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統覺測驗的作用
|
主題統覺測驗(TAT)
是【人格測驗】,不能作為診斷工具,
但可以用來發現【被測者一些病理特征】。
→
如【情緒不穩的人】看圖以后
情緒反應過分,
任意編造故事
或因情感而中斷故事。
→
【抑郁者】講故事時
表現抑郁,觀念性活動受阻,
回答問題言辭簡短。
→
【強迫觀念者】描述圖時,
詳細得出奇,古怪,出現過多的解釋,賣弄學問。
→
【偏執者】見到的主題
常常是【猜疑】【特務】【偷偷摸摸】
【推斷主測者的動機】
【解釋圖片過于道德化】。
→
【精神分裂癥患者】講故事時
常有【妄想性內容】
【荒誕的幻想】【脫離社會現象】
【前后矛盾】【內容過于推敲、象征化或模糊不清】
或【將同性戀、性反常和違禁的侵犯內容介紹到故事中】。
|
比起羅夏墨跡測驗來,
主題統覺測驗(TAT)的長處
在于【程式的刺激】更有結構性、要求更復雜、意義更明顯的表達,
同時可在不限制被試的狀況下任其反應。
|
但是 TAT 的短處也很明顯,
它沒有標準化的施測規程,
臨床上實際上是根據被測者的【年齡】【性別】等特征
而隨意告訴指導語。
→
做完全套測驗的人不多,
主試往往根據自己關心的問題
來選擇其中部分圖片。
→
雖有莫里提出的【分析原則】可供評分使用,
但這畢竟不是客觀的評分標準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