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子吟
作者:王德祿
汨江飛浪又如何?疾首大夫憂卻多。
天問問天縈鶴夢,楚辭辭楚唱離歌。
只堪山鬼參君主,不許詩人上大羅。
歲歲龍舟榴月渡,須知墨客悔蹉跎。
詠端午節(詩詞3首)
作者:韓風順
七絕.屈原祭
疫情未走又端陽,滿面淚花啼斷腸。
橘頌悠揚歌正氣,問天一曲著文章。
七律.屈原祭
望遠登高騷客狂,龍舟競賽正繁忙。
家家粽子包思念,戶戶艾條垂玉房。
壯士蒙怨多少淚,奸臣霸道豈能長。
有心采下云千片,織錦描圖著妙章。
漁歌子.端午節
一曲離騷萬古芳,登高望遠度端陽。
粽淡淡,酒香香。拜天敬地慰忠良。
2022年5月31日作于中國書畫藝術之鄉————山東高唐快樂書房
憶江南·論端午
文/趙勇
包粽子,端午幾千年。
無論屈原還伍子,人中豪杰大如天。
何必覓根源?
@端午前日見諸詩作
文/風居
千古長河盡幻殤,楚云秦雪屢幽亡。
天之問閱誰家意,離所騷憂君子腸。
水到投時心正澈,蘭生堂后韻無香。
年年五月吾譫語,靈曄炎炎風緒長。
日近端陽竟如何,詩心爭向碧清波。
皆知楚粽流千載,解會湘蕓有幾多。
五律·吊屈原
文/劉立祥
秦楚干戈起,烽煙蕩遠空。
幽思懷國事,徒步問蒼穹。
天地迷茫里,靈魂碧水中。
龍舟飛渡處,端午祭英雄。
五絕·吊屈原
文/劉立祥
持劍向天問,徘徊碧水濱。
汨羅波蕩處,萬眾念靈均。
七絕·端午祭(新韻)
文/劉雅清
艾葉飄香溢漫天,粽甜更助念先賢。
龍舟似箭離弦去,未見忠魂誓不還。
七律.祭屈原
文/李愛清
湘云楚雨淚成殤,亂世沉浮嘆興亡。
絕唱《離騷》書政諫,寄情《天問》字鏗鏘。
英雄滿腹平戎策,壯士胸懷治國綱。
生不逢時難力挽,人間無處解迷茫。
五絕 祭屈原
文/劉文才
端午槐花落,家家玉粽香。
九天言屈子,百姓萬年揚。
端午抒懷
文/高淑紅
飛龍七宿午天高,屈子長歌祭楚濤。
佳節傳承輝史冊,漫漫求索賦離騷。
端午吟懷
文/高淑紅
每逢端午故鄉行,香粽思君愛國情。
戶戶門前懸艾葉,年年江畔頌詩聲。
一身傲骨龍舟渡,千古忠魂水殿驚。
人世自知多坎坷,心胸正氣浩然生。
陳海平端午絕句三首
思君賦(一)
煙雨江波遠谷青,紅閣綠傘印浮萍。
桃花不語佳人醉,遙盼君歸坐燕亭。
思君賦(二)
今至端陽念故鄉,粽情望楚憶憂傷。
不識往日原郎貌,傲骨幽蘭淚斷腸。
思君賦(三)
江水兩邊炮鼓音,龍舟好似楚雄臨。
憶思故里拜君子,正氣忠貞傳古今。
端午祭(古風)
文/張樹新
年年代代端午祭,愛國情懷永銘記。
世界人民求和平,中華民族要崛起。
寒食節祭(古風)
文/朱海舟
介子割股為主公,拒絕受賞隱山中。
忠臣義士乃孝兒,懷抱慈母火海騰。
晉王含淚下君令,禁火三日腹不空。
如今知事人有限,民族精神不老松。
注:寒食節為每年清明節的前一天。
屈原投江殉國二千三百周年祭詩詞二首(古風)
文/張堂玉
《漁歌子》
屈原殉國汨羅江,留詩千載傳家邦。
詠“離騷”,吟“九章”,憂國憂民悲國殤。
《 端午吟》
又逢粽節慶端陽,遙望汨羅祭忠良。
“桔頌”頌桔參天地,“離騷”騷離求索長。
忠言不納山河碎,壯志未酬家國殤。
詩祖留詩傳千古,龍舟賽舟滿大江。
淡味茶原創文藝微刊第167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