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魚:姜蔥百合蒸魚片
材料:鯇魚脊肉250克,百合100克,陳皮3/1塊,生姜30克。蒸魚:姜蔥百合蒸魚片
制作方法:鯇魚去皮切薄片備用;百合切片備用;生姜、蔥白切細絲備用。將百合鋪于碟面,皖魚片加入適量鹽、生粉、陳皮絲、少許花生油、麻油拌勻,平均鋪于百合上方,蒸4分鐘至魚片熟透,鋪上姜絲與蔥白絲,淋上熱油,撒蔥花即成。
有煮意:將姜蔥搭配解渴潤燥的百合,與鯇魚共烹,視為一道夏日家常菜。
燜肉:子姜話梅燜豬手
材料:豬手一只,話梅20克,拍蒜15克,子姜50克,鹽、糖、米酒、生抽、酸梅醬、蠔油、花生油各適量。
制作方法:子姜切片備用;豬手洗凈斬件汆燙備用;開鍋將糖炒至焦糖狀,放入豬手炒至上色后上碟備用。開鍋下油,爆香姜蒜,放入豬手、話梅,加入適量水、鹽、米酒、蠔油、酸梅醬、生抽,燜煮至豬手熟透軟身,上碟即成。
有煮意:豬手含有豐富的膠原蛋白質,在烹飪的途中會轉化成明膠,有一定的養顏功效。挑選豬手,可以觀察豬手的色澤是否紅潤有光澤,再用手輕輕一壓看是否很快復原,如果快速復原就證明豬手足夠新鮮。將豬手與話梅結合,話梅的酸甜能降低豬手的肥膩感,不失為一道夏日開胃菜。
小炒:小黃姜蔥段爆豬肝
材料:豬肝(小豬)300克,小黃姜30克,蔥段20克,姜汁、米酒、胡椒粉、鹽、糖、頭抽、花生油各適量。
制作方法:小黃姜洗凈去皮切片備用;豬肝用清水沖洗15分鐘后,去筋切薄片,以姜汁、米酒、胡椒粉、鹽、糖、花生油腌制片刻備用。開鍋下油,爆香小黃姜,蔥段,下豬肝,快速翻炒后加入適量頭抽,大火翻炒片刻后上碟即成。
有煮意:這種做法將小黃姜與豬肝共烹,能夠有效的將豬肝的腥味祛除,當中加入的米酒與頭抽為菜式起到關鍵的增香作用。
做湯:生姜豆腐泥鰍湯
材料:泥鰍6條,豆腐400g,生姜4片(2~3人量);
制作方法:泥鰍放入清水中加入少許油及鹽養1-2天,待泥鰍吐凈泥沙后放入熱水中2分鐘后撈出;豆腐切成小塊后備用,泥鰍洗凈擦干后放入煎鍋中小火煎香后放入鍋中,加入清水1500ml、豆腐和生姜,大火燒開后轉中火40分鐘,加鹽調味即可,視個人口味可加入少許芫荽。
有煮意:泥鰍是一種低脂的優質蛋白質來源,泥鰍中含有豐富的亞精胺,亞精胺是作為誘導細胞自我清除體內垃圾的化合物之一,現代醫學發現,人體內亞精胺的濃度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不斷下降,而血液中的亞精胺水平越高,預期壽命越長。
主食:姜蓉叉燒炒飯
材料:叉燒150克,米飯300克,小黃姜50克,雞蛋3個,蔥白10克,鹽、生抽、花生油各適量。
制作方法:小黃姜洗凈去皮,剁成茸后保留姜汁,以適量花生油把姜蓉炸至干身,用油紙吸干油分備用;叉燒切一厘米方丁備用。開鍋下油,下米飯以中火翻炒片刻,下雞蛋和少許花生油,繼續翻炒至米飯松散開呈粒狀(雞蛋和米飯拌勻后,在熱力和油的作用下分成粒狀),下少許鹽,以生抽和姜汁調味,加入叉燒粒、炸姜和蔥白,翻炒片刻即成。
有煮意:粵北當地有一種“不起眼”的食材,叫“火姜”。火姜個頭瘦削但辣味十足,用來做“姜蓉叉燒炒飯”,能達到增色增香的效果。在我的經驗里,要令炒飯“爽口”除了炒完的米飯要粒粒分明之外,咸味以生抽來調制更勝于用鹽。而姜的處理方法,則以油炸令其口感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