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對咖啡,有著深深的迷戀。
畢竟能成為全球最受歡迎的飲料,咖啡自然也有不少的優勢,尤其是那濃郁的香氣、醇厚的口感.......無論在哪個年代,咖啡總會有一大批死忠粉。
而近日,咖啡又有新發現。
日本學者研究發現:喝咖啡能夠降低痛風風險
近日,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日本防衛醫科大學和大阪大學的聯合團隊在全基因組關聯分析的研究中發現:經常喝咖啡,能夠有助于降低痛風發病風險。
研究團隊進行了一項針對超過15萬研究對象的三項數值,比如每周飲用咖啡次數、尿素指數以及痛風發病風險等進行研究。
結果數據顯示:長期飲用的咖啡有助于緩和痛風的發病,一周內多喝一天咖啡,其痛風發病風險就能降低到25%。
而早在之前研究中,咖啡中含有的咖啡因會轉化為嘌呤,從而增加尿酸增高,因此長期以來痛風患者都不建議喝咖啡。
而此次的發現,目前也僅僅發現咖啡與尿酸、痛風之間存在關系,但具體的機理還需要進一步研究與核實。
痛風,通常會有哪些癥狀表現?
痛風是一種非常復雜的關節類型疾病,因體內血尿酸水平過高,導致尿酸結晶在關節內沉積而引起的一種疾病。
患有痛風后,患者的骨節會產生強烈的疼痛感。病情嚴重時,骨關節會出現變形,導致患者活動受限。
大部分痛風患者在痛風發作之前,關節會出現一些異常,最常見的有關節內的刺痛以及灼熱、搔癢感。
出現異常的關節部位還會有不同程度的僵硬感,尤其是患者的大腳趾底部癥狀較為明顯。這些癥狀隨后會出現在肘關節、膝關節、腕關節以及踝關節、腳背上。
當關節出現異常時,最明顯的是關節處的疼痛感特別明顯。即使關節觸碰到非常輕柔的物品,患者都會感覺到非常劇烈的痛感。
當痛風發作之前,最主要的表現有關節處的紅腫、疼痛、僵硬以及麻木?;颊哌€會因體內的水分無法代謝出去,而出現水腫的情況。
比起喝咖啡,痛風患者更需要做好這些事情:
第一、調理飲食
痛風的出現大多數與飲食不當有關,大多數患者會攝入過多含有高嘌呤的食物,比如動物內臟、甜食、羊肉、豬肉、牛肉、沙丁魚、鳳尾魚、金槍魚,以及毛豆和其他海鮮水產類。
這些食物中的嘌呤物質較高,應避免食用。另外,痛風病人嚴禁喝酒,酒精中含有非常多的嘌呤,尤其是發酵型的飲品,比如啤酒與富含果糖的飲品。
患者應多補充新鮮的蔬菜,對于改善病情,保持體重都有著很好的效果。
第二、多補充水分
多喝水可以起到稀釋體內尿酸的效果。
這樣一來,能夠將體內的尿酸排泄出去,有助于緩解病情。痛風病人每天的飲水量應該保持在3000ml,如果不喜歡喝白開水,那么可以喝一些蕎麥茶、大麥茶,這些茶中含有較多的鉀元素,對于降低尿酸效果是很好的。
第三、配合服藥
臨床上所使用的痛風藥物,主要包括控制急性發作的藥物(非甾體抗炎藥、秋水仙堿、糖皮質激素)以及降尿酸的藥物。
其中降尿酸藥物主要分為兩大類----抑制尿酸合成的藥物(別嘌醇、非布司他)和促進尿酸排泄的藥物(丙磺舒、苯溴馬隆)。
不過這些藥物都有相應的禁忌以及服用注意事項,建議患者需要在醫生的評估下選擇合適的藥物,在服藥過程中還需注意可能存在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