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lar pregnancy
葡萄胎又稱水泡狀胎塊,是一種異常的懷孕狀態。妊娠后胎盤絨毛滋養細胞增生、間質水腫,而形成大小不一的水泡,水泡間借蒂相連成串,形如葡萄而得名。
(葡萄胎大體形態)
葡萄胎是良性疾病,多見于20歲以下以及40歲以上婦女。具體病因還在研究中,可能與營養狀況、社會經濟因素、年齡、雌激素等因素有關。
葡萄胎分為完全性葡萄胎和部分性葡萄胎。
(完全性葡萄胎和部分性葡萄胎對比)
完全性葡萄胎:
染色體核型為二倍體,均來自父系,但其線粒體DNA仍為母系來源。染色體父系來源是滋養細胞過度增生的主要原因。
1 | 巨檢:水泡狀物大小不一,占滿整個宮腔,其間有纖細的纖維素相連,形似葡萄。無胎兒及其附屬物或胎兒痕跡。 |
2 | 鏡檢:①絨毛間質高度水腫;②滋養細胞不同程度的增生;③間質內無胎源性血管。 |
部分性葡萄胎:
染色體核型90%以上為三倍體,多余的一套染色體也來自父方。
1 | 巨檢:部分絨毛呈水泡狀,仍保留部分正常絨毛,伴有或不伴有胚胎或胎兒組織。 |
2 | 鏡檢:①部分絨毛水腫;②滋養細胞輕度增生,常僅為合體滋養細胞增生;③間質內可見含有有核紅細胞的胎源性血管;④可見胚胎和胎膜的組織結構。 |
(完全性葡萄胎(左)和部分性葡萄胎(右))
葡萄胎癥狀
01
停經后陰道流血:
多數患者停經2~4個月后發生不規則陰道流血,開始量少,易被誤診為先兆流產。以后逐漸增多,且常反復大量流血,有時可自然排出水泡樣組織。
02
子宮異常增大、變軟:
大部分葡萄胎患者的子宮大于相應月份的正常妊娠子宮,且質地較軟。
03
妊娠嘔吐:
由于增生的滋養細胞產生大量HCG,因此嘔吐往往比正常妊娠為重。
04
子癇前期征象:
又因葡萄胎患者子宮增大速度快,子宮內張力大,因此妊娠中、早期即可出現妊娠期高血壓疾病。
05
甲狀腺功能亢進:
少數葡萄胎患者出現輕度甲亢,但出現明顯的甲亢體征僅約2%,葡萄胎清除后癥狀迅速消失。
06
腹痛:
當葡萄胎增長迅速、子宮急速膨大時可引起下腹脹痛。葡萄胎將排出時,因子宮收縮而有下腹陣發性疼痛。
07
卵巢黃素化囊腫:
葡萄胎患者由于大量HCG的刺激,雙側或一側卵巢往往呈多發性囊腫改變。一般不產生癥狀,偶有急性扭轉致急腹痛。
葡萄胎檢查
根據停經后不規則陰道流血,子宮異常增大變軟,子宮5個月妊娠大小時尚摸不到胎體,聽不到胎心,無胎動,應疑診為葡萄胎。妊娠劇吐、孕28周前的先兆子癇、雙側附件囊腫均支持診斷。若在陰道排出物中見到水泡狀組織,葡萄胎的診斷基本可以確定。
1 | 超聲檢查: 是常用的輔助檢查,最好采用經陰道彩色多普勒超聲。完全性葡萄胎無妊娠囊或胎心搏動,呈“落雪狀”或“蜂窩狀”。部分性葡萄胎可在胎盤部位出現由局灶性水泡狀胎塊引起的超聲圖像改變,胎兒常畸形。 |
2 | 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測定: 正常妊娠時,受精卵著床后數日便可分泌hCG,隨著孕周增加,hCG滴度逐漸升高,在8~10周達到高峰,持續1~2周后開始下降。但葡萄胎者在停經后8~10周體內的hCG持續上升,并且高于正常的孕周。 |
葡萄胎處理
01
清宮:
由于葡萄胎子宮大而軟,易發生子宮穿孔,故采用吸宮術而不用刮宮術,具有手術時間短、出血少、不易發生子宮穿孔等優點,比較安全。
02
預防性化療:
不常規推薦。可降低高危葡萄胎發生滋養細胞腫瘤的概率,僅適用于有高危因素和隨訪困難的完全性葡萄胎患者。
葡萄胎患者治療后的定期隨訪非常重要,便于早期發現惡變或殘留的水泡狀胎塊。至少隨訪1年,需定期測定HCG,葡萄胎清宮后每周一次,直至連續3次陰性,以后每個月一次共6個月,然后再每2個月一次共6個月。還需要詢問病史并進行相關檢查。
正常情況下,葡萄胎排空后,血清hCG穩定下降,首次下降至正常的平均時間為9周,最長不超過14周。若葡萄胎排空后hCG持續異常要考慮妊娠滋養細胞腫瘤。
單次葡萄胎后復發風險較低,經過至少6個月的可靠避孕后可以再次妊娠。
總之,
葡萄胎是可診可治的良性疾病,
盡早就醫,
不必過分恐懼,
具體預后建議咨詢婦產科醫生。
參考文獻:
[1]高喜梅. 經陰道超聲聯合血清β-HCG測定對稽留流產和葡萄胎的早期診斷價值[D]. 山西醫科大學, 2016.
[2]張旭晨. 萄萄胎五問[J]. 家庭醫學, 1996.
[3]董穎, 張爽, 王美玲,等. 水泡狀胎塊及相關異常妊娠孕早期胎盤組織的病理特點[J]. 北京大學學報:醫學版, 2011, 43(2):5.
文案:劉康蔚
排版:劉康蔚
圖片源于網絡
病理擷趣Id
PATHOLOGY_FUD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