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部運動和一個人的大腦發展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
前蘇聯著名的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一句至理名言:“兒童的智慧在手指上。”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可能并不知道該如何通過手部運動開發大腦,也不知道從什么年齡階段開始鍛煉手指。
科學研究表明,兒童大腦開發的關鍵時期是0到4歲,4歲的時候智力就發展了一半,等到8歲的時候智力基本就穩定下來了。
所以父母一定要抓住這個階段,對寶寶進行手指訓練。比如:在和寶寶玩耍的時候,可以用一些色彩鮮艷、容易抓握的玩具吸引寶寶的注意,讓寶寶和自己“爭搶”,以鍛煉他抓、握東西的能力。
父母千萬不要覺得孩子會按照自然規律發展,所以不必對他們多加干涉。
專家表示:有手的幫助和沒有手的幫助,兒童智力發展程度會有很大區別。
在不同的年齡階段,父母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訓練寶寶:
3個月大的寶寶已經開始關注雙手,他們蜷縮的手指舒展開,有時含在嘴里,有時跟著眼睛的引導去夠東西。
所以,父母可以在寶寶的嬰兒車上放一些會轉動的或是色彩明亮的玩具,吸引孩子進行手指運動,比如:床鈴或是小鴨子。
等寶寶到6個月大的時候,因為視力已經發展得很好,所以他們可以熟練地運用雙手了。
這個時候,父母可以引導孩子做各種手部動作,諸如:抓、拿、摔、敲、撕、扯等。從左手到右手,反復訓練,鍛煉孩子手、眼之間的協調能力。
孩子的反應越靈敏、迅速,說明他們的大腦發育得越好。
寶寶12個月以后,是手部精細動作形成的重要階段。
在這個時期,父母可以通過多種游戲來鍛煉孩子的手指靈活程度,比如:撒豆子、搭積木、玩翻繩游戲等,通過“手巧”促進孩子“心靈”。
24個月大的孩子正是對世界充滿好奇的階段,他們對每項事物都充滿了學習的熱情。因此,父母可以讓孩子進行更復雜的手指運動,比如:搭積木、拼圖、做手工等。
除了上述方式以外,等孩子稍大一點,父母可以通過游戲的方式來培養孩子對手指鍛煉的興趣。比如:帶他們做手指操,既有趣又能提高手指靈敏度。
現代科學研究表明,人具有豐富的腦力資源,不過大部分都沒有得到開發。因此,如果有意識地從小鍛煉孩子的手指精細動作,開發其腦力,那么他們長大后不管是在學習還是工作上,都會比其他人更加優秀。
當然,培養和鍛煉孩子并不意味著父母就要拔苗助長,強行“幫助”孩子成為一個手指靈活的天才,父母訓練孩子最好還是不要違背孩子身心發展的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