最喜歡、規模最大的節日卻是排燈節,因為排燈節是印度教、錫克教、耆那教以及少部分佛教徒(金剛乘)共有的節日,占印度總人口的85%,也是印度28個邦少有的共同法定節假日之一。

目前已知排燈節最早的記載是古印度梵語文獻《太陽日》,文獻中詳細記載了公元1世紀左右的古印度人是如何把豐收節與排燈節拆分,再融入印度日歷的“屠妖節”、“驅魔節”、歡樂日、沐浴日、“女財神節”,以及兄弟節等等節日,簡單的說,排燈節其實是綜合性的印度節日統稱,在每年的10-11月期間,共持續5天時間。

由于印度民族繁多,排燈節的習俗也是五花八門各有各的亮點,但有三個習俗是大家共同遵守的:在恒河中用牛糞沐浴,用牛糞制作燈盞,再用牛糞相互涂抹祝福對方。之所以與牛糞息息相關,除了印度教將牛視為“神圣之物”外,還有不少印度神話認為牛糞形容成具有“凈化心靈和身體”的作用。

排燈節第一天是沐浴日,早期的印度教徒會先把房屋粉刷一遍,然后帶著滿身的顏料去恒河邊洗澡,洗牛糞浴的傳統有兩個說法,其一是宗教文化,也有專家認為是古印度人利用了發酵后的牛糞有機物,迅速溶解顏料成分達到清潔目的。

在殖民期,英國的威廉爵士還專程研究了排燈節的牛糞浴傳統,報告中曾指出“無數印度人將牛糞烘烤成丸狀,浸入恒河后再用來涂抹全身,在此之后的5天里都不會在洗澡”,當然,我還注意到威廉爵士的最后一句話:恒河沿岸臭氣熏天。

這也是外國游客很少參加排燈節的主要原因,試想一下,那幾天的印度人是什么味道?

2016年有個印度經濟教授做了一份調查,指出排燈節給印度帶來大量的就業崗位,要求印度政府不應削弱這個節日的規模,應提倡為全民節日,其中首屈一指的就是牛糞行業。

在排燈節的前一個月,印度各個邦城的農婦紛紛放下農活四處尋找牛糞,將其曬制成餅后統一賣給收購商,收購商再把收來的牛糞賣給牛糞雕刻師,制作出來的各種像、牌以及器皿等等,就是家家戶戶必不可少的排燈節祭祀品。

與祭祀品比起來,制作最多的卻是牛糞燈盞和牛糞杯,2018年在印度旅行時,我的向導就告訴我:每家每戶都要買,排燈節要過5天,燈盞至少要每個人買3個,牛糞杯等等餐具只要一個,留在家里長期用。

牛糞燈盞的制作工藝相對簡單,畢竟是一次性消費品,牛糞餐具則需要添加陶泥、香料等等,據說很適合飲用紅茶,別有風味(誰試過了評論說說是啥口味)。

印度的牛糞產業大概從1996年開始迅速發展,目前以加爾各答的從業者最多,大概有3-4萬專職工人,主要產品有各類牛糞餐具、飲品小吃以及工藝品等等。如果想體驗的游客,也可以去加爾各答報名牛糞工廠一日游,記得戴上口罩。

排燈節第二天開始就可以點牛糞燈,部分地區從第一天一直點到最后一天,分各個民族各個宗教文化不同,排燈節的叫法也有略微差異,比如印度教稱“屠妖節”,耆那教稱之為“驅魔節”,而錫克教則供奉神話中解救16000名婦女的克里希納“女神”,這個“女神”同時還是錫克教中的“財神”,因而又名“女財神節”。

第三天是制作節日美食和小吃的日子,印度教徒會用面粉、鷹嘴豆、牛奶、黃油和蜂蜜制作糖果,在點燈時逐一送予他人表達祝福。條件好的家庭會使用可食用銀箔來包裝糖果,或將其供奉于寺廟之中。

這一天是印度人最熱鬧最隆重的日子,不僅全國放假,企業工廠還要給員工發放特別獎金并贈送禮物,年輕人與兒童挨家挨戶的拜訪長輩,而長輩們也要給來訪者糖果和紅包。

臨近傍晚時,人們會盛裝出門去指定的排燈廣場點燈,也有部分城市把寺廟四周列為排燈地點,孟加拉的印度教信徒稱這一天是“戰神日”,即神話中打敗“惡魔”的“卡利戰神”,因此會有不同程度的狂歡慶祝活動。

第四天是豐收節,城里的居民因政府規定禁止大規模點燃明火,逐漸變成類似購物消費的日子,大街小巷張燈結彩好生熱鬧,我在巴厘島時還聽人說過,當地人過豐收節要出海捕魚,捕的越多代表來年運氣越好。

而鄉下人沒有明火禁令,可以隨意聚集在一起點燃篝火肆意慶祝,據說篝火點得越旺,來年收成就會更好。在印度西北部一些農村又管這一天叫歡樂日,家中有新婚子嗣的家庭,父母要宴請新婚夫婦飽餐一頓,而丈夫也要給妻子買禮物以示祝福。

第五天是兄弟節,異性兄妹姐弟之間要互贈禮物,代表其中一人終歸要離開這個家庭,而同性兄弟姐妹之間只需要為對方禱告祝福即可。印度知名作家品奇曼曾經在著作《印度傳統》中寫道:兄弟節是印度家庭最大的節日,所有成員在當天必須要回到家中與親人相聚,遠嫁或遠居的家人也會在這一天約定時間看望對方。

當這些儀式全部完成后,才會進入最終環節:牛糞戰。

在此之前,每個村鎮會集資購買數十噸牛糞,用水澆透牛糞使其具有黏性后才能用來護擲,如果說老人與兒童不太方便參加前幾天慶祝的話,那牛糞戰則屬于人人都必須參加的“戰斗”。在印度人眼里,當天被越多牛糞砸到身上,代表受到的祝福越多,納卡拉鄉村甚至連房子和車子都被涂滿牛糞。

由此可見,印度人對牛糞有多么的癡迷。

(紀實類旅游長文不好寫,希望能得到您的關注,點贊、收藏、轉發和評論)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傳統文化】中國傳統節日與習俗一覽表
全球神秘蛇文化
臟亂差or不可思議 印度到底是個什么地方?
清明節習俗
印度人平均壽命是多大?
喝了這碗恒河水,來世還做印度人!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邵阳县| 沐川县| 永济市| 枣强县| 上杭县| 虞城县| 辽阳市| 进贤县| 正阳县| 太康县| 中方县| 惠东县| 乐平市| 元氏县| 龙陵县| 榕江县| 濮阳县| 丹阳市| 徐水县| 墨竹工卡县| 罗定市| 江山市| 宁河县| 合作市| 临高县| 龙南县| 虹口区| 基隆市| 盐源县| 镇平县| 芒康县| 赣州市| 中江县| 望江县| 黄平县| 前郭尔| 长汀县| 桂阳县| 西青区| 包头市| 什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