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發展,農村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無論村容村貌還是衣食住行,都有很大改變,現在的農村不可同日而語,不少農民在自己的辛勤努力下,生活越過越好,買車建房的現象越來越普遍,幾乎已經發展成為家家都有的趨勢。
雖然說現在的農村娶妻很困難,但有車有房的年輕人根本就不愁找不到媳婦,只要彩禮給到位,女方看到有車有房,基本都會選擇和這樣的男人過一輩子,所以,在近些年,很多年輕人為了早點完成自己的終身大事,也在為這兩樣東西努力奮斗。
不過,在農村面臨結婚難的同時,近些年的農村,還出現了一個新的現象,那就是“離婚快”,現在的農村人思想、婚姻觀念也發生了轉變,不再像過去那么保守,很多年輕人因為過度追求婚姻自由,思想觀念變化更大,一言不合鬧離婚的現象普遍發生,還有的夫妻新婚沒多久,就開始產生矛盾,最后因為現實的一些問題,走進了離婚的殿堂。很多人看到這種現象,都認為這是“騙婚”行為,女孩根本不是為了過日子,而是奔著財產去的。
針對這一問題,新婚姻法實施后,也有了一些措施,如果是奔著財產去的,很多人都會一場空。那么問題來了,在農村,夫妻離婚的時候,財產分配存在分歧,該如何解決呢?對于這個問題,新婚姻法實施后,也有了答案,以下五類財產都歸個人所有,不納入夫妻分割范圍。
第一是:“贈與財產”,也就是說父母為子女全款購買的房子或者車子,婚后,房產證登記在夫妻名下,那么這類財產屬于個人,包括在農村自建的農房,也是如此,
第二是:“遺囑財產”,在農村,父母去世之后,遺產都是由子女繼承。如果父母去世后,遺囑合同確定財產歸妻子或者丈夫所有,那么這類財產也屬于個人。
第三是:“婚前財產”,在農村,很多人都有提前備婚房的想法,如果是在結婚之前購買的房子、車子,農用機等等,都屬于婚前財產,不納入夫妻財產分割范圍。
第四是:“私人用品”,簡單來說就是日常所有的私人東西,比如說:衣服、鞋子等等,除了貴重物品除外,個人的私人生活用品都屬于個人財產。
第五是:“意外受傷的補償金,救助款”,當然,這類財產要納入個人范圍,主要是為了保障受害者后續的生活問題,如果補助金都納入分割范圍,那么吃虧的是受傷的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