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時之景中,冬天總是寂寥清冷
不論是塞外漫天的飛雪,還是墻角凌寒獨自開放的梅花
詩人們總會選擇在冬日借助各種景物意象表達出內心的堅韌不拔的高傲志向
來跟著小語一起走進詩句中有關冬天的意象吧~
雪梅
盧鉞 〔宋代〕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賞析】
古今不少詩人往往把雪、梅并寫。雪因梅透露出春的信息,梅因雪更顯出高尚的品格。雪、梅都成了報春的使者、冬去春來的象征。首句采用擬人手法寫梅花與雪花相互競爭,將早春的梅花與雪花之美別出心裁、生動活潑地表現出來了。后兩句是詩人對梅與雪的評語。就潔白而言,梅比雪要差一些,但是雪卻沒有梅花的香味。
稚子弄冰
楊萬里 〔宋代〕
稚子金盆脫曉冰,彩絲穿取當銀鉦。
敲成玉磬穿林響,忽作玻璃碎地聲。
【賞析】
全詩攝取瞬間快景避開直接描寫,用生動形象的“穿林”響聲和貼切的比喻,用老者的眼光開掘稚子的情趣。詩中孩子弄冰的場景,充滿了樂趣。全詩形色兼具以感目,聲意俱美以悅耳賞心,繪聲繪色地表現出兒童以冰為鉦、自得其樂的盎然意趣。
沁園春·雪
毛澤東 〔近現代〕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賞析】
詞上片描寫北國壯麗的雪景,縱橫千萬里,展示了大氣磅礴、曠達豪邁的意境,抒發了詞人對祖國壯麗河山的熱愛。下片議論抒情,重點評論歷史人物,歌頌當代英雄,抒發無產階級要做世界的真正主人的豪情壯志。全詞熔寫景、議論和抒情于一爐,意境壯美,氣勢恢宏,感情奔放,胸襟豪邁,頗能代表毛澤東詩詞的豪放風格。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岑參 〔唐代〕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賞析】
此詩是岑參邊塞詩的代表作,此詩描寫西域八月飛雪的壯麗景色,抒寫塞外送別、雪中送客之情,表現離愁和鄉思,卻充滿奇思異想,并不令人感到傷感。全詩內涵豐富寬廣,色彩瑰麗浪漫,氣勢渾然磅礴,意境鮮明獨特,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
江雪
柳宗元 〔唐代〕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賞析】
詩人只用了二十個字,就描繪了一幅幽靜寒冷的畫面:在下著大雪的江面上,一葉小舟,一個老漁翁,獨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釣。這個被漁翁形象,實際正是柳宗元本人的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寫照。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劉長卿 〔唐代〕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賞析】
這首詩描繪的是一幅風雪夜歸圖。前兩句,寫詩人投宿山村時的所見所感。后兩句寫詩人投宿主人家以后的情景。這首詩用極其凝煉的詩筆,描畫出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風雪人歸為素材的寒山夜宿圖。
又到了做筆記的時候啦~古詩里和冬天有關的意象可別忘記下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