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黃鳳娜
師:劉力紅教沒
黃家詔副教授
研究方向:六經辨證理論與臨床研究
完成日期:2005年4月30日
3.1從太陽論治
太陽為開,主管陽氣的升發,陽氣的收斂以升發為前提,因此對于
難入睡的治療,就可以通過治太陽來調陽明。如《開啟中醫之門》就記載李陽波的一段話:“陽明的合與太陽的開正好相反,但是,兩者是相互影響的,沒有很好的開,就不會有很好的合,所以,有時候從現象上看是陽明不合病人失眠,而實際上這個不合是由于太陽不開造成的。這個時候就要用調開以治合的方法。我曾經用麻黃、細辛二味藥治好失眠,就是通過開太陽來合陽明1."
太陽開啟使陽氣升發并漸趨于體表,成為抵御外邪侵犯的藩籬。如果能在太陽的階段就能夠驅邪外出,就能杜絕病邪內傳的道路。故《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曰:“善治者,先治皮毛11"前賢亦稱百病當先解表,開門逐盜。觀《傷寒論》太陽篇條文幾乎占全文的一半,就可見一斑。有關失眠的治療就有不少是放在太陽篇中。如61條干姜附子湯證,
71條,76條梔子豉湯證及79條之梔子厚樸湯證,86條之發汗禁忌,112條之桂枝去芍藥加蜀漆龍壯救逆湯證。觀這幾條條文,都是在太陽病誤治之后造成的“不得眠”,太陽與少陰相表里,太陽病誤治,常常會波及少陰。如38條大青龍湯的將息法提到“若復服,汗多亡陽,逆虛,惡風,煩躁,不得眠/”又如61條干姜附子湯證,是太陽病汗出太過,傷及少陰之分。
心為陽中之太陽,心病多放在太陽篇中討論。心主神志,心不安則不能寐。太陽病誤治,熱邪擾動心陽,如76條梔子鼓湯證,鄭欽安"云:“梔子豉湯一方,乃坎離交濟之方,非涌吐之方也,夫梔子色赤,味苦,性寒,能瀉心中邪熱,又能導火熱之氣下交于腎,而腎臟溫。豆形象腎,制造為豉,輕浮能引水液之氣,上交于心,而心臟寒,一升一降,往來不乖,則心腎交而此證可立廖矣。仲景以此方治汗吐下后虛煩不得眠,心中懊儂者,是取其既濟之功。”又如112條之桂枝去芍藥加蜀漆龍牡救逆湯證,乃火劫導致心神不安。如《素問.舉痛論》所說:“驚則心無所
倚,神無所歸,慮無所定,故氣亂矣 u ”神無所歸則臥起不安,曹穎甫
稱此方是用“龍牡以收散亡之陽,蜀漆以去上竄之痰,而驚狂乃定;于桂枝湯原方去芍藥者,方欲收之,不欲泄之也?!惫噬癜矂t得寐。
3.2從陽樞論治
少陽為舊樞,陽氣從厥陰轉出,必借少陽的樞轉而能升發;陽氣由
斂降到沉潛入陰,亦非少陽為其樞轉不能。清·鄭欽安言:“蓋少陽為樞,有樞轉陰陽之道”,因此少陽樞病,陽出陰或陽入陰皆可能發生障礙,從而影響到睡眠。善治者,可以從樞機調治太陽陽明的病變,《傷寒論》中以小柴胡湯為基礎的化裁方一共有七個,柴胡桂枝湯是從樞開太陽,小柴胡湯加芒硝是從樞合陽明。所以,通過從樞治療開合的病變,也可以達到改善睡眠的目的。如《名醫類案》記載許叔微一醫案:“一人患傷寒,目痛鼻干,不得臥,大便不利,尺寸脈俱大,已數日,一夕汗出。以大柴胡湯二帖而愈 n .”本案以大柴胡湯同治少陽陽明,樞機恢復正常,陽明得降,故諸證皆愈。
3.3從太陰陽明論治
太陰陽明一開一合,生理上相互協調,病理上亦相互影響。凡外邪侵襲、勞逸失度、飲食不調往往導致脾胃納運失調,升降失司。睡眠一事,乃陽氣入陰使然,非陽明斂降、太陰開啟不能,且二者必要相互協調。若二者失司,陽明不降,太陰不開,升降乖戾,則睡眠不能。因此太陰陽明常常同治。導師常以半夏瀉心湯為治?!秱摗?49條:“傷寒五六日,嘔而發熱者,柴胡湯證具,而以他藥下之,柴胡證仍在,復與柴胡湯。此雖已下之,不為逆,必蒸蒸而振,卻復發汗而解。若心下滿而硬痛者,此為結胸也,大陷胸湯主之。但滿而不痛者,此為痞,柴胡不中與之,宜半夏瀉心湯 n .”該條文無一處提及失眠,但它能升陰降陽的機理顯而易見。方中的主藥半夏功善開結,如《思考中醫》所說:“能夠打開上下交通的道路,上下的道路打開了,交通起來就比較方便t1."黃連、黃芩苦寒清熱,能使陽明之熱降;人參干姜、炙甘草、大棗甘溫補土,用于補太陰之虛。既能恢復太陰陽明之正常開合,則陰陽可調,何愁失
眠不治?故導師說此方“不治寐而寐自治,不安神而神自安也 un 。臨床用此方有一的據,即脈弦滑長?!峨y經·四難》曰:“脈有陰陽之法...◆●·滑者陽也,長者陽也.”弦脈屬陰,三種脈象并見,意味著陰陽不能調和,陽獨盛于上,陰獨寒于下。例:魏某,男,31歲。失眠七、八年,口腔、舌邊潰瘍反復發作,便爛,余無所苦。舌略淡暗,苔薄白,脈弦滑長。雖有潰瘍似是熱象,但又便爛,舌象亦是寒象,其脈象正提示了陰陽不能調和。于是投半夏瀉心湯。上方七劑后大便轉調,潰瘍發作次數漸少,繼續守方治療,以睡眠逐漸好轉而告愈。
又有太陰獨病者,太陰虛寒則不能藏養陽氣,多表現為難入睡或者臥寐不安?!秱摗诽幉【V要即指太陰虛寒言,治宜四逆輩。臨床見太陰虛寒的失眠患者,治療從溫養太陰入手,恢復其“藏”的功能。例:戴某,女,63歲。寐差,心悸,疲勞后加重。納可便調,舌正紅,苔薄,脈左滑,右不耐按。辨為中虛飲停,太陰開機失常之證,宜建中氣兼化痰飲。方用歸芪建中湯以固其中氣,加茯苓白術化其痰飲。守方十余劑后心悸漸止,睡眠逐漸好轉。
又有陽明獨病者,陽明和太陰相表里,陽明喜潤而惡燥,太陰則喜燥而惡濕。故燥濕相濟則太陰陽明皆能得安。反之,陽明不得濕助,燥氣太過,使陽明合機障礙,就會導致陽熱亢盛于外,不能斂降。因此導師總結陽明病的特點是“熱”和“不降”,前者指多經證而言,后者則多指腑證言。陽明合機障礙,就會導致難入睡。如《傷寒論》221條所說:“陽明病,脈浮而緊,咽躁,口苦,腹滿而喘,發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身重。若發汗則躁,心憤憤,反譜語,若加溫針,必怵惕,煩躁不得眠21."本條證屬陽明經腑熱證,治宜清之,而反用溫針,猶如火上加油,致使熱氣不降,陽明當合不合,因此難以入睡。又如71條“太陽病,發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煩躁不得眠,欲得飲水者,少少與飲之,令胃氣和則愈01.”這是典型的過汗傷津的表現,濕少則燥盛,二者不得相濟,少少與飲,是以濕救燥,借太陰之開使陽明合之意。方有執亦言:“不得眠者,胃為陰,干則不足,不足則不和,不和所以不得眠也 n "對于陽明經獨熱者,白虎湯之類能清其熱,也能治療失眠之難入睡?!端貑枺迮K別論》曰:“六府者,傳化物而不藏' u .”六府的特性是通降。180條曰:“陽明之為病,胃家實是也9.”胃家實則陽明不能降,在失眠也常常表現為難入睡。故治療以通降陽明為原則。陽明病篇中承氣湯之類,能通陽明之實,如242條:“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難乍易,時有微熱,喘冒不能臥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氣湯21.”陽明以降為順,陰陽的升降功能復常后,睡眠障礙就可以解決。如《名醫類案》所載:“某傷寒,診其脈,沉數得六七至,夜叫呼不絕,全不得睡,又喜飲冰水,陽癥悉具,且三日不見大便,宜急下之,乃以酒煨大黃六錢,炙甘草二錢,芒硝五錢煎服,至夕下數行,去燥糞二十余塊,是夜汗大出,次日身涼脈靜'902.”本案雖急下陽明而未治其“不得睡”,但是陽明一旦通降,則不治睡而必得睡也。
3.4從三陰開合樞并治
睡眠直接與三陰相關,失眠往往以三陰病變多見,而且由于三陰開合樞之間的緊密聯系,每每二者同治或三者并治。對于三陰虛損引起的失眠,如老年人之氣血衰,肌肉枯,氣道澀,致使營衛通行欠暢,故臥寐不安者,治療上常常從補益入手。如導師曾經治療一老婦,年逾五旬,少寐多夢數年,屢用中西藥罔效,每夜僅睡2~3小時,且噩夢紛紜,神疲,便溏,稍有聲響則心悸不寧。視所用方皆龍骨牡蠣等安神之品,診其舌淡而嫩,脈沉細,面色就白,緣由太陰開機不利,少陰樞轉不能,導致陽氣潛藏減少,睡眠時間短,于是與歸脾湯。藥后寐略安,守方十余劑,以夜能安寐如常而告愈。此外,對于一般的勞役過度,或學子青燈憤讀,暗耗心血而失眠的,也常從歸脾化裁。治療心脾氣血虛弱而不寐,要善于循序漸進,緩中取效,若僅圖速效,一見不寐,動則重鎮安神,往往欲速則不達。
另如三陰開合樞運作異常而失眠者,臨床當需明辯其因。導師治一失眠女性丘某,年屆三十,2003年10月初診。其證:長期睡眠不好,難入睡,亦易醒。伴見腰痛,四末涼濕,舌淡,苔薄白,脈沉細弱??紤]時值秋末,陽氣當斂而不能,可能是由于太少二陰轉動不利,厥陰合機障礙所致,脈證合參,正是一派三陰虛寒之象。于是投鄭欽安之潛陽丹(砂仁30克、制附子45克、龜板15克、炙甘草30克)納氣歸腎合酸棗仁
12克,加白術30克以益太厥二陰。上藥七劑,寐仍差,二診時訴96年生產后又先后人流五次,產后至今經事不調,色暗塊多量少,腰腹痛?!镀諠健吩疲骸叭酥簧恚浑x乎氣血,凡病經多日,治療不愈,須當之調血"該患者反復人流,屬于厥陰損傷之類,月事色暗塊多腰腹痛必有留淤,由于留淤的存在導致了樞機轉動不利,于是轉治厥陰,先去其淤,與少腹逐淤湯和八珍益母湯,加川仲、川斷各20克,囑經潮時服藥。果然經來較前暢,略略得寐。待厥陰留邪已去,即復投潛陽,終于能安然入睡。浙江名醫何任深得《陳素庵婦科補解要旨》之精義,以擅治婦科病為名。他認為:“凡月經不調者,則瘕痃癖,腫脹煩滿,骨蒸勞療,諸證由此而生。但先調經,同時治療諸疾,常能事半功倍 u ,"本案通過調經轉治失眠,似迂而反捷也。
其有失眠因痰飲為患者,治療上必先去其痰飲。前賢有“百病皆由痰作祟”、“怪病多痰”之說,痰飲因其流動之特性,故可無處不到,所到之處,皆可引起種種疾病,然皆可視其所在而調之?!夺t學實在易.卷三》日:“痰飲證乃水氣上泛,得陽則稠而為痰,得陰凝聚則稀而為飲,此證以脾腎為主。以水歸于腎而受制于脾也,痰宜二陳湯隨寒熱虛實加減,怪病老痰宜滾痰丸;飲宜苓桂術甘湯真武湯。二病愈后,以桂附八味丸收功'2"李中梓云:“脾為生痰之源 M "指出太陰脾土氣虛不能運化,常致留痰停飲。痰飲阻礙太陰開機,則人多難以入睡。《金匱要略》言:“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u1,”陳修園指出:“痰飲之病皆源于水也.....是以氣行則水行,氣滯而水滯,唯能宣通三焦之氣,則為治本而清其源矣。《金匱》當以溫藥和之,此六字為金針之度也,所以然者,人之氣血得溫則宣流31"山西李可老中醫治療痰飲,喜用小半夏湯和茯苓湯方化裁。導師則從《傷寒論》,或以苓桂術甘湯為治,健脾而去其飲;或從真武化裁,脾腎同治。例:周某,女,30歲。寐差夢多,余無所苦。舌淡,脈略滑不耐按,即以獲苓25克、桂枝、白術、炙甘草各10克,加龍骨牡蠣各20克,制附子30克,該病例主訴雖然只有寐差夢多一證,但是通過舌脈可以判斷其病緣于陽虛水飲為患,于是投藥七劑而建功效。歷代醫家對于痰飲的治療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常見的如以溫膽湯為基礎方化裁,臨證亦多驗。觀其治療法度,正應了“補其不足,瀉其有余,調其虛實,以通其道而去其邪,陰陽已通,其臥立至”之所說。失眠由痰飲淤血、氣血虛弱所致者,必然要先去其邪,補其不足,方能通陰陽之道,使睡眠步入坦途,否則僅投重鎮安神之品,往往收效甚微。
3.5從厥陰論治
厥陰是三陰開合中的比較特殊的一部分。厥陰合機的啟動從丑時開始,雖然陽氣漸漸出陰,但還是深睡眠的時候。所以厥陰合機的障礙不僅可能會使陽氣不能順利出陰,而且還容易導致早醒。臨床上常有病人訴能入睡,但安睡到凌晨2~3點鐘的時候就會醒來,無法再入睡。一方面責之太少二陰潛藏失司;另一方面則咎之厥陰過早合陰,使陽氣被迫提前釋放。故厥朋之病常與太少二陰同治。
厥陰為合,是兩陰交盡之時,陽氣在經過足夠的收潛蓄養之后,在厥陰合機的作用下,漸漸由陰出陽,由寐轉寤。由厥陰的工作機制,由厥陰的時空特性(?至卵)可以看到,厥陰乃陰中含陽之經,乃寐中藏寤之地處,故寤寐之間,合機稍有障礙,則或為早醒,或為寤寐交替,雖云寤寐交替,實則寤亦不醒,寐亦不安,故病至厥陰,合機障礙甚易影響睡眠,《金匱·血痹虛勞病脈證并治篇》舉酸棗仁湯治療失眠即從厥陰論治。導師于失眠的臨證中,亦每留心厥陰,隨證而治。例如:覃某,女,41歲。寐差,伴心悸疲乏,平素經后頭痛,以兩太陽穴及巔頂為著。
四末冷,舌淡,苔薄,脈沉細弱。此為厥陰血虛寒厥并見太陰寒化,宜兩者同治。方用當歸四逆湯和理中湯,十余劑而奏效。另治一男子施某,
40歲,病起兩年。其證:干嘔,日輕夜重,常常通宵達旦,以致影響睡眠,早醒,巔頂麻脹,腕右不舒,口干渴而不欲飲。舌淡暗,苔白厚膩,脈左滑中帶弦,右細不耐按。病在太厥二陰,乃濕濁阻滯使然。《傷寒論》
378條曰:“千嘔,吐涎沫,頭痛者,吳萊萸湯主之 n "遂施吳茱萸湯合平胃散化裁,七劑而嘔止,寐轉安。此外,如果厥陰合機障礙引起陽氣來復太過,也會導致內熱而影響睡眠。如《素問.刺熱論》提到“肝熱病者....熱爭則狂言及驚,脅滿痛,手足躁,不得安臥"王冰注釋日:“肝性靜而主驚駭,故病則驚,手足躁擾,臥不得安."這種情況
下則以清熱為治。
3.6從陰樞論治
少陰為樞,分系心腎二臟,心為君主之官,五臟六腑之大主,腎為先天之本,元氣之根。二者是生命活動的根本所在。故歷代醫家均言疾病發展至少陰多出現危候,是危及性命之根的階段。如300條就提到:“少陰病,脈徽沉細,但欲臥,汗出不煩,自欲吐,至五六目自利,復煩躁不得臥寐者死1F”此因少陰寒極,一線真陽飛越于外,陰陽離訣,故不得臥寐。心腎二者配屬坎離二卦,道家常言水火既濟、陰陽和合,就是指的心腎相交。《類經》亦有解釋:“坎為月為水,在人為腎,腎藏精,精中有真陽之氣炎升于上;離為日為火,在人為心,心藏血,血中有真陰之液流降于下,此言坎離之交媾也們"若二者失和,則心火獨亢于上,腎水獨寒于下,水火不能既濟,必然臥寐不安?!秱摗?03條日:“少陰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煩,不得臥,黃連阿膠湯主之 ul ."此即典型的心腎不交,心火獨亢的治療方法。方中以芩連苦寒降少陰君火,阿膠、芍藥滋少陰腎水,兼以一味雞子黃入中土,交通上下。《劉渡舟傷寒臨證指要》記載:“昔劉渡舟教授治一女,21歲,因考大學,溫習功課,夜以繼日,孜孜不息。一日心悸殊甚,而心煩意亂,夜不能寐,未幾口舌爛赤,診其脈細數,舌光紅無苔,月事先期而至,辨為心陰虛而火動,先以黃連阿膠湯,瀉南補北,以殺心火之炎;續用補心湯滋養心陰,約
十余劑而獲愈 l ."
所以歷代醫家總結少陰之為病,常常歸納為寒化和熱化兩類,實際上就是由于心腎水火之間的不平衡使樞機發生了障礙,水盛則偏寒,樞機轉動不及,火盛則偏熱,樞機轉動太過。黃連阿膠湯即是治療少陰熱化證的典型方藥。又如319條“少陰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嘔渴,心煩不得眠者,豬苓湯主之9.”其不得眠也屬于此類,但由于兼挾水氣,所以要利水兼以育其陰。
若少陰寒化,水寒則龍火不能安藏,勢必飛騰于上,所以睡眠不實也多從少陰論治。明.趙獻可《醫貫》云:“水中火者,霹靂火也,即龍雷之火,無形有聲,不焚草木,得雨愈熾。人身腎中相火,亦猶是也,平日不能節欲,以致腎中龍火游于上而不歸。善治者,以溫腎之藥,從其性而引之歸,則龍歸大海“.”對于這種虛火浮游于上的失眠,臨床多以四逆湯類或腎氣九恢復樞機動力,引火下行。清.鄭欽安創潛陽丹導龍入海,用于此證效如桴鼓。例:堯某,男,44歲。2003年底來診,癥見寐差,頭暈,腳冷,時心悸胸悶,平素稍食辛熱易上火。舌淡,苔白,脈偏緩弱。正是下元虛寒,龍火不能潛藏之證。遂施潛陽丹:砂仁15克,制附子30克,龜板15克,炙甘草20克。藥后立竿見影。臨證見此,當慎觀脈證,不可一味見火滅火,以犯虛虛之戒。
關于心神不安導致的失眠,也是由少陰水火不平衡引起。所以,調治水火之間的關系則能使心神安定,陰平陽秘,精神乃治。歷代醫家都有相當豐富的治療經驗,創造了很多成方驗方,比如天王補心丹,安神定志丸等等,臨證皆有療效。
4.結語
陰陽是討論一切疾病發生發展變化治療及預后的總綱,如鄭欽安在其著作《醫法圓通》敘中云:“以病參究,一病有一病之虛實,一病有一病之陰陽。知此,始明仲景之六經還是一經,人身之五氣還是一氣,三焦還是一焦,萬病總是在陰陽之中。仲景分配六經,亦不過將一氣分布上下、左右四旁之意,探客邪之伏匿耳,舍陰陽外,豈另有他法1]”陰陽雖分三陰三陽,但合之則為一陰一陽。而之所以分其為三陰三陽,就是要方便人們探究病邪之所在。結合失眠來看,失眠意味著陽氣不能入陰,陰陽之氣不能規律轉化,即陰陽的升降出入運動發生了異常改變。三陰開合樞、三陽開合樞是調節升降出入的機制,透過開合樞,可以知曉陰陽升降出入病變的具體環節,從而更好地指導臨證治療。疾病可以有千種萬種,證也可以有千種萬種,但都不出三陰三陽,都離不了開合樞機制。因此,本文從開合樞的角度具體分析了睡眠機制,結合《傷寒論》討論了失眠的病機,并以調治開合樞為思路,探討了失眠的治療。例如對于難入睡,常責之陽明不降,然若太陰不開,陽明何以降?或者少陽樞轉不利,陽明亦難以降;又如寐淺不實,少陰主藏,太陰亦主藏,太陰開機失調,陽氣難以潛藏,少陰樞轉不利,陽氣難以入陰,何來潛藏?太少二陰關系密切,有先后天之稱,然人之有生賴先天,生機不泯造化無窮,咸賴后天對先天的不斷資助。如果少陰樞機失調,則太陰病已在不言中。仲景于太陰病篇中設四逆輩,意在未雨綢繆,先安未受邪之地。故常常太少同治。再如早醒,直接要考慮三陰的病變。等等。因此,開合樞之間的相互關系使失眠的治療具有很大的伸縮性和靈活性。不管失眠以何種形式出現,只要識準開合樞之間的關系,失眠的治療自不待言。此外,由于三陰病多里、虛、寒之證,且南方之地火熱盛于外,人多貪涼飲冷,雖然常常虛火浮游于外,但是素體里多虛寒,因此治療上當以溫補為要,對于清熱之法,要慎之又慎,勿犯虛虛之戒。山西李可老中醫在其《李可老中醫急危重癥疑難病經驗專輯》一書中講到:“傷寒六經辨證之法,統病機而執萬病之牛耳,則萬病無所通形。'病'可以有千種萬種,但病機不出六經八綱之范圍。正是(內經》'知其要者,一言而終'的明訓。執簡馭繁,萬病一理d0"盡管失眠的表現比較單純,但伴隨其
出現的不同脈證,卻為我們契入六經提供了有力的實據。雖一失眠,而六經病變皆可致之。本文固以失眠言論,實則乃以失眠之線牽動六經,故雖治失眠,而六經的辨治已在其中,學人若能于失眠的辨治中,洞見六經眼目,則亦必能以此眼目觀治百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