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對于教育市場來說簡直就大地震,特別是開設學科類的教育機構,這類教育機構國家已經明確不能上市,嚴禁資本化操作。
肯定有很多人急眼,就不理解了,假期你不讓孩子去補課,整天在家里玩游戲也是浪費時間,還有家長因為擔心自己孩子新學期課程跟不上別人,報培訓班讓孩子補習開學要學的課程。
其實,主要是教育要做到公平公正,客觀的講國家希望給學生減負,給家長的口袋減負,同時提高教育質量,還有對培訓機構動手原因就是遏制培訓機構以幾倍薪資的待遇從學校挖走老師。
目前,教育出現的問題就逐漸市場,市場化帶來的后果很嚴重,會導致很多優秀的教育資源逐漸流入資本家手里,導致學校老師失去積極性,同時加重家長錢袋的負擔,如果不遏制這種市場化趨勢,將來每一個孩子如果要接受更加好的教育,就必須花上數倍的錢,才能遇到教學質量更好的老師,也就是教育一切向錢看,對于不富裕的家庭來說無疑是教育的不公平。
但是,大家一定擦亮眼睛,校外培訓機構全部停掉嗎?其實大家要仔細閱讀教育部“雙減文件”不是他們不讓你的孩子上培訓機構,而是要規范教育機構,像是無證經營,費用還很高的那種,又沒教學質量,但是其中有一點其實戳中家長的心,就是義務教育階段的課程不允許開設,還明確規定培訓機構只能周六周日開課,節假日不能開課,每節課時間不能超過三十分鐘。
對家長來說肯定急??!以后孩子放學課后培訓課程加強,就沒有地方去補了,當然培訓機構比家長還急,特別是只教學科類的機構可能面臨倒閉風險,因為不讓你教義務教育階段的課程,還有只能在周六日開課,這樣每周只能賺兩天錢,連老師的工資可能都給不起了,對于有資質的培訓機構要不轉行干別的,要不就倒閉,當然像是一些老師在小區私人辦學的,以后肯定也不會有了,當然很多都是沒資質偷偷辦學的,也是這次主要清理對象。
當然,雙減的確是想給家長錢袋減負給學生減負,但是家長可不這么認為,因為家長擔心自己的孩子落后,所以學科類教育補習還是需要存在的,當然這次會不會導致一對一輔導盛行還是不得而知。
但,其實一對一輔導已經是普遍存在的現象,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家教,這里面有大學生家教,也有在校老師上門家教,都是賺外快的,當然大學生家教也不便宜,一般一節課就上百元,如果是名校出身可能一節課幾百元不等,如果是名校老師一節課上千元都有,但是這些對于富裕的家庭來說都是小錢,但是對于愿意支付這筆費用的普通家庭來說負擔還是比較大的,當然今后如果一對一培訓,你情我愿的,走私人路線,到時候貧富差距教育還是會顯露出來,也許這又是另一種教育互相趕超的方式。
但是,其實教育培訓不能一刀切,公平教育其主要是遏制優秀的教育資源從學校流走,因為培訓機構很多都是利益用老師在賺錢,用高出學校工資10幾倍待遇把優質老師從學校挖走,然后錢還是要翻倍在從撲習的學生身上收回來,老師職業和其它職業不一樣的地方就教書育人,如今被資本操作,老師都是向著高工資高待遇看,自然學校的工資普通已經讓老師失去原有的教學熱情和動力,所以對于普通家庭的孩子是不公平的,當然教書育人的老師不可能用愛發電,所以還是要適當提升一下老師的待遇。
當然,凡事都有兩面性,停掉學科類的培訓機構,孩子肯定是開心的,因為有多余的時間可以去干自己喜歡的事情,但是家長就擔心了,擔心孩子學習成績不好沒地方去補習,關停對于普通家庭來說未必是好事,雖然明面上大家的孩子都在同一條學習起跑線上,但是會在不知道不覺著差距越來越大,其中也存在很多影響因素,導致孩子學生成績變差,所以沒有了學科類培訓班補助,很可能大部分人今后連高中都考不上,甚至會出現這種情況,985,221都基本都是有錢人家的孩子,所以很多家長都認為再窮也不能窮教育。
所以,不能一刀切,學習培訓本來就雙向選擇,一方面規范培訓機構的收費標準和上課時間,另一方面遏制培訓機構商業方式的挖墻角的行為,教育本身不能讓金錢擾亂公平的秩序,還有重視老師的福利待遇,另一方面家長要尊重孩子的學習意向,因為有些家長看孩子考試成績差不管愿不愿補習,都強制讓孩子去,最后錢交了,孩子補習就是去摸魚,成績也上不來,當然有部分家長純粹為了攀比,因為別人家的孩子也去補,不去補顯得沒面子,當然目前是暫停校外培訓新機構審批 ,重點查無證上崗超綱提前教學,今后教育機構學科類的走向目前還不好說,走向接下來可能還會有其它的變動。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