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命運,就是那些曾經的過往和經歷、情緒和關系。在你生命中形成的某種比較穩定的“經驗”,這些“經驗”會引導你在人生的關鍵時刻,作出某些“一貫指向”的選擇和判斷,而這些一貫指向,最后注定會推動你的人生朝著某一個方向發展。
那么這個推動你人生前行的就是你的潛意識,而我們把它稱之為命運。
榮格說:當你意識不到自己的潛意識,潛意識就會成為你的命運。
當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愛得不到滿足,行為得不到肯定,需求得不到重視。那么在不斷打擊和否定中,他漸漸在潛意識認同自己匱乏感不配感和價值感。
那么即使成年后,他們一直都在照顧自己的情緒,處理自己的情緒,別人在搞事業,他卻在搞自己,內心滿是委屈和創傷,內耗非常嚴重,當他們在向前沖鋒時,總有一種無形的力量來拉扯來消耗,那就是自己的精神內耗,患得患失,瞻前顧后。
如果一個人從小在安全的環境中長大,需求得到滿足,行為得到肯定,愛得到回應,那么他很容易建立起內在的自我認同,具有獨立的自我意識,那么他們在面對紛紛擾擾的世界的時候,就不會顯得擰巴,而是能夠圓融地展現自我,和諧地處理各種關系。
他們的心態就是積極而勇敢的,富于冒險精神并對未知的事物具有探索精神。
即使他們處于人生的困境,他們也能調動原始生命的能量,愛的精神能量來化解人生的不幸,絕處逢生。
那么,他們的人生,只要不出現特別大的意外,基本會朝著一個大致可判斷的軌跡前行。
相反,如果你從小習慣于被否定、被打擊、被壓制,那么潛意識就會告訴你忍讓和退縮會更安全,于是你就形成膽小懦弱的,恐懼和退縮的性格,對未知的世界保持警惕,而失去探索未知事物的勇氣,所以你恐懼失敗。
那么,你處理事件的方式,必然就趨向于猶豫、保守、消極。你很難相信自己能夠成功,能夠得到別人的尊重。那么這樣,你的人生軌跡,也就會有一個大致的趨向了。
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所謂的“命運”,這個命運就是來自于性格,來自固有的思維習慣的限制性信念,固有的思維習慣受潛意識的支配。當我們受潛意識的限制性信念支配我們的人生,人生就會限制在思維的牢籠。
就如從小被馴化的大象,即使它們長大了,可以輕易擺脫那個鐵鏈的束縛,但它們自始至終它們都任由命運的擺弄。
人生命運也是一樣,困住我們的不是有形的鏈條,而是無形的思想。
沒有無緣無故的恨,更沒有無緣無故的愛,從表面看,好像遇到的事情都是很偶然、隨機的,但是,當你把這些偶然都“串聯”在一起去分析時,就會發現,其實所有的偶然,都有其內在的必然性!你一生中要選擇的行業,你一生中要選擇的伴侶,甚至你要生的病,都是注定的。
簡單來說,就是你是個什么樣的人,你就選擇什么樣的人生,你看到的是你想看到的,你聽到的是你想聽到的,你選擇的是你想選擇的。
你會自動屏蔽掉那些你害怕和討厭的人和事,這些則會決定你朝哪個方向走,遇到什么樣的人,遇到什么樣的事情。
但問題是真正的真相有可能就會被你屏蔽掉。
而這些,就決定著我們人生的機遇和際遇!這就是我們通常講的吸引力法則,心不喚,則物不至。
意思是:當思想為某事或某物而集中的時候,同這件事或這個物品相關的人、事、物就會被吸引在一起。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正是印證了這個道理,人們更喜歡與自己同類型的人相處,在這群相聚在一起的人中,多多少少都能找到一些共性,這些共性就是他們之間的吸引力。
所以你看,我們的人生,其實都是被我們的“潛意識”在支配著,支配著你的人生向某個方向前行,而你卻不自知。
所以,改變命運,就從覺知開始,我們要情緒覺知我們每一個念頭,覺知每一次行為,覺知每一個動機,讓意識蘇醒,才能照亮無意識的黑暗。
當潛意識上升到意識,就是命運的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