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 高血壓急癥定義
- 原發性或繼發性高血壓患者在某些誘因作用下,血壓突然和顯著升高(一般超過180/120 mmHg )。
- 同時伴有進行性心、腦、腎等重要靶器官功能不全的表現。
- 包括高血壓腦病、高血壓伴顱內出血、腦梗死、心力衰竭、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主動脈夾層、嗜鉻細胞瘤危象、使用毒品、圍術期高血壓、子癇前期或子癇等。
- 應注意血壓水平的高低與急性靶器官損害的程度并非成正比。
◆ 高血壓亞急癥定義
- 患者可以有血壓明顯升高造成的癥狀,如頭痛、胸悶、鼻出血、煩躁不安等。多數患者服藥順從性不好或治療不足。
- 區別高血壓急癥與高血壓亞急癥的唯一標準,并非血壓升高的程度,而是有無新近發生的急性進行性的靶器官損害。
高血壓急癥危害性
◆ 高血壓急癥的靶器官損傷復雜且危重
◆ 血壓急性嚴重升高與靶器官損傷密切相關
- 高血壓危象時,血壓急性嚴重升高可能引發自身調節功能障礙與 RAAS 激活,造成持續損傷和缺血的惡性循環,最終導致心、腦、腎、血管等靶器官損傷。
◆ 血壓急性嚴重升高與血管損傷密切相關
◆ 血壓急性嚴重升高與心血管損傷密切相關
- 高血壓急癥時,心臟后負荷和心肌氧耗量增加可導致心肌缺血,而左心室肥大可降低冠狀動脈血流儲備,心肌缺血進一步加重,進而引發梗死。
◆ 高血壓急癥治療目標,國內外已達成共識:
控制性降壓同時預防減輕靶器官損傷
高血壓急癥治療策略
◆ 治療原則
- 盡快靜脈應用合適的降壓藥控制血壓,以阻止靶器官進一步損害
◆ 高血壓急癥血壓控制:強調應充分評估風險,有節奏有目標地降低血壓。
◆ 降壓的幅度及速度
- 在不影響臟器灌注基礎上降壓,漸進地將血壓調控至適宜水平。
- 初始階段(1小時內)血壓控制的目標為平均動脈壓的降低幅度不超過治療前水平的25%。在隨后的2~6小時內將血壓降至較安全水平,一般為160/100 mmHg 左右。
- 如果可耐受,在以后24~48小時逐步降壓達到正常水平。
◆ 注意事項:
◇ 合并急性冠脈綜合征、急性左心衰:盡快將血壓降至可以改善心臟供血、降低心肌氧耗量、改善心功能的水平。
◇ 合并主動脈夾層:迅速降壓至維持組織臟器基本灌注的最低血壓水平,一般需要聯合使用降壓藥。
◇ 合并妊娠:盡快、平穩地將血壓控制到相對安全的范圍(<150/100 mmHg ),并避免血壓驟降而影響胎盤血液循環。
◆ 合并不同靶器官損傷,強調保證靶器官灌注,降壓目標不同
◆ 快速平穩降壓以保護靶器官為核心的靜脈藥物治療,國內外指南推薦的優選方案
◆ 高血壓亞急癥的治療
- 在24~48小時將血壓緩慢降至160/100 mmHg 。
- 初始治療可以在門診或急診室,用藥后觀察5~6小時。
常用高血壓急癥降壓藥物
◆ α受體阻滯劑
1、鹽酸可樂定
- 機制:中樞交感抑制(中樞α2受體及 I1咪唑琳受體激動)
體位性低血壓、(一過性血壓升高、一過性 T 波改變)
2、酚妥拉明
靜脈滴注:10mg+250ml
3、鹽酸烏拉地爾(壓寧定)
- 機制:阻斷突觸后α1受體,具輕微的β1受體阻斷活性及對突觸前α2受體的阻斷作用。
- 注意事項:頭痛、頭暈、惡心、嘔吐、出汗、煩燥、乏力、心悸、心律不齊、上胸部壓迫感或呼吸困難等癥狀,其原因多為血壓降得太快所致。
4、拉貝洛爾(柳胺芐心定)
- 不良反應:個別出現II度II型 AVB ,肝'首過效應'(肝功異常慎用),劑量過大還可發生急性腎衰竭。
◆ 直接擴血管藥
1、異山梨醇酯或硝酸甘油
- 機制: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硝酸鹽受體,而發揮擴張血管作用。
(小劑量—容量、大—阻力)
- 注意:升高顱內壓;個別人體位性低血壓;青光眼禁用;飲酒可加重不良反應。
2、硝普鈉
- 代謝:氰化物在腎轉變為硫氰酸鹽隨尿排出。正常腎功能排非泄時間長,當腎功能不全時易蓄積。
(避光、監測氰化物、直接測壓)
◆ 鈣拮抗劑( CCB )
1、地爾硫卓
2、尼莫地平
- 特點:脂溶性,易通過血腦屏障,擴腦血管,外周血管作用弱。
3、尼卡地平
以上內容僅供學習交流。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