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已經是第二次見到這個好看的花——花毛茛了。
三天前,星期天,我們在本地的一個以郁金香為特色的景點——“荷蘭花海”見到了她。
那天,沒能看到郁金香的花海,卻在景區不少的花壇里看到了各種顏色的花毛茛。
在景區的入口處,一位媽媽指著花,問一個小女孩:“你看,這花漂亮嗎?像什么啊?”
“像奶奶早上買的包菜。”而且是特別地道的方言回答。
我沒好意思去看那位年輕媽媽的臉色,卻很為這位小朋友的想像力默默點贊!
我知道,就有人將這花看作是包菜成了精的呢。
這花已經開得盛了。要是還沒開放,花朵會更像什么?
包菜,不也是這么一片片地緊緊地包著的?
入園后,另一處。
我在拍這花。
身邊的游客在說話。
“這是什么花?這是郁金香?”
“不對!這是茼蒿的花!”回答的中年女性特別有自信。
你還別說,那位女士說得還真的不怎么錯。
看,這葉子,像茼蒿,像芹菜嗎?
這是我今年第二次見到這個花。
花毛茛。
今年第一次見到花毛茛是上周,在武漢。
到武漢,是三月七號的晚上。
第二天,三八節。
小美女楠,特意給新晉升為婆婆的瑋,和同行來大武漢的劉阿姨各送了一束鮮花。
那一束花中就有花毛茛。
我第一次見到這花是在十多年前。
那個春天里,我的同事,教生物的洪老師特意送給我一盆牡丹——芹葉牡丹。
花,是紅色的,很艷麗;花瓣子很多,開出來的,還真的與牡丹花像;葉子,像芹菜,像菊花葉,我還真的沒能想像到像到同為菊科植物的茼蒿,更沒能將還沒開放出來的花苞想像為包菜呢。
芹葉牡丹,與牡丹是有親緣關系的。
花毛茛,是《江蘇植物志》、《上海植物志》的命名。
有的地方給它的正式命名是“波斯毛茛”。
她是毛茛科毛茛屬毛茛組多年生草本植物。
毛茛科植物中,就有被譽為“國色天香”的牡丹花。
牡丹花的花色有許多,花毛茛的花,顏色比牡丹更為豐富多彩呢。
這是原產歐洲東南部和亞洲東南部等地的植物,因而有“波斯毛茛”之名。她花大色艷、品種繁多,花色極豐富,紅、橙、黃、白、粉、紫及栗色等,紙質的花瓣,特別有光澤(因為有光澤,拍照不容易拍得好呢),在明媚的陽光下,亮艷得很。
我真的很佩服孩子們的想象力。
那天,在那個花海,聽到小朋友說這花像包菜之后,我就在努力地找尋那些還沒開放的花苞。
細細地看,那一層層緊閉著的花瓣,還真的像一個緊緊的包菜呢,只是包菜的色彩沒她更豐富。
毛茛科的許多種植物是藥用植物,中醫中藥中不可缺少的黃連、附子、烏頭、丹皮、赤芍、白芍、升麻、木通等的原植物均屬毛茛科。
是藥三分毒。這花毛茛,也是有毒的,特別是植株。“可遠觀,不可褻玩”。
春天,去賞花,多看看,少摸。于花、于己都好。
相關文章:
同行者的美文:
我們家那一位的文字:
櫻花之旅之 半木之道 (這篇風景特別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