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辦這個公眾號的目的就是想以自己的親身經歷與大家一起探討在當下這個時代如何當父母。
總有網友發消息或留言詢問我是一個什么樣的爸爸,該如何定位自己。
這個問題一直在我腦海里,我與很多當爸的都不同,因為我是一個“三不”爸爸。
何為“三不”?不逼迫孩子上培優班,不主張節假日刷題,不讓孩子熬夜學習。
大家看到這“三不”,第一反應可能是不相信,第二反應可能是不可思議,第三反應可能問你的孩子教的怎么樣。
確實,在多數人的想象里,做到這“三不”,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這“三不”的結果一定是孩子學習成績怎樣,能在高考中勝出嗎?
我先打消大家的疑慮,我的孩子從小學到初中成績一直中上等,稱不上是尖子生、學霸,但一直保持著較好的成績,后勁十足。高考以600分的成績進入全國排名前三十的一所重點大學,學的是全國排名前五的專業。
有的父母會說,這怎么可能?一個不上培優班、一個不刷題、一個不熬夜的孩子能做到這一點嗎?
答案是肯定的,我的孩子做到了!
先說第一個“不”——不逼迫孩子上培優班。
如果讓孩子選擇,自己愿意去培優班的孩子沒有幾個,絕大多數都是父母逼迫孩子的。很多父母認為,孩子上了培優班,成績就有保障了,就能考個好成績,上個好大學。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
如果不解決孩子的學習動力(內因)和學習習慣(外因)兩大問題,上培優班的作用是不大的。
我的一個觀點是,學習問題就在課堂上45分鐘內解決。只要在這45分鐘能解決的,就不需要上培優班。如果這45分鐘不能解決,課外培優班或許有用,但不能確保。
很多父母忽視了課堂45分鐘的重要性。向課堂45分鐘要效益,這是我一直給孩子灌輸的學習觀。即上課45分鐘認真聽講,集中精力,學深學透,融會貫通,在課堂解決問題,不放到課下。
所以,孩子上課養成了好習慣,學習效率很高,學習內容都能在課堂上很好地掌握,這樣就根本不需要再上什么培優班。
再說第二個“不”——不主張節假日刷題。
我的孩子節假日、雙休日都沒有上培優班,那么應該在家里刷題吧。錯!我非常反對讓孩子在節假日里刷題。
我記得很清楚,初二時,有一段時考試卷很多,在學校做不完,孩子就拿回了家里。即使拿回家里,也刷不完。
我就問孩子,試卷上的題目會不會,考試時能不能順利完成。孩子說可以,上面的題目都做過。我就說,那你就不用刷了。孩子說,不刷老師不愿意啊。我說,我給老師說,你只管做你該做的事情。
有的父母可能納悶了,做試卷刷題不就是學生該做的事情嗎?我認為不是。節假日里,該做的事情或者說比刷題更有意義的事情有很多,比如帶著孩子一起出去旅行,比如與孩子一起去運動,比如讓孩子多讀一些好書,等等。
我認為,這同樣是重要的學習,不亞于在學校的學習,不亞于在家里刷題。
因此,節假日我從來不逼孩子刷題。刷題是最害人的,但很多父母寧愿害自己的孩子。
最后說說第三個“不”——不讓孩子熬夜學習。
現在孩子學習壓力大,很多父母抱怨說,孩子的作業寫到半夜十二點還不寫不完。如果是高中生,學習到半夜十二點還能理解。但現在是很多小學生都寫到半夜十二點。
這就是熬夜學習!
我堅決反對。孩子上幼兒園起,我就樹立了一個觀點:早睡早起吃早飯。為什么要這樣啊?身體好!
睡覺對孩子來說是第一重要的事情。很多父母還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的重要性。我認為,只要睡好覺,才能學習好。覺都睡不好,學習一定差。
一些學生上課效率差,究其原因就是因為沒有睡好覺。上課沒有精力和精神,總想打瞌睡,怎么能學好。上課學不好,培優班來解決,熬夜來解決,這就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
大家試想一下,孩子上了一天課,就相當于大人上了一天班。我們大人上了一天班,回到家里是什么感覺,要休息,啥都不想干。孩子呢,更需要休息,更需要放松。不然,第二天怎么會有精神和精力學習呢?
因此,小學低年級時,我規定孩子晚上9點前上床睡覺。高年級時,9點半之前。初中時,10點前上床,最遲不能超過10點半。高中時,11點前要上床睡覺。
有父母會問,作業做不完怎么辦?這樣的情況還真不多。小學不存在這樣的問題,初中有過一段,即初三準備中考那一段,每天試卷多,刷到半夜也刷不完。我就說刷不完就不刷,睡覺最要緊。先睡好覺,養足精神第二天再刷題。
兒子擔心老師說他,我就給老師打了招呼,說明情況后,老師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