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光明日報 消息,半導體材料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半導體所研究員梁駿吾,因病醫(yī)治無效,于2022年6月2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9歲。
梁駿吾出生于1933年9月,湖北武漢人,1955年畢業(yè)于武漢大學,1956年至1960年在蘇聯(lián)科學院莫斯科巴依可夫冶金研究所攻讀副博士學位,1960年獲技術科學副博士學位,1997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梁駿吾是我國從事硅材料研究的元老級專家,曾任中國電子學會半電子材料學分會主任、名譽主任。
他在20世紀60年代解決了高純區(qū)熔硅的關鍵技術,1964年制備出室溫激光器用GaAs 液相外延材料;1979年研制成功為大規(guī)模集成電路用的無位錯、無旋渦、低微缺陷、低碳、可控氧量的優(yōu)質硅區(qū)熔單晶;20世紀80年代首創(chuàng)了摻氮中子嬗變硅單晶,解決了硅片的完整性和均勻性的問題;90年代初研究MOCVD生長超晶格量子阱材料,在晶體完整性、電學性能和超晶格結構控制方面,將中國超晶格量子阱材料推進到實用水平。
梁駿吾曾在采訪中說,希望通過自己的科研經(jīng)歷,帶給年輕科研人員一些啟發(fā),讓他們看到這份事業(yè)可以有所作為,讓他們覺得自己同樣能夠作出成績。
2022年以來,共和國至今已痛失18位兩院院士。
1月1日,中國科學院院士、無黨派人士、精密機床設計及工藝專家、原機械工業(yè)部(局)科技委員會高級工程師徐性初在北京逝世,享年88歲。
1月19日,中國工程院院士、輻射防護和環(huán)境保護專家、中國核工業(yè)集團公司科技委研究員潘自強在北京逝世,享年85歲。
1月27日,中國工程院院士、礦冶學家、昆明理工大學教授戴永年在昆明逝世,享年92歲。
1月30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土壤農業(yè)化學家、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員朱兆良在南京逝世,享年90歲。
3月6日,中國工程院院士、核技術應用專家、軍事科學院防化研究院原研究員毛用澤在北京逝世,享年91歲。
3月16日,中國工程院院士、電磁場理論與天線技術專家、原第七機械工業(yè)部第二研究院二十三所副所長陳敬熊在北京逝世,享年101歲。
3月20日,中國科學院院士、物理海洋學家、中國海洋大學教授文圣常在青島逝世,享年100歲。
3月23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動物營養(yǎng)學家張子儀在北京逝世,享年97歲。
4月6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化工專家、天津大學教授余國琮在天津逝世,享年100歲。
4月19日,中國科學院院士、焊接專家潘際鑾在北京逝世,享年95歲。
4月23日,中國工程院院士、計算機專家、清華大學教授李三立在北京去世,享年87歲。
5月8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小麥遺傳育種學家、中國農業(yè)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研究員莊巧生在北京逝世,享年105歲。
5月19日,中國工程院院士、機械動力學家、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原校長黃文虎在哈爾濱逝世,享年96歲。
5月31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坦克車輛設計專家王哲榮在北京逝世,享年86歲。
6月7日,中國工程院院士、機械制造工藝與設備專家、東華大學教授周勤之在上海逝世,享年95歲。
6月9日,中國工程院院士、感光材料專家、中國樂凱集團有限公司研究院首席專家、天津大學化工學院教授鄒競在天津逝世,享年86歲。
6月12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地球化學動力學家、礦床地球化學家、中國地質大學教授於崇文在北京逝世,享年9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