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炎是老年人的常見病,一說到關節炎很多人首先只會想到膝關節炎、肩周炎等。其實在60歲以上的骨關節炎患者中,髖關節炎占了近30%,且女性比男性更易得。
這幾天遇到幾例髖關節炎病人,都怕自己是股骨頭壞死,行核磁檢查后才發現是髖關節炎。
髖關節骨性關節炎誤診為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概率很高,兩者的癥狀和體征相似,影像學上的檢查又難以辨別,故應該多從幾個方面進行鑒別診斷。
(1)病因不同
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是由髖關節外傷、應用激素、過量飲酒、風濕病、血液系統病、潛水病、燒傷等因素,使股骨頭及其附近血管遭到堵塞破壞,造成骨細胞血液供應不斷減少,骨組織不斷壞死,無新骨生長。 而先天性髖關節發育異常并髖關節骨性關節炎則是由于關節退變,軟骨被破壞后才發生的慢性炎癥,軟骨下及關節周圍有新骨形成,繼發于髖臼、股骨頭先天性發育不良,臨床十分常見,多發生在青春期、產后、更年期的女性,有一定的遺傳傾向,具體誘發原因不明。
(2)臨床表現不同
兩者癥狀和體征極為相似,股骨頭壞死前期無癥狀或癥狀較輕,一旦出現癥狀,則進展較為迅速,幾個月可見病情變化。而髖關節骨性關節炎一般病史較長,年齡較大,動態觀察股骨頭變形進展緩慢,繼發于髖關節先天性發育不良的髖關節炎,常常累積十幾年才出現癥狀,某些刺激因素會加速的髖部關節炎病變進程。
髖關節炎的癥狀是這樣的:
1、主要是髖部臀部的疼痛,有可能出現大腿的腹股溝部,大腿根部疼痛,有的還放射到大腿前大腿外,但一般不超過膝關節。
2、伴隨癥狀主要是負重的時候出現疼痛,如行走和站立的時候出現臀部的疼痛,特別是邁步的時候感覺髖部疼得比較厲害。穿鞋的時候,在大腿外展外旋位置可能疼痛會加重。
3、在急性期夜晚休息時都會感覺到很疼痛。
4、非急性期走路和站立時疼痛會加重。
5、主要是酸痛和困痛為主,比較嚴重時會影響到活動和休息。
髖關節炎的治療
治療的原則是緩解或解除髖關節疼痛,改善髖關節活動度以及重建髖關節功能。其中輕、中度髖關節炎可以采用非手術治療,包括非藥物治療和藥物治療。
非藥物治療主要有避免長時間跑、跳、蹲,避免頻繁地爬樓梯、登山、跳廣場舞,避免負重劇烈活動等加劇軟骨磨損的生活方式,控制飲食和合理的功能鍛煉,適當減輕體重,推薦慢走、游泳和平路騎自行車等運動,另外,采用手杖、拐杖、助行器等能夠減少受累關節的負重,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癥狀。
藥物治療則主要包括各種抗炎藥、軟骨保護藥以及中醫藥的特色辨證治療。
非手術治療無效、疼痛持續或加重、關節功能受限甚至畸形者則推薦外科手術治療,全髖關節置換術是髖關節炎的終極治療方案,適用于各種原因導致的晚期髖關節骨關節炎、疼痛明顯、功能嚴重受損、經嚴格保守治療無效的患者。
結語
大腿根部疼痛,千萬別忽視髖關節炎,尤其是無外傷史的中老年患者更要引起高度重視,同時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防寒保暖、調節運動方式,若出現反復髖關節疼痛等癥狀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