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省份GDP增速超全國
法制晚報訊 截至今天上午發稿時,除甘肅外全國已有30個省(區、市)曬出今年前三季度經濟運行“成績單”。
據法晚記者統計,三季度只有北京、上海與全國GDP增速7.7%持平,其余28個省(區、市)增速均超全國,此外還有近半省份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沒跑贏GDP。
GDP·增速
天津貴州第一 漲幅12.6%
近幾個月,中國經濟出現穩中向好走勢,PMI等反映市場預期的先行指標穩定向上,工業增加值、用電量、企業利潤等實體經濟運行數據繼續走高,財政收入增速逐步回升,今年前三季度GDP預計會保持7.5%以上的中高速增長,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是有把握的。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表示,當前中國經濟的內生增長動力較強,四季度中國宏觀經濟繼續保持平穩較快運行的可能性較大。對全年GDP達到或超過7.5%的增速目標,各方也普遍表示有信心。
據法晚記者統計,截至今天上午發稿時,除甘肅外全國已有30個省(區、市)曬出今年前三季度經濟運行“成績單”。
數據顯示,天津和貴州的GDP以12.6%同比漲幅領跑全國,而同樣是直轄市的北京和上海,同比增長為7.7%,在全國排名靠后。
從前三季度的經濟總量上看,有兩個地區超過4萬億元。其中,廣東以4.45萬億排名第一,江蘇第二,為4.19萬億元,山東以39601.7億元排名第三,而青海經濟總量最低,僅為1432.46億元。
雖然一線城市增速緩慢,但是與去年前三季度GDP增速相比卻是穩步提升,其中北京較去年前三季度GDP增速相比提升了0.2%,而上海則提升了0.3%。
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周清杰接受法晚記者采訪時表示,天津和貴州,去年的同期增速超過13%,而今年前三季度的增速是12.6%,這是國家在調結構、轉方式的一種表現,表明國家更注重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更注重在改革和發展中改善民生。
前三季度GDP增速TOP10
省份 GDP總量 GDP增速
天津 10223.04 12.60%
貴州 5110.66 12.60%
重慶 8637.1 12.40%
云南 7545.74 12.10%
西藏 — 12.00%
陜西 10579.43 11.30%
福建 13887.63 11.10%
新疆 5700 10.80%
安徽 13613.9 10.70%
青海 1432.46 10.60%
注:數據統計不含甘肅(單位:億元)
前三季度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TOP10
青海 11.50%
福建 11.30%
新疆 11.10%
天津 10.60%
貴州 10.40%
黑龍江 10.20%
吉林 10.10%
云南 10.10%
遼寧 10.00%
江西 10.00%
注:數據統計不含甘肅、西藏
GDP·目標
吉林重慶等地 預期偏高
通過對各省(區、市)前三季度GDP增長速度和各自全年預期目標對比,記者發現,部分省市完成全年預期目標有一定壓力。例如,吉林省全年經濟增長目標為12%,前三季度GDP增速卻只達到8.8%;重慶全年預期目標為14%,而前三季度GDP增速為12.4%。
另外,已統計的30個省市中,有11個省市前三季度GDP增速已超過全年目標,第四季度經濟增長壓力相對較小,主要集中在東部沿海地區。
統計各地GDP數據總值,會發現一個經常被提及的現象:各地總量之和與全國GDP總量數據“打架”的現象。
根據法晚記者統計的數據, 29個省(區、市)的GDP數據相加,總和共計434862.18億元,遠超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近10萬億元。其實,地方GDP之和高于全國GDP總量的現象一直存在。
對此,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此前曾表示,目前各地GDP匯總之和高出全國核算數,主要是因為分級核算中一些重復計算的技術問題以及原始數據存在差異的結果。
收入·對比
14省份人均收入增速 跑輸GDP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長7.7%,而前三季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速為6.8%,城鎮居民收入實際增速跑輸了GDP增速。
從各省公布的數據來看,青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最高,達11.5%,其次是福建,增幅為11.3%,上海增速最小,為8.5%。
記者統計發現,江蘇、天津等14個省(區、市)的前三季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跑輸了當地同期GDP增速。以江蘇為例,前三季度江蘇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695元,同比名義增長9.2%,扣除物價因素后實際增幅為7.0%,低于其前三季度9.6%的GDP增速。
周清杰表示,居民收入沒跑贏GDP,說明一點就是國家的稅費太重。我國的稅收增速都是超過GDP的,這就使得國家的收入增速高于企業,也高于居民收入。周清杰認為,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應該采取積極的財政政策,通過增加居民收入,減輕企業和居民稅賦的方式,大力開拓國內消費市場和潛力。(